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式”数学教学,让学生从书本化走向人本化论文_魏伟平 徐红梅

“协商式”数学教学,让学生从书本化走向人本化论文_魏伟平 徐红梅

山东省昌邑市奎聚街道辛置小学 261399

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尊重、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合作解决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中产生兴趣、动力。

个性目标:把学习的权利,学习的空间,学习的机会,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现代教学的理念。数学课程培养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协商式”数学教学中,改变了以往教师的权威地位。重点在于营造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协商式教学追求的是民主平等的多元对话,师生、生生心灵的融合,思想、观念的沟通,认知结构的改进与完善,思维的发展和认识的升华。从理论与实践都能得到这样的证明,当人们亲自参与某一件事情的策划,并共同设置了目标,就会更加主动而且创造性地去从事工作并努力逼近目标。当他的建议或选择被认为是有价值、被别人采纳时,成功感会使他产生一种极大的驱动力,以一种主人翁的姿态极其努力地去实现目标,并会千方百计地想把它做得更好。而这种内驱力在那种“强制性接受式”的课堂中是难以实现的。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一、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把握学生思维空间

教师依据教材,把握教学目标,对教学重难点在课堂上讲授是非常必要的,但在教学过程设计上要考虑留给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和把握问题的尺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我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和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中,我在演示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的同时,适时设计问题,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思考:(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有何关系?(2)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与长方形的长、宽分别有什么关系?(3)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教学中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维能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中,无须顾忌会影响到教学内容的变化,实际上学生在动手动脑设身处地解决这一问题后,我们学习面积计算的应用题教学同样是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的。过程设计从学生熟悉的贴近自己生活实际的学习内容入手,通过自主探索、积极思维,解决问题、发现本质并找到规律。突出以学生为主,把握住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和同学共同探讨交流的学习活动中理解和掌握了学习内容,满足了学生发展需要。

二、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发主动探究欲望

问题情境的设置,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恰当的问题情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处在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学生通过合作努力就能解决的,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二是有一定的情趣,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生在学习时,往往接触到的不是现实的条件,而是一种情境。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愉快学习的乐学气氛,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求知识。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它的内容设计一定要科学有效。

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出示一个圆,然后以圆半径作为正方形的边长,以圆心为顶点画一个小正方形,让学生猜测一下,圆的面积大概是小正方形面积的几倍?有的猜2倍多一些,有的猜3倍多一些……学生众说纷纭。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你能不能想个办法来说明你的猜想是合理的,有的学生用这个小正方形来量已知圆,得不到结果失败了。有的学生把圆平均剪成4块,再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还是不行,有的学生想出剪的份数多一些,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就更接近,减少了重合与空隙部分。教师给学生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创设这样一个质疑猜想的教学情景,可使学生获得探究的乐趣、认知的乐趣、创新的乐趣。

三、注重学生学习体验,激发主动参与热情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体验数学”的过程性目标,强调数学课程要从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体验,一般来源于强烈的认知冲突,并在亲历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获得体验。不断地强化和拓展学习体验,有利于为后续学习积累新的经验。

例如:在教学《分数除法》时,我跳出了认知技能的框框,不把法则的得出、技能的形成作为唯一的目标,而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自身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实现发展性领域目标。教学时围绕例题重点展开探索,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算法,尊重他们的想法,哪怕是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碰撞、讨论中,进一步明确算理。重点探究后,并不急于得出计算法则,而是继续让学生口算做一做,仍允许他们选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得出“分数除以整数,当分数的分子能整除整数时,用分子除以整数的商作分子,分母不变。”这样的计算方法来得简便,并通过学生动态生成的例题,如:分子不能被除数2整除,让学生在不断的尝试、探索中感悟到,这时应采用“分数除以整数(零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虽然整节课都没有刻意追求得出所谓形式上的计算法则,但学生所说的不就是算理算法的核心吗?这样的计算教学,学生获得的将不仅仅是计算法则、计算方法,更多的是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发展。

从教学理念看,学生的学习应是实际应用数学的过程。学生只有经历实践体验、自主探索、积极思维这么一个过程,对学生的发展才是有利的。因而教师要改变传统的限制学生思维发展和实践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应贴近生活,开放学习方式。

论文作者:魏伟平 徐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5月总第19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6

标签:;  ;  ;  ;  ;  ;  ;  ;  

“协商式”数学教学,让学生从书本化走向人本化论文_魏伟平 徐红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