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运动能力取决身体素质论文_张敏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同安小学校 610100

一、提出问题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说的。特别是在现在这种广大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都日益下降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应该如何来控制这样的局面?

二、方法与对象

1.方法:两个班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与练习手段,对比分析实验前后的学习进步效果。

2.对象:在自己任教二年级中,随机抽取两个班,二年级二班为实验班,二年级一班为对照班。

三、结果、分析

表1:学生原有基本情况(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1.原有情况。经过上下两学期的实验,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前两个班的基本素质情况基本相同,测试情况无显著性差异。

2.分析:

(1)50米跑。影响50米跑成绩的因素主要有:学生的速度素质、力量素质、灵敏素质,要提高50米跑的成绩就必须要从以上三方面入手。速度素质的训练包括:绝对速度和反应速度。只有两项素质同时获得进步后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才能达到我们预想的目标任务。实践证明:力量对速度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前苏联举重名将菲尔达尼扬30米的成绩超过国内的短跑选手,立定跳远的成绩在3.3米以上,跳高成绩达2.1米,令短跑和跳越界人士称奇。小学阶段低段的学生进行一些合理的力量训练,比如一些基本的徒手力量训练,下蹲、短距离蛙跳、立卧撑等等。通过实践效果还是很明显的。耐力素质的训练:短跑的耐力训练主要安排肌肉的耐力训练及无氧耐力的训练。在肌肉耐力的教学中对实验班的练习主要采用:①40秒立卧撑,每次课安排1-2次。②半蹲连续跳,每组20-30次,重复1-2组。③原地高抬腿,每组60-80次,重复1-2组。

在无氧耐力的教学中,笔者对实验班采用的是“宝塔式”的训练方法,即:第一次跑60米,休息2分钟、第二次跑50米,休息2分钟、依次类推。在教学中,笔者还经常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各种方式的接力赛如:十字接力、协作搬运等,学生都很喜欢这种教学方法,在欢快的氛围中完成了训练内容,比对照班单纯进行无氧耐力训练效果好。

在最后的冲刺跑解决身体后仰不能第一时间压线的问题,笔者采用增强腰腹力量来解决。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班学生50米跑优秀率净增加值高于对照班17.5%,充分说明了笔者的这种方法得到了肯定回答。

(2)立定跳远。

立定跳远这个项目以提高技术动作入手。

然后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融入技术动作以外最能体现与帮助立定跳远提升的练习。比如:在准备活动后半部分加入下就蹲,根据学生的提升情况适当加次数;练习中就以立定跳远为手段;游戏中尽量设计腿部弹跳完成的游戏活动,这样学生喜欢去完成腿部力量练习的效果就出来了。

经过两学期的实验后我们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在立定跳远这个项目上,实验班的优秀率从原来的25%提高到了52.5%增加率为27.5%,对照班从原来的27.5%提高到了40%增加率为12.5%,实验后实验班的立定跳远成绩要优于对照班的成绩。

(3)1分钟跳绳。

1分钟跳绳这个项目现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优秀男生:140;女生:145。标准不算高,我们可以在表3中看到学生在实验前此项目的成绩还比较理想,但还是有部分学生较差,需要奋力提高。这个项目笔者认为提高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学生技术动作的协调能力;二是学生的耐力提高,在实验班我就用多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每次让学生达到自己的体能极限。

在此练习中,实验班与对照班的练习方法稍有不同。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班优秀率高于对照班。

四、结论与建议

1.在50米跑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的训练是关键,建议今后加强对这两方面的教学。

2.在立定跳远教学中技术动作尤为重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建议多纠正学生的技术动作。同时加强腿部力量的练习也会有同样的惊人效果。

3.在1分钟跳绳教学中我们一定要从技术动作和耐力练习入手,这样让学生协调又有完成1分钟的后续动力。

参考文献

[1]金程 《力量素质与短跑速度的关系》[J].中国学校体育编辑部,1981。

[2]王定山 曹小培 《短跑训练一二三》[J].中国学校体育编辑部,1981。

[3]范海荣 《学校体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张英波 《田径体能训练》[J].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论文作者:张敏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2月总第29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  ;  ;  ;  ;  ;  ;  ;  

学生的运动能力取决身体素质论文_张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