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技术改造项目的管理与特点分析论文_陈亚君

核电站技术改造项目的管理与特点分析论文_陈亚君

(成都海光核电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进步,为了有效满足人们对电力能源的需求,要积极建立健全完整的改造管控项目机制,夯实管理要点的基础上,保证改造项目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本文分析了核电站技术改造项目的特点,并对具体管理和控制措施展开了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核电站技术;改造项目;特点;控制流程

一、核电站技术改造项目特点

在核电站技术改造项目中,为了有效提升技术改造效果,就要按照标准化管控流程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升改造项目运营管理结构的综合价值,确保能提升项目运行管理水平。完成项目提出、项目收资、调研以及可行性分析调研统筹设计等,从根本上提高技术改造项目的综合水平和质量。

第一,核电站技术改造项目的技术改造对象本身是正在营运的电站体系,因此,在技术改造计划建立的过程中要充分融合电站的应用现状,确保能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有效对改造项目进行评估,从而减少改造项目产生的成本支出,全面减少对原系统设备造成的影响。

第二,核电站技术改造项目运行过程中,要明确改造的目的,就是借助技术流程和方式对电站性能以及运行经济性进行改良,因此,要将提升经济价值、安全水平以及运行可靠性作为重点,保证技术改造范围能得以控制,且能真正发挥新型技术的优势,实现现场管理工作的约束目标。

第三,核电站技术改造项目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并不是阶段性工作结束后就无需进行跟踪管理的静态项目,因此,要在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建立动态化技术应用改良规划,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经验总结和反馈的过程中充分夯实技术运维体系[1]。

第四,核电站技术改造项目应用过程中,要将电站运行管理部门、维修部门进行一体化管理,建立更加完整的部门联动管控机制,从而提升核电站技术改造项目的实际效果,也为全面整合和改进管理结构创设良好的平台。需要注意的是,在项目改造过程中,要修改受到影响的系统图纸和布置图,要充分考量工作手册以及报警手册等,确保能按照规划完成具体流程。另外,在改造项目现场施工过程中,相关运行人员要尽量按照现场文件提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水平,实现设计管控流程全面进步的目标。

第五,核电站技术改造项目要强化对时间的控制,在新建项目中往往会将月份或者是日期作为进度更替的关键节点,而在核电站技术改造项目中,要以小时或者是分钟作为计量单位,有效提升改造项目的综合水平,在缩短施工进度的基础上保质保量完成工序。另外,相关部门要结合安全法规和运行总则完成相应流程,安全系统以及设施要避免长时间隔离,从而减少设备或者是机组安全性受到的影响。

第六,核电站技术改造项目中要对放射性物质予以监管,确保能提升改造流程的完整性。也就是说,除了要对射线探伤进行辐射风险监管外,也要对核反应堆等放射性物质予以监管,在充分考量辐射元素后制定更加完整的项目运行规划[2]。

二、核电站技术改造项目的管理和控制流程

在核电站技术改造项目管理和控制流程中,要充分分析项目运行特点,针对具体问题建立具体分析框架体系,维护管理流程的合理性,保证项目能按照标准化要求有序开展。需要注意的是,多数核电站技术改造项目组织管理模式采取的都是矩阵式管理,这能在维护运行管理需求的基础上,提升控制结构的实效性,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运行管理目标落实技术队伍和管理队伍创建协作监督机制,以保证能对核电站技术改造项目予以系统化监管,完善工作流管理的基础桑,提升审核效率,实现核电站技术改造项目管理和控制工作的全面进步[3]。

(一)前期阶段

为了保证核电站技术改造项目的安全性和及时性,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及时提交改造申请,要在深入现场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保证能完成项目初期评估报告。其中,要涉及改造必要性、改造可行性以及改造合理性作为重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有保证相应申请报告中能对具体问题予以申明,才能提升管控工作的合理性,并且借助方案对比就能够得出更加有效的处理方式,对项目设计、项目材料采购、项目施工以及项目调试等工作进行统筹管理,一定程度上维护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另外,在初期评审报告完成后,要经过相关部门的集中审查,确保能对具体情况和条文予以监察,从而提升核电站技术改造项目管理和控制工作的基本效果[4]。

(二)实施阶段

对于核电站技术改造项目而言,在完成项目评审工作后,就要建立更加完整的实施管控机制,按照安全法规的具体要求落实改造计划,只有在项目设计审查、交替工作以及鉴定试验等工序都满足质量要求和标准后,才能完善改进管理机制,确保能提高审批工作的基本效果,为全面落实管理工序奠定坚实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为了有效提升核电站技术改造项目的整体质量,要对具体环节进行集中鉴定和管控,利用精细化管理标准和控制原则对相关工作予以监管,不仅要对人员、文件和设备材料等进行安全监管和系统化防范,也要对与核安全相对应的改造项目予以集中约束和管理,在获得具体部门安全监管许可后才能进行操作[5]。

在核电站技术改造项目完成后,管理部门就要结合改进计划对具体工作进行分析,确保特性满足设计准则后,有效对其进行调试处理,只有保证调试结果满足规范,才能有效提升可用性检查工序。需要注意的是,若是在调试过程中出现问题就要第一时间移交维护处理部门对具体问题进行综合判定,并且在期限内解决相关问题,及时填写完工报告。

(三)评价阶段

对于核电站技术改造项目而言,有效的评价过程和管控阶段也非常重要,在改造项目竣工验收结束后就要投入使用,核电站管理部门要对其进行第一阶段的考核期,只有保证相应工作流程和运行要点都能满足实际需求。并且,项目责任工程管理人员要结合考核期运行现状对项目评估报告进行监管,从根本上提升质保管理工作的汇总水平,为后续完善项目运行管理工作创设了良好的平台。

另外,在改造项目彻底结束前,管理项目的责任工程师要结合检查要求对其进行最后一次审核和判定,积极提升原始设计管理工作的基本水平,并且整合运行机制、设计机制以及维修文件等,提升修改管理和升级监管机制,以维护核电站技术改造项目综合水平和应用价值[6]。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核电站技术改造项目开展进程中,要积极建立健全完整的监管机制和规划体系,依据实际问题建立对应的管控模式,确保能提升改造项目的安全性和运维经济性,有效维护市场管理机制,并且要严格落实系统化监督机制,完善技术经济论证结构,从根本上提升核电站技术改造项目管理和控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核电站实现市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熊颖峰.核电站汽轮机提升功率项目管理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3):47-48.

[2] 李俊卿.秦山二期核电站1、2号机组DCS、KIT/KPS系统升级改造研究与实施[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5.

[3] 吴苏敏,余银辉,高达等.核电站负荷开关改造“五防”闭锁系统设计[J].电力安全技术,2016,18(6):66-70.

[4] 鹿洪刚.核电站气态流出物中H-3和 C-14监测方法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3):61-62.

[5] 郑伟.田湾核电站3、4号机组模拟机盘台反应性仪表改造[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2):161-162.

[6] 林松涛.核电站安全壳系统检测评估技术的发展与实践[C].工业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2015:140-145.

论文作者:陈亚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2

标签:;  ;  ;  ;  ;  ;  ;  ;  

核电站技术改造项目的管理与特点分析论文_陈亚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