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印染废水处理工程调试与运行论文_闫晓静

闫晓静

东莞市华海环保有限公司

摘要:印染废水由于使用很多不同的染料、助剂等化工原料,水质也差异很大,按照实际情况保定染色废水处理工程,对废水的质量、工程调试进行了归纳总结,为类似项目提供调试帮助。该文以某公司度水处理工程及改造项目的调试为例, 论述了印染废水的调试过程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健词:印染废水;调试工程;运行;探讨;结论;

引言:印染行业是工业废水排放大户,而且其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高、碱度高、水质变化等特点,是难处的理工业废水。印染废水的常用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方法三类。物理方法主要包括吸附法、超滤脱色法、辐射降解等。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混凝法和氧化法等。生物方法主要包括有好氧法、厌氧法和好氧厌氧联合处理工艺等。生物法具有操作简单、操作成本低、无二次污染、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在印染废水处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国内主要采用“物化+生化”的处理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一、污水处理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该公司主要从事化纤纺织生产,排放废水1000 m3/d,其中超过95%的废水是印染废水,废水的主要污染成分:活性染料、分散性染料、碱性染料、浆料、助剂等。该公司目前有一套处理加工能力为1000 m3/ d的印染废水处理工程。这个污水处理工程采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的工艺运行。但现有的废水处理工程运行效果不理想,不能满足目前的排放标准。因此,提出进行改造,就是通过前端物化加药,调节PH值后,生化厌氧工段增加多孔陶瓷固定化酶组合填料,采用高效工程菌酶提高生物降解大分子的能力和提高脱硫等作用,然后进入生化好氧阶段来处理。

1.2工艺流程

通过对原水水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BOD5/COD约为0.27,其生化性还可以。只是采取长期停留时间好氧处理,COD可以达到标准,但不能稳定,去除率一般在76%左右。如果使用厌氧处理与好氧处理相结合,可改善提高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出水水质可以达到满足的要求。原来采用“物化(铁屑塔+混凝沉淀) +生化(水解酸化+ 接触氧化)”组合处理工艺,原污水处理工程流程如下图所示:

废水经过格栅来到综合调整池,进行水质、水量调节,就能去除部分硫化染料。经过调整的废水进入混凝沉淀处理系统,主要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质和一些有机污染物。废水经理化处理和进入生化处理系统处理。原废水处理工程经过调试和运行后,出水污染指数偏高,没有达到排放标准,因此对其进行改造,就是在生化厌氧工段增加多孔陶瓷固定化酶组合填料,采用高效工程菌酶提高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的能力,提高脱硫效果等作用,然后进入生物好氧阶段进行处理。改造后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二、工程调试和试运行

废水处理工程调试和试运行是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重要阶段,是指在满负荷进水条件下,摸索、优化操作参数,获得最佳的去除效果,同时对工程整体质量进一步全面评价,为了今后的长期稳定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1物化处理阶段工程调试

调试工作中的物理化学处理部分主要包括调节进水PH值、调节混凝沉淀池进水流量、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还有助凝剂阴离子聚丙烯酞胺(PAM)投加量,考察运行效果。通过现场试验和调试,可以得到:进水PH7~9,COD 1000-1300 mg/L,流量20 m3/H,PAC投加量500 mg/L,PAM投加量 5mg/L,COD去除率25~30%。

2.2原有生化处理阶段工程调试

污水处理工程经过20天后观察,SV约为4%左右,出水COD仍然较高。通过显微镜观察,观察到菌胶团相对疏松,原生动物较少。因此为某污水处理厂增加新鲜的二沉池污泥的供应8t/d,一共4天。经过10天后观察,观察到在显微镜下出现了轮虫等后生动物,但数量并不多,这表明污泥正在被进一步驯化。继续进一步改善BOD负荷,从15m3/H连续进水开始,每天进入10h。在此期间,污泥快速增加,SV呈线性增加,出水COD保持稳定。继续将负荷增加到40m3/H,最终SV约为15%左右,主曝气区域的污泥浓度为2g/L。经过10天后观察,厌氧池组合填料微生物挂膜处于良好状态,接触氧化池生物污泥呈暗色泽,在显微镜下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比较多,而且越来越活跃。这表明活性污泥培养基本上是成功的。

2.3原度水处理工程运行情况

现有的废水处理工程已经过40天的调试运行,活性污泥的培养基本成功。在试运行期间,3月至4月的每周水质监测数据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经过工艺改进后的废水处理工程,在处理系统中加入高效工程菌酶,试验和运行两个月,COD、BOD的去除率大大提高。进水水质:COD= 1086 ~ 1320 mg / L,BOD = 346.7 ~ 371.3 mg / L;出水水质COD= 70 ~ 90 mg / L,BOD < 70 mg / L;COD平均去除率为93%,BOD平均去除率为90%,排放达到了标准。

