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流程在论文_向亚

【摘要】目的:探讨给予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流程在ICU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到2019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60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和护理方案,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喂养流程,将两组患者胃肠功能失调率和营养状况指标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失调率为33.33%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红蛋白为(118.37±82.26)(g/L)、血清蛋白为(57.62±2.35)(g/L)、血清白蛋白为(27.26±1.24)(g/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患者给予肠内营养喂养流程,能够有效降低胃肠功能失调率,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关键词】肠内营养喂养流程;重症患者;实际效果

肠内营养具有保护胃肠功能,提升胃肠道免疫力等,肠内营养具有提升预后效果的作用[1]。常规肠内营养无法对患者胃肠功能和耐受度进行有效评估,因此营养期的患者易出现胃潴留、腹泻等胃肠反应[2]。本文探讨给予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流程在ICU应用效果。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10月到2019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60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区间为40到60岁,平均年龄为(49.52±5.21)岁;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区间为40到60岁,平均年龄为(51.09±5.25)岁。两组患者年龄区间和平均年龄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和护理方案,时刻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和生命特征,谨遵医嘱给予患者适量营养剂。对患者进行输入注射时将初始数速度设定在每小时20毫升到每小时30毫升。为避免脱管,护理人员要将胃肠管固定牢固。以四小时为一周期,护理人员要详细记录患者胃残余量。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肠内营养喂养流程。(1)由护士长、主治医生以及重症监护科护士组成护理小组。护理人员要将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基本资料相结合,为患者设定适宜的喂养流程。(2)根据患者胃肠功能损害程度,给予患者适宜营养措施。若患者胃肠功能正常或轻度损伤,则给予患者初始速度为20毫升每小时到30毫升每小时的营养配方;若患者胃肠功能中度损伤,则给予患者初始速度为10毫升每小时的营养配方;若患者胃肠功能重度损伤,则给予患者肠外营养。(3)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耐受度评估,若耐受度为0到4,则每小时增加20毫升;若耐受度为5到7,为保持原速;若耐受度为8到12分,则降低速度;若耐受度大于13,应及时与医生进行交流,放缓甚至停止肠内营养。

1.3统计学处理

资料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t作为组间比较,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X2 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失调率对比

观察组胃肠功能失调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失调率对比[n(%)]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

2.2 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对比

观察组血红蛋白为(118.37±82.26)(g/L)、血清蛋白为(57.62±2.35)(g/L)、血清白蛋白为(27.26±1.24)(g/L);对照组血红蛋白为(107.21±76.26)(g/L)、血清蛋白为(42.16±2.25)(g/L)、血清白蛋白为(12.14±1.12)(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应激反应会造成重症患者中枢神经功能紊乱,导致患者处于高代谢情况下,若无法及时供应能量,会对患者器官造成损伤,加重患者病情[3]。常规营养和护理方案缺乏对患者胃肠不耐度的评测,导致患者易出现胃潴留、腹泻等并发症[4]。肠内营养喂养流程能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营养类型,减少并发症发生[5]。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失调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营养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说明重症患者给予肠内营养喂养流程,能够有效降低胃肠功能失调率,有效提升患者营养指标,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原因分析:由护士长、主科医生及科室护士组成护理小组,对患者的病情和基本资料进行记录。护理小组将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基本资料相结合,为患者设定个性化喂养流程。在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喂养流程前,首先对患者胃肠功能损害程度进行评估,根据患者胃肠功能损害程度给予适宜的注入速度和适宜的营养结构。若患者胃肠功能正常或轻度损伤,则给予患者初始速度为20毫升每小时到30毫升每小时的营养配方;若患者胃肠功能中度损伤,则给予患者初始速度为10毫升每小时的营养配方;若患者胃肠功能重度损伤,则给予患者肠外营养。护理小组以4小时为一周期,详细记录患者胃残余量,并对患者耐受度进行评估。耐受度评估分为多个项目,每项最高9分,分数越高证明患者耐受度越差。若患者评分高于13,护理人员要及时与医生进行联系,有效保证患者营养指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给予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流程,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胃肠功能失调率,显著提升患者营养指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马新利,史媛媛,闫明,等.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流程在ICU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2019,35(30):2336-2341.

[2]余昆容,李梅,王玉娥,等.不常规监测胃残余量对持续肠内营养的危重症患者喂养并发症及摄入热量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2019,35(30):2395-2401.

[3]王华.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ICU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临床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2018,3(36):29,33.

[4]吴白女,潘慧斌,黄培培,等.肠内营养并发胃潴留规范化处理流程对危重症患者喂养达标率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12):1458-146.

[5]李平,陈翠,李瑞玲,等.优化护理在ICU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期间发生喂养不耐受时的应用效果[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z2):233.

论文作者:向亚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流程在论文_向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