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论文_蓝岚

蓝岚

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 510030

摘要:本文从生态城市的概念、建设生态城市的意义并结合广州市城市规划发展情况等方面介绍了生态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内容。本文旨在与同行探讨学习,抛砖引玉。

关键词:生态城市;意义;实践研究

一、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目前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和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的创造力、生产力,并促使城镇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永续发展的自然和人工环境复合系统。1987年,前苏联科学家奥?亚尼斯科基阐述生态城的概念,觉得“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市模式,其中自然与技术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物质财富、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一种理想栖境”。在同一年,雷吉斯特在其研究中指出了“生态城市是指生态健全的城市,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聚居地”。中国学者王如松把亚尼斯科基的生态城市思想概括为“生态城市是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

2001年,黄肇义、杨东援在总结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生态经济理论,提出了比较完善的生态城市定义,即“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公平承载系统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则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

二、生态城市生态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1)建设与规划理论

国内生态城市理论研究是从1980年代开始的,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很快。1984年,马世俊与王如松提出城市是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在此之后,王如松提出了用生态系统优化原理、控制论方法和泛目标规划方法研究城市生态,他认为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满足人类学的满意原则、经济学的高效原则、自然生态学的和谐原则。胡俊认为生态城市应通过扩大自然生态容量、控制社会生态规模、调整经济生态结构和提高系统自组织性等的一系统规划手法,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刘建军认为生态城市规划要实现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配合。钱学森曾提出了具备中国特色的“山水城市”设想,将中国山水诗词、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应用到城市建设,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现代城市建成一座超大型园林。

宋永昌认为城市生态规划应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运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的方法,对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进行规划,协调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改善系统结构和功能,保证资源保护和自然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在设计指标体系的时候,应强调结构、功能指和协调度指标。王如松、欧阳志云提出了天城合一的中国生态城市思想,同时,王如松指出生态城市建设应满足十个要求:紧凑的空间格局,健康的代谢环境,宽松的红绿边缘,主动脉凸显,混合多样的生态功能,健全的生态服务功能,低能耗、高能效、低废弃;鲜明的自然和人文生态标识,民本公交,民风淳朴。潘军平认为生态城市规划应该与城市规划相融合,而不只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专项规划或一个生态专家的专业领域,它应该是一个各方面利益妥协的政策性、法规性成果。

由上可知,国内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研究多强调融入中国传统特色,注重从系统性、整体性把握城市生态建设方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但理论宏观性比较强,而且研究多为生态学、建筑规划等领域,缺少学科综合研究,对具体实践的指导作用有限。

(2)实践方面

1980年代初,北京、天津、上海、深圳、马鞍山等城市都相应开展城市生态系统分析和对策方面的研究。此后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态城市试点建设。江西宜春市是中国第一个生态市的试点,长沙市生态建设规划的研究编制,使中国的城市生态应用研究从分析、评价阶段向综合规划、统筹建设的阶段迈进了一步。

进入1990年代,中国建设生态城市的呼声越来越高,并拥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很多城市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并开展了生态市规划与建设的实践,如广州为山水生态城市、厦门为海湾型生态城市和北京为绿色生态城市等。截止2010年底,中国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的城市共有360个,其中生态市134个,生态县226个。

虽然如此,国内生态城市建设依然存在以下问题:部分城市盲目照搬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模式,并未结合中国国情和城市具体发展阶段与特点,盲目依赖生态技术和新技术进行建设生态城;一些生态城市建设出现设定目标值过于理想或规划期限太短,不切实际,最终导致目标无法完成或生态建设成果大打折扣。此外,国内对居民的生态意识教育和生态城市建设的全方位宣传不足,缺少生态城市建设氛围等。

三、广州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的发展历程

为适应城市生态环境变化和生态管理的需求,广州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0-2006),主要以构建生态城市总体框架为主,确立“山、水、城、田、海”的大山大水城市格局和“三纵四横”的7大生态廊道;第二阶段(2006-2010),主要以积极的开展生态建设为主,发挥生态资源综合服务功能,截止2012年11月共建成超过2000公里的绿道;第三阶段(2010以后),重点则放在生态控制线的落地和管理立法(正在开展),在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基础上,正在开展生态控制线划定和管理立法工作。

(图片来源:广州市城市功能布局规划)

图3-9 广州市“三规合一”基本生态控制线

(图片来源:广州市“三规合一”)

(1)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0-2020年)

2009年,作为《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的专项研究,市域规划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面积为5140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的69%。其中十区范围内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为2000平方公里,占十区总面积的53%。

基本生态控制线内禁建区约1093 平方公里,占基本生态控制线的21.3%;限建区约4047 平方公里,占基本生态控制线的78.7%。

(2)广州市生态专项规划

2012年,以《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0-2020年)》划定的基本生态控制线为基础,通过基于生态环境要素评估的校正、与现状用地校核调整、与土规校核调整、与已批校核调整、与重点项目校核调整,确定市域基本生态控制线面积为5000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约67%。

划定禁建区约1093平方公里,占基本生态控制线的21.9%,限建区3907平方公里,占基本生态控制线的78.1%。

(3)广州市城市功能布局规划

2012年,功能布局规划构建了“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区、三个副中心”的功能结构。

构建生态廊道体系,限定123城市功能片区和25个功能组团城市的增长边界,防止城市无序蔓延。

(4)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2013年上报国务院的城市总体规划充分落实了123功能布局规划、吸取了绿地系统规划和生态专项规划的成果,将市域面积67%的土地将划入基本生态控制线,保护和形成5000平方公里的非建设用地和6条区域生态廊道。

基本生态控制线划分为禁建区(1093平方公里)和限建区(3907平方公里)。

(5)广州市“三规合一”基本生态控制线

2013年,广州市“三规合一”通过划定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线、建设用地增长边界控制线、基本生态控制线、产业区块控制线四线形成广州市“三规合一”控制线管控方案。其中,划定广州市基本生态控制线总面积4508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约60%。

(6)小结

1)明确了市域生态结构和生态廊道体系

总体规划明确了市域“七核九片,六廊多带”的生态格局,明确了9处区域绿地和6条区域生态廊道,奠定了市域生态空间总体格局。

2)开展了市域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划定工作

总体规划、生态专项规划均划定了5000平方公里的基本生态控制线(占市域面积67%),“三规合一”工作与广州总规等规划划定的基本生态控制线进行了充分对接,通过”三上三下“,核减了城市生态绿地、现状建设用地、重点项目等用地,划定了4508平方公里的基本生态控制线(占市域面积60%)。

3)近年来的规划工作贯彻了“生态底线的空间落实”理念,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研究与实践还存在各种问题,建议未来可通过以下两方面进行探索与拓展:(1)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使规划方案符合地方特征,建设目标设定具体、可行;(2)加强理论与方法研究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同时把握城市内部、城乡区间的生态建设关系,实现城乡整体结构生态化和区域生态的完整性。

参考文献:

[1]黄光宇,陈勇.论生态城市化与生态城市[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12(6):28-31.

[2]张庆彩,吴椒军.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立法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环境科学与管理.

[3]赵数魁,谭淑梅,王继珍.大庆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生态学杂志,2008,27(5):847-852.

论文作者:蓝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7

标签:;  ;  ;  ;  ;  ;  ;  ;  

生态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论文_蓝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