浅谈办公环境优化策略——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论文_骆晓怡

浅谈办公环境优化策略——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论文_骆晓怡

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1

摘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所在的办公环境,在这种网络智能化的现代办公场所,建筑师更应该关注如何提高办公环境的舒适性与高效性。本文从新型办公空间设计,通风采光条件,生态绿化引入几个方面,浅谈如何优化办公环境。

关键词:网络化办公环境;新型办公空间设计;通风采光条件;生态绿化引入

一、意义与可行性分析

随着个人电脑革命的进行,办公手段已由旧的文员手工书写发展为网络化的智能办公操作。这场变革将促使那些严格采用金字塔形式进行传统的劳动分工的公司改变自身的办公室文化。这种新型的办公室在很大程度上将转变为一个网络化系统,包括高度灵活的服务和交流中心。而那些整日面对电脑的办公族们,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办公环境的舒适度与高效性。

20世纪以来,一些先进的办公大楼,已经采取了很多积极的措施,来改善职员们的办公环境,诸如休息室、图书室、浴室,交流中心的设置,双层呼吸幕强的利用,绿化景观的引入,自然采光和通风的改善等等。

大量的实践证明,明亮、舒适的工作环境,使员工产生积极的工作情绪,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员工身心健康,还有利于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能够突破常规思维,激发创造力。这就促使建筑师们,在关注办公建筑的选址及造型的同时,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新型办公室的设计和环境的合理优化。

二、新型办公空间设计

1、可灵活分隔办公空间

目前,办公室应该适应所有的使用要求:为保守的市场分割而设计的蜂窝式和敞开式平面布局的办公室,还有为灵活型企业而设计的复合型办公室和商业俱乐部。

根据人们不同的办公方式,可将办公模式大致归纳为以下四种:小组(团队)办公,程序性办公,独立办公和相互影响性(知识)办工。

所以,楼层宽度和柱网尺寸要考虑到两列或者三列的不同的排方式。经研究显示,至少要有13. 5米的平面尺寸,才能够满足灵活分隔的平面要求。

2、无边界办公模式

由于因特网、流程式办公以及远程办公的出现,除了上述办公室设计的基本形式,人们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设计形式——“无边界办公室”。这种新型设计的鲜明特征是,不再把办公场所分给具体的某个员工。办公场所及其办公设施和技术资源按天数或小时来计算,由所有的人员共同使用。这样,员工们可以选择那些最适合他们工作和最方便组织团队的办公场所。

无边界办公室与网络的引进大多是以一中交互式的形式紧密得联系在一起,员工可以在任何临时性地点通过远程连接与总部保持经常性联系。

无边界办公相对于传统办公场所,增加的是自由空间的需求,可以用一些分段工作区域来补充,比如,思考室,商业休闲室,会议区,远程通讯站,贵宾室,休息室等。

3、交流空间的设置

通常情况下,人们完全没有认识到办公环境在社交方面的重要性,与人交流的意义很大,很多人忽略了信息交换和交流之间的不同,尽管他们讨论的是交流,但他们指的却是信息交换。交流是指人们先前没有意识到的信息交换——赫曼 .赫兹伯格。

在每个团体的交流过程中都呈现出多样性。正式交流空间多以目标为导向,比如会议室、洽谈室等。相比而言,那些自发性的,偶然的,面对面的非正式性交流却是以变化和发展为目标的 ,而且,他还有助于增强信任感和增加意见的交流。

不同区域之间的界限有很多形式,而各种形式的界限又有不同的功能,既包括分隔房间的墙壁或间隔物,也包括一些模糊的临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办公标准层设计时,我们常常会结合办公服务设施,休闲区,网络服务中心,绿化平台等临界区域来设置交流空间。这些交流空间一般设置在对全局有重大意义的地方,例如放置在公共循环区域的附近,相邻团队边缘区域。

三、通风、采光条件的改善

1、双层呼吸幕墙

大量调查显示,70%的白领认为自己办公室的自然通风,热环境和相对湿度都不适宜日常工作,常常会出现办公室异味、闷热等情况。

双层呼吸幕墙的引入,能明显改善室内自然通风,热环境以及隔音等问题。与单层幕墙相比,双层呼吸幕墙的优势:

自然通风——双层幕墙体系,可利用室内外的温度差,结合室内冷却空气的机械通风设备(每小时进行两次换气),在幕墙空气间层中进行室内外空气的自主循环,有效改善高层办公室内空气不流通的弊病。

热防护——夏天,当塔楼周围的风力条件,或者其他自然条件不能有效提供外部的太阳能防护时,双层墙体间的空气间层,能有效降低两层幕墙间的平均热传递系数,从而减少进入室内的辐射热。夜间还能进行有效散热。

热存储——冬天,双层幕墙间的空气间层,又是很好的保温层,可以减少热能的损耗,提高人体热舒适性。

隔音功能——对于坐落于城市主干道边上的办公楼来说,嘈杂的交通噪音也许是最头疼的问题,而双层墙体间的空气间层恰是最好的隔音层。通常情况下,双层幕墙比单层幕墙可降低3—10分贝的噪音。

2、遮阳系统

随着建筑结构和表皮的分离,传统的遮阳板已经不能满足大面积的建筑立面遮阳要求。而采用深色布窗帘等遮阳措施的内遮阳系统,虽然简单方便,但会将多余的辐射热通过窗帘等传递进室内;单纯的外遮阳系统,位于幕墙外侧,虽然能取得良好的遮阳效果,但操作维护不便,又影响建筑立面美观。

于是,结合双层呼吸幕墙,在空气间层的内层幕墙外侧布置遮阳百页的外遮阳措施,既能抵挡太阳直接照射,又不会将多余的辐射热传递进室内,同时还便于操作维护。

3、地板送风及空气净化

为了更有效的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可在地板中设置嵌入式通风系统。室内的人们可以单独调节某一房间的新鲜空气的温度,但可调整的幅度并不很大。废气可以集中排放出去,也可以通过附近的通风窗排放。

同时还可以结合负离子发生器,净化空气,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4、建筑照明

日光能够增强人的舒适感。能够体验一天中日光的变化,并且可以欣赏外面的风景,这是日光的积极一面,于是,我们鼓励采取自然采光模式。

然而随着日光强度的减弱,在室内对光线的需求也在增加,当办公室室内照度低于500勒克斯时,通常情况下,人们用日光灯照明来补充较弱的光线强度。

四、生态绿化的设计

1、景观引入

充分考虑建筑基地周围的景观环境,在建筑总体布局开始,就根据景观条件,安排合理的办公朝向。结合本方案基地,可将办公楼面南而设,既能获得合理的朝向,又能将南面的沿河景观带引入室内,充分利用室外良好的景观资源,提高办公环境品质。

2、垂直绿化设置

借鉴杨经文生态气候学关于竖直城市主义的设计理念,将垂直绿化引入高层办公楼。诸如中庭绿化、避难层绿化、边庭绿化、屋顶绿化等,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营造一个不受机动交通干扰的宜人环境。提供更多绿色景观,改善办公小气候。

3、室内绿化选择

在室内植物的选择上,首先,要考虑能吸收有害气体,吸收辐射,净化空气的植物,如黄金葛、金琥等。其次,植物的大小应和室内空间尺度以及家具获得良好的比例关系,小的植物并没有组成群体时,对大的开敞空间,影响不大,而茂盛的乔木会使一般房间变小,但对高大的中庭又能增强其雄伟的风格,有些乔木也可抑制其生长速度或采取树桩盆景的方式,使其能适于室内观赏。第三,植物的色彩是另一个须考虑的问题。鲜艳美丽的花叶,可为室内增色不少,植物的色彩选择应和整个室内色彩取得协调。综上所述,想要获得舒适高效的办公环境,这就要求建筑师们,在关注办公建筑的选址及造型的同时,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新型办公室的设计和环境的合理优化。如何优化办公空间设计、引入先进的建筑技术,成为我们今后设计的重点。

论文作者:骆晓怡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  ;  ;  ;  ;  ;  ;  ;  

浅谈办公环境优化策略——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论文_骆晓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