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生物蛋白线在翼状胬肉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王希铭,张晨明(通讯作者),王旭,高芯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济南 250001

摘要:目的:探讨生物蛋白线应用于翼状胬肉术中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随即选取翼状胬肉患者,随即分成2组A组(20眼)和B组(20眼),均采用胬肉切除联合角膜源干细胞移植术,A组采用7/0生物蛋白缝线缝合,B组采用10/0尼龙缝线缝合,观察术中缝合时间,术后患者舒适度,术后蛋白线吸收时间,术后复发情况,术后BUT时间及LIPIVIEW等。结果:A组与B组缝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A组舒适度明显高于B组;术后8±1.2天,A组缝线完全吸收;随访6m,A组与B组术后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BUT时间及LIPIVIEW,A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手术中应用生物蛋白线进行常规缝合,可以大大减轻患者不适症状,有利于患者术后眼表恢复。

关键词:生物胶原蛋白线;翼状胬肉;手术

翼状胬肉是多发病和常见病,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其手术方式多大几十种,而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最好的手术方式【1】,手术中的结膜缝合非常关键,对术后眼表的修复和术后复发率的影响至关重要【2】。我们最近几年在手术中使用了生物蛋白线代替传统的尼龙线进行结膜瓣的缝合,特别是最近联合使用最新的眼表检查设备,手术效果得到明显的改善,现报道如下:

一.材料

患者40人,记 录 2016年4月-2016年7月在我院眼科手术的翼状胬肉患者40 例40眼,其中男19例19眼,女21例21眼,年龄49 -82(平均 59.4±7.5)岁。胬肉均在鼻侧球结膜生长,胬肉头部伸入角膜 2-5mm。将病例随机分为2组A组(20眼)和B组(20眼),均采用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A组采用7/0生物蛋白缝线缝合(山东康利达医用制品厂提供),B组采用10/0尼龙缝线(美国强生公司提供)缝合,缝合方式及针数一致,观察术中缝合时间,术后患者舒适度,术后蛋白线吸收时间,术后复发情况,术后BUT时间及LIPIVIEW等。

二.方法

1.手术方式:手术为同一术者完成. 采用2%利多卡因对翼状胬肉颈部以及体部球结膜下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应用显微剪自胬肉头部到颈部钝性分离,并用圆刀片刮除角膜残余胬肉组织,刮除范围超过胬肉头部周围0.5mm,并 距 角 膜 缘2 m m 左 右处 进行 剪 断,分离球结膜上皮层至体部外,分离球筋膜与巩膜之间黏连并剪除,在进行胬肉切除后,取患眼上方带干细胞取合适大小的球结膜上皮组织平铺在巩膜暴露区,A组使用7/0生物蛋白缝线将植片角膜缘与胬肉切除处间断对合缝合,而于结膜瓣周边四角处带浅层巩膜,共8针,B组用同样方法使用10/0尼龙缝线缝合结膜植片,针数及缝合位置相同。术后40例患者均给予局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点眼,术后随访时间为术后1d、1w、2w、1m、3m、6m。

2.观察指标:

2.1手术时间:记录患者结膜下注射利多卡因麻醉开始到手术结束包眼的时间。

2.2术后患者舒适度:术后疼痛感觉分级标准:根据患者术后疼痛不适感觉,分3 级:0 级:无疼痛或偶有轻度不适感;1 级:轻度疼痛有异物感但可忍受,无畏光流泪;2 级:中重度疼痛伴有异物感和畏光流泪症状 【3】。

2.3术后蛋白线吸收时间:观察术后蛋白线完全吸收的时间

2.4术后3m眼表BUT时间及LIPIVIEW泪膜脂质层厚度改变

2.5术后6m复发率

三、结果

1.手术时间:A组使用生物蛋白缝线组手术时间为19±5.4min,B组使用10/0尼龙缝线缝合组手术时间为20±6.5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术后患者舒适度:两组手术患者的疼痛感觉

四、讨论

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国内外对其还没有明确的定论,但存在很多学说,比如,胬肉的发生可能和长期风沙刺激、紫外线照射有关,如沿海的确患者较内陆患者多,还有学者认为与自体免疫因素、角膜缘干细胞的缺失以及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但临床认为可能和上述的多种因素有关【4,5】。目前对于翼状胬肉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但手术方式较多,经过临床不断的改良,目前认为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效果最好的手术方式,其复发率大约为7%作用,是所有手术方式中,复发率最低的手术方式。其中,在手术中,缝合是最关键的因素,关系到手术后患者的舒适度及复发率等。目前,国内外均采用10/0尼龙缝线为主,但患者需要术后7-10天二次表面麻醉下拆除缝线。我们将生物蛋白线代替传统的尼龙缝线,观察发现患者术后舒适度提高,术后避免了二次表麻拆除缝线带来的痛苦及风险。

