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血清滴眼液治疗结膜下注射利巴韦林后出现球结膜溃疡1例的观察论文_陈媛婷

(青海红十字医院眼科;青海西宁810000)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6-0146-01

患者 李XX,男,44岁,因“右眼红痛1月余,加重伴视力下降半月”于2018年02月28日入院治疗,眼科情况:右眼视力 4.6 矫正 -2.00-0.75*165°=4.8,眼睑肿胀,结膜混合充血,下方自角膜缘下方5-7点钟方向可见一约15*6mm大小的球结膜缺损,巩膜区暴露,色苍白,无血管生长,角膜上皮弥漫性水肿,荧光染色着色,于角膜周边部6-7点钟方向可见一圆形浸润灶,荧光染色着色,5点钟方向角膜缘处可见新生血管伸入,前房、晶体及眼底检查未发现异常,左眼视力 5.0,眼前节及后节均未见异常。询问患者病史后得知,在入院前1月患者反复右眼红痛,伴分泌物增多,发病前有明确的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在当地医院给予局部抗感染、抗病毒眼液点眼,病情好转,3周后病情反复并加重,再次前往当地医院就诊,在原有的治疗基础上给予结膜下注射利巴韦林注射液,次日出现注射部分结膜发白,继续给予局部眼液点眼治疗,以后右眼球结膜下方发白病灶范围逐渐扩大,治疗1周无效后来我院治疗。入院后行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未见异常,肝炎全套均阴性,C反应蛋白测定 2.3(mg/L),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 18IU/ml,血细胞沉降率测定 7mm/L,免疫全套中IgG、IgM、IgA、补体C4、补体C3均正常,心电图、胸片均正常;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 7.19mg/L,偏高,自身抗体全套:抗核抗体:阳性,1:100均质型IIF,抗角蛋白抗体测定:阳性,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阳性,风湿四项:类风湿因子(RF)测定196U/ml,偏高;结合患者入院时的各项检查,明确诊断为:右眼球结膜溃疡、右眼角膜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给予预防感染(左氧氟沙星眼液 4次/日)、修复角膜、结膜上皮生长(玻璃酸钠眼液、小牛血提取物眼用凝胶),并取患者自体血清与0.3%玻璃酸钠眼液以1:1配置呈眼液(眼液浓度50%),一日四次点眼治疗,同时请风湿科会诊后给予口服来氟米特 20mg,每晚1次;前3天角膜上皮已完全修复,结膜上皮逐渐由周边病变区向中央移行修复,与第4天下方球结膜上皮爬行修复近1/5,治疗有效但缓慢,调整自体血清滴眼液浓度至100%,1周后结膜溃疡区修复近1/3,患者诉左眼异物感、眼红较前略有加重,降低自体血清眼液浓度至50%,2周后溃疡区已修复1/2,患者出院,因患者没有条件储存自体血清眼液,故院外停用,继续使用左氧氟沙星眼液每天2-3次,玻璃酸钠眼液及小牛血提取物眼用凝胶 每天4次,3周后复查溃疡区已修复超过2/3,1月后复查,下方结膜溃疡区仅存一小片,视力达4.9,停用左氧氟沙星眼液,持续使用玻璃酸钠眼液及小牛血提取物眼用凝胶 3-4次每天,50天左右再次来我院复查,球结膜溃疡区完全修复,结膜充血已消失,角膜上皮光整,口服药物根据风湿科医师指导用量。以下为患者治疗前、后的对比图:

讨论:利巴韦林又称为三氮唑核苷或病毒唑,是一种广谱的抗病毒药物,其制剂利巴韦林滴眼液防治眼部感染疗效确切,但长期使用增加眼部刺激症状,引起点状角膜病变、角膜上皮水肿、角膜上皮糜烂、角膜、结膜上皮损伤、假树枝状角膜病变以及滤泡性结膜炎、结膜瘢痕、泪小点闭锁形成假性沙眼综合征[1] ,而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在结膜下注射后造成结膜溃疡、坏死的病例鲜为少见。自体血清滴眼液近几年在治疗干眼、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复发性角膜糜烂、神经营养性角膜病变、过敏性结膜炎以及胬肉术后用药中应用广泛 [2] [3][4],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体血清滴眼液(ASD)具有正常泪液相似的生物力学和生物化学特性,其含有多种细胞因子,如: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肝细胞生长因子、神经营养因子、血细胞衍生因子、白蛋白、维生素A、维生素E等,大多数细胞因子对眼表的健康可以起到促进作用,但部分细胞因子可能会导致上皮因子生长延迟、加重炎症反应等问题,这里因子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7(IL-7)、干扰素-?(INF-?)[2]。而且自体血清滴眼液的浓度也会影响上皮愈合,有文献表明:浓度越高上皮修复速度越快,但使用高浓度的ASD时可能会存在轻微的不适感、过敏反应及轻度自限性上皮下浸润[2]。该病例,因结膜下注射过量的利巴韦林注射液,使得注射区球结膜发生溶解坏死,形成溃疡灶,同时角膜上皮的毒性反应,造成患者眼部不适,视力下降,发病后1周来我院就诊,给予预防感染及多种修复角膜、结膜上皮的眼液,联合自体血清眼液治疗,角膜上皮3日内修复,球结膜溃疡区前期恢复缓慢,调整自体血清滴眼液浓度后修复速度加快,后期因结膜溃疡面修复快、病情逐渐平稳,治疗第10天降低自体血清滴眼液浓度,观察患者病情未减慢修复速度,2周后病情平稳,患者继续院外治疗,因院外无法安全存储自体血清眼液,故停止使用,左氧氟沙星眼液以及玻璃酸钠滴眼液、小牛血提取物眼用凝胶继续使用,间隔7-10天复查,结膜上皮仍在修复,逐渐遮盖球结膜溃疡区,表面血管丰富,视力逐渐提高稳定,于50左右右眼球结膜溃疡区完全愈合、角膜上皮光整透明,裸眼视力达4.9,疗效确切。自体血清滴眼液独有的生物及理化特性,以及其易制备、廉价、安全性高、体外毒性低及其副作用少等特点,在眼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对于该病例,我们抽取患者肘静脉血约5ml,离心速度3000转/分,15分钟后放置2℃-6℃冷藏2小时左右后再进行配置滴眼液,使自体血清滴眼液发挥最佳疗效,每次冷藏存放3天[5],并结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小牛血提取物眼用凝胶各自的特性,加强角膜、结膜上皮,尤其是结膜上皮的修复程度,治疗过程中患者反复出现眼部异物感、眼红的症状,尤其是在使用100%自体血清滴眼液时,目前不能完全排除是血清滴眼液浓度高的可能,降低了自体血清滴眼液浓度后,患者的异物感症状及结膜充血减轻。

在多年的探索过程中,ASD的配置流程已形成统一的意见,制备的浓度及其配偶的眼液常见的有人工泪液及抗生素类居多,其副作用也有异物感、炎症反应、延迟愈合以及眼表感染的报道,但文献中也指出主要为角膜自身病变,破坏了眼表屏障功能,不是直接由自体血清滴眼液所致,希望我们在今后的临床研究工作用能更好的利用自体血清滴眼液,让其在不同眼部疾病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凤鸣.中华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151-1153.

[2]查志伟,陈梅珠.不同浓度自体血清滴眼液在眼表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7,35(5):456-459.

[3]刘淑静.手术切除联合自体血清滴眼液治疗翼状胬肉的分析[J].求医问药,2012,10(3):454.

[4]刘庆言.自体血清滴眼液的角膜病应用疗效问题研究[J].医药前沿,2016,6(7):107-108.

[5]丁莲花,马荣庆,苏绍磊.自体血清滴眼液的制备与应用[J].中国使用护理杂志,2006,22(2):77.

论文作者:陈媛婷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9

标签:;  ;  ;  ;  ;  ;  ;  ;  

自体血清滴眼液治疗结膜下注射利巴韦林后出现球结膜溃疡1例的观察论文_陈媛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