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与生活的紧密结合论文_李玉海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与生活的紧密结合论文_李玉海

李玉海 (马关县幼儿园 云南 文山 663700)

【摘 要】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既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又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关键词】 学生 感受 数学 教学 生活 紧密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5)02-033-01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这样既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又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同时也使教学内容建立形象的生活情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

一、让书本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数学知识本身产生于现实生活,那么数学学习的素材也应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即生活数学。因此,教学时,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打破数学教材的狭隘框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兴趣的故事、实例、新闻等入手,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进行充实、重组和处理教材,提出真实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使原来十分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学生感兴趣,而且使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可问:“同学们经常喝牛奶,有没有留意牛奶盒上标有‘脂肪≥3.1%, 蛋白质≥2.9%……’这些内容?你们知道3.1%,2.9%等表示什么意思吗?”从而激起学生求知的内驱力。

二、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能服务于生活

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的“链接与交互”,可以使封闭的书本文化积累过程转变为开放的、活生生的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自我发展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操作与实践是学生体会数学服务于生活最主要的手段,他既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如学习了比例后,引导学生思考:你能用所学的知识测量出学校旗杆的高度吗?学生们通过讨论:用一根竹竿立在阳光下,先量出竹竿和它的影长,再量出旗杆的影长,用“竹竿的影长:竹竿的长=旗杆的影长:旗杆的高”解比例,很快算出旗杆的高度。

调查统计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运用十分广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如教学统计图表时,课本上原题给出了原始数据,不利于学生掌握统计的全过程。课前可以布置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社会调查,课上运用调查得到的有说服力的数据进行统计教学,学生通过调查、制表、绘图、比较,不但掌握了统计方法,而且体验到了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勤于估算,也能锻炼学生在生活中用好数学。如学过“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后,一方面要求学生建立相应的单位的“概念” 同时让学生联想实际并通过两者的结合填写恰当的面积单位:课本封面约320 ,黑板面大约4 ,课桌面大约32 。

三、与生活相结合实践中教师的教学反思

1.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

学生的思考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是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从这个角度看,教师的教学不仅仅要提问题给学生,更应该激发学生自己产生疑问,从而促进学生进一步的思考,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探究和思考能力。

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不拘泥于他人的意见,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而这一思维之花得以绽放的前提条件之一,便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发言权、提问权,在课堂中给学生一定的发表自己意见的“天空”,重视他们的每一个问题的提出。

2.重视学生源自生活的数学问题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既要肯定学生严谨的数学思想,更要认可学生源自于生活的见解。因为数学本身就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一种纯理论的东西,它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还原应用于生活。重视学生源自生活的数学问题意识,不仅可以充分地发掘其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大程度地发挥其学习主动性,而且对于其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就是关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他们就能很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就能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就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学生的学习过程就会成为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活动过程。

论文作者:李玉海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1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与生活的紧密结合论文_李玉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