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加斯加MAROLAMBO地区找矿靶区优选及评价论文_杨云宝1,王刚2

杨云宝1 王刚2

黑龙江省第一地质勘察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要:通过对马达加斯加MAROLAMBO 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地球化学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的分析,发现了多种矿化线索,预测该区具有镍、铁、钴等多金属矿的找矿远景,圈定找矿靶区并评价。

关键词:马达加斯加;MAROLAMBO;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找矿靶区优选及评价

前言

Marolambo地区位于马达加斯加共和国中部,行政隶属T oamasina 省Marolambo市。其地理坐标:东经 48°02′30〞,南纬20°05′10〞,该地区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具有良好的找矿远景。

1 成矿地质条件

1.1 地层

区内地层由老至新出露新太古代Betsiboka变质岩系、新元古代Manampotsy复合变质岩系以及全新统河成一级阶地和现代河谷冲积物(Qa)。新太古代Betsiboka变质岩系和新元古代Manampotsy复合变质岩系均属前寒武纪变质火山沉积岩系系列,呈南北向条带状展布,前者主要分布工作区的西、北部,后者则多产出于工作区的东部区域。

1.2 岩浆岩

本区岩浆岩均为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组成部分以及其后期深变质所形成,矿区范围内出露的主要为寒武纪早期的紫苏花岗岩(∈Acc)、新元古代的超基性岩(nPum)等。前者受构造影响,多呈条带状产出,该岩石往往和金等贵金属的富集关系密切;新元古代的超基性岩(nPum)呈团柱状、断块状产出,该岩体与镍、钴、铬等金属成矿关系密切。

1.3 构造

区域构造活动以新太古代晚期受近东西向挤压应力形成近南北向挤压构造为主,局部发育古元古代晚期张性构造,构成本区变质基底和花岗岩——绿岩带。由老至新:新太古代晚期挤压构造、古元古代晚期张性构造和中生代晚期(包括第三纪早期)脆性断裂构造。

经新太古代晚期挤压构造带长期推覆,诱使深部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浆强烈活动并将其推覆至地表浅部,为铬、镍等金属的形成提供了动力;古元古代晚期张性构造带控制了区内花岗岩——绿岩盆地的分布;中生代晚期大量发育火山环状断裂构造,控制了中生代以及与火山热液金铜矿化有关的矿化展布和规模。

2 地球化学特征

在本区内共取得水系样品520件,共圈出13元素单元素异常226个。化学分析结果显示Ni、Cr、Co、Cu、Zn五元素相关性良好,为本区的主成矿元素。

该五元素的异常多分布在工作区的东部区域,其中Ni元素异常数值较高,最高值为0.26%,并且同一采样点的Cr、Au、Co元素数值也表现出非常突出的异常特征,Cr元素异常值为16857×10-6,Au元素异常数值为38.2×10-9,Co元素异常数值为83.7×10-6。

对该异常所在区域实施的高精度磁法测量显示,该区域存在高强度磁异常地质体,结合地质资料推测地质体为富含Ni、Cr、Au、Co等元素的超基性岩体。

对全区的Cr、Au、Ag、Cu、Pb、Zn、W、Mo、As、Sb、Hg、Co、Ni等单元素异常按套合程度(3个及3个以上单元素异常相套合)划分组合异常,共圈定组合异常21个,其中,在09Hs-17、09Hs-6和09Hs-4组合异常内,单元素异常值突出,异常面积较大,相互间套合好,对于进一步找矿具有重大意义。