三、调试过程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探讨

印染废水调试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系统启动前期污泥的缓慢生长、系统运行过程中活性污泥的膨胀以及曝气池的气泡问题等。

3.1系统启动前期污泥成长缓慢

污泥生长缓慢的原因主要有营养物不足、微量元素不足、进液酸化程度高、种泥不足等。相应的解决方案是增加营养物和微量元素,减少酸化度,增加种泥。

由于印染废水成分的复杂性,但生化性差,并包含一些化学物质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尽管接种相类似废水处理站活性污泥,但接种过来的微生物细胞内的各种酶系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对新废水进行适应。因此,系统启动前期的污泥生长会缓慢,甚至污泥失活。所以最好用生活污水与活性污泥一起培养,再逐步增加印染废水进行培养。

3.2运行中活性污泥膨胀

活性污泥膨胀是指活性污泥的质量下降、体积膨胀、沉降性能恶化,二次沉淀池中不能正常的沉淀下来,污泥的指数会异常增高超过400。针对污泥膨胀的对策,活性污泥系统产生污泥膨胀过程中,研究调查了污泥膨胀的类型、诱导和性质,并采取相应措施消除污泥膨胀。具体措施如下:

1、投药处理,也可以杀死丝状细菌剂如氯、臭氧、过氧化氢,可用氯为10~20 mg / L,能有效杀灭球衣菌、贝代硫菌,超过20 mg / L时,对絮凝体形成菌可能造成损害,因此,当使用氯的时候必须根据在允许的范围内投加合理的量。此外,臭氧、过氧化氢和其他氧化剂只会在较高的测量条件下对球衣菌起到杀灭效果。

2、改善、提高了活性污泥絮凝效果,并将硫酸铝、三氯化铁、高分子混凝剂等絮凝剂加入曝气池中。

3、改善、提高活性污泥的沉降性和密实性。曝气池的入口投加粘土、消石灰、生污泥或消化污泥。

4、增加回流污泥量。通过这种方法,多糖类物也就是高粘性膨胀的致因物质降低了,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解脱高粘性的膨胀。有条件的地方也可进行回流污泥前内源呼吸期,改善絮凝体形成菌群的吸收有机质能力和与丝状菌竞的争能力,也可以抑制丝状真菌的膨胀。在曝气过程中,可以考虑添加入氯、磷等营养物质,从而提高污泥的活性。

3.3曝气池泡沫

在活性污泥法过程中产生的泡沫可以分为四种形式:启动泡沫、反硝化泡沫、表面活性剂泡沫和生物泡沫。其控制措施包括:

1、减少污泥停留时间。降低曝气池的污泥停留时间,可以有效地控制活性污泥过程中的生物泡沫。

2、降低曝气池空气输入率。降低曝气池的空气输入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生物泡沫的发展。

3、在曝气池前添加生物选择器。生物选择器是一个混合池,将污水在曝气池中与回流活性污泥混合在一起,在好氧、厌氧或缺氧条件下停留一段时间,抑制发泡微生物的过度增殖,选择性地发展其他微生物。

除了上述方法外,向泡沫喷水、加强上部搅拌、添加化学物质(如H2P2、O3和聚合铝盐等)、添加特殊的微生物(如肾形虫)、对回流污泥进行氯化以杀伤放线菌和减少污水PH值等方法可以对泡沫起到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结束语:采用“厌氧+接触氧化+物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是对CODcr、BOD5 、色度、SS去除主体工艺较稳定, 在印染废水处理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在生化部分,注入高效工程菌酶,进行酶促反应,提高生化效果和降解率,使污染物的去除率大大提高,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为了处理原有的铁屑塔维修和更新铁屑,进而使生化段进水中硫化物的含量减少,以避免厌氧池中污泥中毒或好氧池丝状菌大量产生引起污泥膨胀。针对已发生的污泥膨胀现象,运用添加杀菌剂的方法,使用消除一些旧污泥而且加入了新鲜污泥的方法排除。由于印染废水中含有少量的表面活性剂,曝气池曝气时出现大量气泡,应采取消除措施。在调节池中加入曝气设备,使进水端水质均匀混合,降低水温。

参考文献:

[1]李梅.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挖潜探讨及实例分析. 给水排水. 2014.05.

[2]谷辉.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研究与进展. 山东工业技术. 2018.03.

[3]陈雪. 印染废水处理方法研究.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2017.04.

[4]张雷.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应用及污泥量控制. 广东化工. 2017.05.

[5]王辉.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代商贸工业. 2016.10.

论文作者:闫晓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浅析印染废水处理工程调试与运行论文_闫晓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