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论文_高岚

探究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论文_高岚

山东泰山路桥工程公司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公路工程地基的承载能力在极大程度上深受软土地基处理方式与处理结果的影响,同时对公路运行的安全性和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会运用到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所以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对地质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有效、合理选取,同时对其进行灵活应用,有效加固处理软土地基。

关键词:软土地基;特点;处理技术

1 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性

我国的国土资源非常丰富,软土地基占有很大的比例,软土的压缩性高、含水量大、承载力低,对于公路的路基硬度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必须针对泥土的特性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止软土的变形,增强路基的稳定性和坚固性,使公路质量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提高通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公路的建设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保证公路的正常运行对区域的沟通与经济的联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公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损坏,维修过程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会阻断正常的交通,对人们的出行和经济的交流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在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存在大量的软土,在处理不当或者没有处理的情况下,路基会出现明显的沉降现象,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路堤滑动、路基变形、路基抗剪力降低、公路边坡外侧隆起等是最常见的软土地基问题,任何一种情况的发生都会对公路的质量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在施工的具体过程中,必须采取合适的方式,使软土地基的形式得到一定的改变,在有效处理的过程中,提升路基的抗剪力,不断满足施工的具体标准,使公路施工的安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 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特点

2.1 压缩能力较强

在正常状况下,软土地基的压缩系数随着液限的增大而呈现出增大的正相关关系,最后,增大到1MPa。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地势条件不同,土壤环境也具有较大差别,软土中的黏土也会因为所处地势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固化程度,因此每个公路施工项目在施工时,需依据具体的施工条件选用恰当的施工技术,不能一味的按照压缩能力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为了确保公路施工的顺利进行,施工单位需充分研究不同固化程度的黏土性质。

2.2 渗透能力较差

软土地基的黏土中,包含着大量的沙土成分,从而导致黏土极易产生固化现象,而且相比于软土固化现象,黏土固话的速度更快。在软土处于理想状态并具有较大压力的情况下,软土中的土壤固化速度依然较慢,且当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时,会产生较多气泡然后堵塞排水通道,促使土壤的渗透能力大大降低,水分在处于饱和状态的土壤环境中,排出速度较慢,降低了稳定固化的效率。

2.3 抗剪能力较低

软土和黏土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不同之处,然而他们在抗剪能力方面,却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如果软土地基抗剪能力相对较差,就会严重影响路基的排水性能,导致其排水能力大大降低,从而难以保障公路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公路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针对软土地基的抗剪能力,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和预防手段,从而避免地基对公路施工的影响,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公路软土地基的常用处理技术

3.1 换填垫层技术

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时,换填垫层技术是一种应用频率较高的技术,这种技术的工期较短,工程造价低,主要就是对含水量高的土壤进行换填,将地基铺设以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土替换成能够承受高强度、抗腐蚀性好、性能相对稳定的材料。这种施工技术对细节的处理要求很高,首先要在施工之前对原来的地基垫层进行分析并做出详细的施工计划;其次要选择合适的换填土壤,选择的土壤要能够充分弥补原软土地基的不足,通常可供选择的材料有卵石、碎石、煤渣、砂等;最后,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填换的密度,通过人工或者设备对换填材料进行碾压和夯实,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

3.2 排水固结技术

排水固结技术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属于一种新技术,是近年来才逐渐兴起的,它主要应用在软土厚度较大的情况下,通常适用于粉质粘土和淤泥土的处理中,通过塑料排水和袋装砂井的方法,实现了土壤竖直方向的排水,从而减小了土壤之间的缝隙,消除了土壤空隙水压力,提升了软土的强度,提高路基的质量。这种排水固结的方法也是实际公路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技术之一。

3.3 强夯加固技术

通过强夯加固技术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使公路地基的承载能力得到增强,满足公路工程的建设需求。将强夯技术技术运用到软土地基施工中,能够对已有的软土地基结构进行改变,实现对软土结构的强化,提高软土土层的密实性。同时,通过强夯加固技术对含水量较高的软土进行处理,能够提高软土土层的密度,使软土地基的抗压性能得到提升。在软土表面进行排水管道的设置,能够及时对软土中的水分进行排放,之后在软土表面进行固化剂的喷涂作业,使软土固结能力得到提升,使公路工程对软土地基的要求得到满足。

3.4 振冲碎石桩法

振冲碎石桩法是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中比较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振冲器,配合高压水流的作用,在冲刷路基的同时进行振动,使软土路基中形成孔隙,然后对碎石进行振压密实,使碎石和粗砂将孔隙填满,由于软土层中均匀的分布碎石和粗砂,这样可以有效的改善软土性质,增强承载能力,达到公路施工的要求。利用碎石桩,能够增大排水通道,增强软土地基的排水能力,这种方法在道路的过渡段应用效果也很好,在提高承载力的同时,可以使过渡段的公路路面抗滑能力提高,保证路面车辆的行驶安全。

3.5 表层处理法

软土地基的表层处理法需要合理规划地面表层的排水工作,以此来避免路基产生沉降的现象。该种处理技术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①若路基的土质中有比较高的含水量,则在填土工作开始之前,相关施工人员必须开展挖掘地表沟槽的活动,以保证地表水能够顺利排出;②在路基回填时,所选用的回填土土质必须具有较高的透水性,同时其含水量也要比较低;③在清理地基软土的过程中,可以在地基上铺垫砂垫层,以此来增强地基的积水排水性能,确保地基得到有效保护,一般情况下砂垫层的厚度在0.7~1.3m的范围内。利用砂垫层可以显著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进而为施工质量提供保证;④铺垫材料的处理手段一般只适用于地基土层不均匀的情况之下,其不仅能够增强软土地基的承重能力,同时还可以显著提高施工机械通行的效率;⑤在地表表层的处理过程中,出现黏土是不可避免的,此时应借助添加剂来有效改善软土地基土质情况。在施工时,将添加剂与黏土进行混合,提高地基土质的压缩性以及强度。通常情况下,添加剂会采用熟石灰或者水泥。

4 结语

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软土地基是比较常见的,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社会环境、气候条件与地质条件,这些差异会使公路工程建设中发生不同程度的填土、淤泥等状况,此时必须要借助科学、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有效的解决这类问题。公路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水平不仅关系着工程的建设周期、工程造价等,同时也会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质量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邓勇华.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交通世界,2017(29):81-82.

[2]詹浪.贵州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方法专家系统开发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

论文作者:高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  ;  ;  ;  ;  ;  ;  ;  

探究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论文_高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