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科吸收缝线可分为天然科生物降解的缝合线和化学合成缝合线,前者比如胶原蛋白线、羊肠线、甲壳素缝线等,后者多为PGA和PGLA缝线。化学合成缝合线吸收时间为3个月,既往使用这类缝线缝合眼表组织,不宜吸收,多为眼睑摩擦自然脱落而非自体吸收降解,因此,我们认为不宜在翼状胬肉手术中使用此类缝线;而天然可生物降解缝线中,单纯羊肠线工艺简单,张力维持时间短,甲壳素缝线降解时间不宜控制【6】。蛋白线目前有人工合成及天然提取两种,后者以海狸鼠尾部肌腱制作而成的单股可吸收胶原蛋白线为主,但该产品线体较粗,质地硬,打结困难,不适用于显微手术中,同时需要浸泡水中数分钟后方可使用,延长了手术时间,同时该产品来自异种,存在一定的排异反应,在胬肉手术中,与我们力求降低手术后炎症反应是背道而驰的,因此,这类缝线也不适合用于胬肉手术中,而我们使用的新型生物蛋白线为特殊合成的可吸收蛋白线,线体不仅仅为胶原蛋白成分,还有纤维组织材料,原料均来自天然,并给予了去细胞处理,使用过程中发现几乎没有任何排斥反应,同时,该线体经过国际首创的软质化处理,线体十分柔软,打结方便,不易松脱,我们发现在胬肉手术中,普通尼龙丝线需要打3个结方可牢固,但使用生物胶原蛋白线仅需打1-2结便可牢固,这样也减少了手术时间。我们在手术中,发现因该生物蛋白线已进行了软质化处理,因此术中无需将生物蛋白线进行浸泡水液软化,取出线体即可缝合,更无需术中间断浸泡水液已保证线体柔软,使用较为方便。

我们在手术中将生物蛋白线与尼龙缝线相对照发现,患者术后7天,蛋白线已大部分吸收,能够与结膜伤口愈合时间同步,手术后14天为组织增值活跃期,在14天内,蛋白线已全部吸收,不会导致因缝线的存在而促进组织疤痕的进程。蛋白线为单股线体,同时因为是整体吸收,细菌和软垢无处附着,利于眼表的清洁,也减少了局部的炎症,降低了伤口感染的风险【7】。同时,观察发现,术后第1天,生物蛋白线在泪液浸泡的作用下,线体轻微膨胀,线结更牢固,而尼龙缝线为光滑的单股线体,打结常因线结打的不紧、不够多而导致术后线结的松动,而线结的松动都可导致相邻两针间的结膜创缘不同程度开裂【8】;同时,生物蛋白线线体柔软,贴服与眼表,无明显线头树立情况出现,而尼龙线因线体较硬,如果留的线头较短,将导致患者异物感非常明显,因此,这也是我们使用生物蛋白线术后患者舒适度明显高于尼龙线缝合线组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该生物蛋白线已在临床使用20余年,其线体性能不断改进,发展为目前的新型蛋白线,我们将该线体应用于胬肉手术中得到了满意的效果,术后6m,观察患者BUT时间及应用世界先进的LIPIFLOE检测患者的泪膜脂质层厚度,A组和B组之间无明差异,术后复发率也无明显差异,但是否对患者的最终复发率产生影响,我们还缺乏长期随访,因此,我们也将继续增加样本观察数量及时间,以期待为临床提供更好的缝合材料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丹,洪佳旭,王飞,等.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后角膜缘上皮厚度变化的傅立叶域相干光断层成像研究 E1].中华眼科杂志,2o14,50(11):833—838.

[2]Chen T,Ding L,Shan G,et al.Prevalence and racial differences in pterygium: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Han and Uygur adults in Xin-jiang,China[J].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15,56(2):1109-1117.

[3]赖小兰,邓宏伟,姚晓明,黎明,谭文静.改良纤维蛋白粘合剂在眼表翼状胬肉手术中的应用.国际眼科杂志,2013,13(2):326-328

[4]JA0 W,ZHOU C,WANG T,et al.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pterygium in rural older adults in Shandong province of China:A cross-sectional stu dy[J].Biomed Res Int,2014(1):648-658

[5]孙莉,李霞.翼状胬肉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34(1):132-135

[6]徐海洋,徐 吴,张 丽,曲晓欣,赵保东.可吸收胶原蛋白线与丝线编织非吸收线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12):1819-1822

[7]Tabanella G.Oral tissue reactions to suture m aterials:a review.J W est Soc PeriodontoI PeriodontaI Abstr.2004;52(2)37-44

[8]张厚洪,李劫,赵恳,等.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中两种缝合方法对比研究.国际眼科杂志.2014;14(2):368-369

论文作者:王希铭,张晨明(通讯作者),王旭,高芯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

标签:;  ;  ;  ;  ;  ;  ;  ;  

新型生物蛋白线在翼状胬肉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王希铭,张晨明(通讯作者),王旭,高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