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立体渗透教育模式在恶性肿瘤病人负性情绪及药物依从性的应用效果论文_郑云霞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湖南株洲 412000

【摘 要】目的:研究立体渗透教育模式在恶性肿瘤病人的负性情绪及药物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以病人为中心的立体渗透教育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指导。分别评价两组病人的心理状态及药物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心理状态及药物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病人为中心的立体渗透教育模式能充分调动恶性肿瘤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护患间的沟通及信任,最大限度满足病人的心理及生活需求,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立体渗透;恶性肿瘤;药物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

立体渗透教育模式是借鉴建构主义教学观及美国学者霍恩斯坦推出的全新教育目标分类体系构建而成[1]。以实现病人“降低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为目标,以医院与病人的社会支持系统为载体,以医护人员的医护干预为基础,以创建“恶性肿瘤病人俱乐部、病人参与的亲验互动式课堂、全方位的护患沟通”为导向,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种层次对病人进行逐渐渗透式的医护干预,使病人对自身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个全面的了解,避免病人过度恐慌而影响治疗依从性。立体渗透教育模式能更好地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发挥优质护理的特点和优势,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最终达到优质护理的目的。我院采用立体渗透教育模式对恶性肿瘤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诊断为恶性肿瘤的病人100例,均为恶性肿瘤晚期无法进行手术、入住我院VIP病房实施姑息护理的住院病人。其中男59例,女41例;平均年龄(56.18±3.16)岁;其中肺癌28例,胃癌15例,乳腺癌24例,卵巢癌6例,直肠癌11例,胰腺癌3例,肝癌4例,喉癌2例,其它癌症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病人进行常规护理指导,给予病人各方面的治疗及生活护理、疾病指导及家属的护理督导等服务。观察组采用以病人为中心立体渗透教育模式进行护理干预。以病人为中心立体渗透教育模式将常规护理过程中的激励原则与病人间的亲验体会机制相结合,创建恶性肿瘤病人俱乐部,采用病人参与的亲验互动式课堂、全方位立体渗透的护患沟通等立体式教育模式[2]。采用医护人员的理论健康教育指导、社会支持系统及病人相互间的沟通体验多种形式进行病人疾病的渗透指导及心理干预。

1.2.1 建立入院病人疾病档案   根据病人的一般资料、疾病状况、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等制订个性化的立体渗透护理干预计划[3]。制订病人的健康指导路径,与病人的家属及社会支持系统共同研究病人应参与的亲验体会形式及时间,同时激励病人积极参与体验活动,激励病人产生良好的内在动机。

1.2.2 医护人员的理论健康教育指导 恶性肿瘤病人往往由于疾病的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病人入院后立即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并根据病人的健康档案及健康指导路径,定期对病人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将鼓励或赞赏性的激励语言贯穿于健康教育始终,并采用PDCA模式观察并记录病人的心理状态及遵医情况,激发病人的自我效能,转被动接受治疗为主动要求治疗,从而达到护理干预的目的。

1.2.3 社会支持系统及病人相互间的体验渗透式教育 通过创建恶性肿瘤病人俱乐部、病人参与的亲验互动式课堂、护患沟通座谈会等不同形式使病人通过视觉、听觉及本体感觉不断明确自己的疾病状况,护理人员采用恰当的语言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介绍,不断稳定病人的情绪,减少病人的心理压力,增强病人的生存勇气及抵抗疾病的信心。采用恶性肿瘤病人俱乐部及病人参与的亲验互动式课堂进行病人间的沟通。护理人员积极启动病人的社会支持系统,协调并鼓励社会支持系统给予病人情感上的安慰与支持、生活上的关心与照顾,使病人认可自身的生存价值,激发病人的生存意识。采用护患沟通座谈会,要求护理人员应具备敏锐的心理洞察能力,及时洞察病人的负性心理活动,评估病人的各种不良反应,对病人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理解病人的处境,逐步渗透疾病治疗过程,使病人提高治疗的依从性。采用立体渗透教育模式的3个支撑点联合对病人进行加倍的呵护与关爱,使病人得到同疾病病人之间、护患之间及社会支持系统各方面的沟通,以平和的心态接受疾病的发生,配合治疗与护理。

1.3 评价方法 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对病人进行心理状态及药物依从性测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病人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包括抑郁、焦虑、强迫、恐怖、躯体化、敌对、人际关系及偏执8个方面,并通过对每个方面的几个小问题回答的评分结果进行评估,以 ≥2分表示此项心理评估项目为不达标[4]。问卷调查均采用匿名。干预后3个月对两组药物依从性进行评价,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依据由Lorig等制订的自我效能感量表[5]进行自行设计,得出该量表的Cronbach’sα 为0.91,包括病人对所应用药物的知晓(6个条目)及病人服药的态度(2个条目)2个维度和8个条目。总分为0分 ~80分,得分越高表示依从性越强,总分 >60分为依从性优良,30分 ~60分为依从性一般,<30分为依从性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 、表2)

注:两组药物依从性情况比较,均P<0.05。

3讨论

随着医学发展的不断进步,人性化管理的逐渐深入,病人对自身所患疾病的知情权越来越引起重视,病人有权了解自身的疾病。但恶性肿瘤疾病的告知策略却始终困扰医务人员及病人家属,担心病人疾病知情后产生悲观失望的负性情绪而放弃治疗。以病人为中心立体渗透教育模式采用理论健康指导及亲验互动形式进行疾病的立体渗透式告知,使病人通过视觉、听觉及本体感觉不断明确自己的疾病状况,平复不良情绪,设定自身的疾病转归目标,提高了病人的自觉遵医行为能力。通过恶性肿瘤俱乐部活动与病人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在个体原有疾病的基础上,深层次地明确自身的疾病状态、潜在的护理问题及并发症的潜在因素,正视自身疾病,以良好的状态接受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心理状态及药物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将以病人为中心的立体渗透教育模式应用于恶性肿瘤病人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改善病人的负性情绪,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单凤儒.构建“学生为本立体渗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辽宁教育研究,2006,28(11):38-40.

[2] 王玉凤,吴涛,刘蕾.人本护理教育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6(10):98-99.

[3] 杨辉,宁卓慧.自我效能理论在护理领域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2008,22(9A)260-263.

[4] 骆宏,叶志弘,王菊香.聚焦解决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2(6):46-47.

[5] 钱会娟,袁长蓉.慢性病自我效能感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4,24(9A):66-69.

论文作者:郑云霞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2

标签:;  ;  ;  ;  ;  ;  ;  ;  

研究立体渗透教育模式在恶性肿瘤病人负性情绪及药物依从性的应用效果论文_郑云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