3 地球物理特征

在本区内进行了1:5万高磁测量,共圈定6个磁异常,其中5个分布在工区北部,即Ma-1~Ma-5号磁异常;1个分布在工区南部的西侧,即Ma-6号磁异常。

Ma-1~Ma-5号磁异常分布比较集中,大致呈“J”型分布。其中Ma-4号磁异常在测区内未封闭,呈半圆形,ΔTmax=109nT,产出于混合石英片麻岩岩层中。初步认为是由该岩层中铁磁性物质相对集中的基性或超基性岩体引起。另4个磁异常除Ma-1号磁异常近于封闭外,其余3个磁异常已完全封闭。Ma-5号磁异常为不规则形,其余3个磁异常为椭圆形,长轴中心近南北向。它们的极大值除Ma-2号磁异常较大,为219nT外,其余3个磁异常极值不大,基本接近;分别为157nT、137nT、107nT。结合地质资料解译认为,这4个磁异常亦可能是由超基性岩体引起。

4 找矿靶区的优选及评价

依据水系测量成果及高磁测量成果并结合地质特征,在全区范围内划分出两个下一步找矿勘查靶区:DIKAⅠ级找矿靶区和SAMBLARAVOⅡ级找矿靶区。

迪卡(DIKA)Ⅰ级找矿靶区内找矿靶区内分布有09Hs-3、09Hs-4、09Hs-5、09Hs-6等4个组合异常,组合异常面积达到11.4 km2,异常总体套合较好,且其中有单点采样点Co、Cr、Ni具超高值。该区域整体处于糜棱岩带当中,岩石糜棱岩化程度较高,异常中心有近南北向韧性剪切带贯穿,在剪切带附近,古元古代晚期紫苏花岗岩侵入,走向北东,规模较大。对该异常所在区域实施的高精度磁法测量显示该区域存在高强度磁异常地质体,路线地质调查结果该区域岩石为中元古代超基性岩体,对圈定出超基性岩体进行工程揭露,在浅井中采取化学样品分析结果显示:多数样品铁品位20~40%,个别样品全铁品位高于50%;镍品位0.3~0.83×10-2;钴品位0.01~0.076×10-2,该找矿靶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图1 迪卡(DIKA)Ⅰ级找矿靶区综合地质图

桑比拉乌(SAMBLARAVO)找矿靶区,靶区内出露新元古代Manampotsy复合变质岩系Sakamila建造(nPMPs)的水成片麻岩、含黑云母角闪片麻岩,并伴有石墨和碳酸盐化和Andeside建造的斜长片麻岩;局部地段石英发育,形成扁豆状、透镜状石英脉。测区构造发育,主要呈北北东向产出,成矿条件有利。找矿靶区内分布有09Hs-15、09Hs-16、09Hs-17、09Hs-19等4个组合异常,组合异常面积达到12.5 km2,异常总体套合较好,是寻找贵金属及多金属有利靶区。

上述二区域的组合异常单元素异常众多,且套合好,地质背景良好,成矿潜

力巨大,是较为有利的成矿靶区,有待于进一步实施勘查工作。

5 结语

通过对MAROLAMBO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地球化学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的分析,圈定勘查靶区并加以分析,目前已发现一处风化壳型镍钴矿体和多种矿化现象。且该地区比较偏远,地质工作程度低,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随后的接续勘查工作中,有望在靶区内发现具有一定规模的以Ni、Co、Fe、Cr为主的复合型金属矿床。

参考文献:

[1]张秋生等 中国早前寒武纪地质及成矿作用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4年

[2]蒋敬业等,2006,应用地球化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3]Tectonic Units of the Precambrian Basement of Madagascar-Collins and Winlley,2002.

[4]Paquette J L Nédélec A Moine B,et al.U-Pb,single zircon Pb-evaporation,and Sm-Ndisotopicstudy of a granulite domain SE Madagascar.Journal of Geology,1994 102(5):523-538.

[5]MADAGASCAR Représentation schématique du vocanisme de la tectionique cassante et des formations pré cambriennes ——D'après GHOTTIN,1972.

作者简介:

杨云宝(1982-)男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 主要从事金属矿产勘查。

王 刚(1988-)男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 主要从事金属矿产勘查。

论文作者:杨云宝1,王刚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6

标签:;  ;  ;  ;  ;  ;  ;  ;  

马达加斯加MAROLAMBO地区找矿靶区优选及评价论文_杨云宝1,王刚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