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测报观测数据异常判断处理论文_肖海蓉

地面测报观测数据异常判断处理论文_肖海蓉

绵阳市安州区气象局 四川绵阳 622651

摘要:本文根据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气象局地面测报工作实际,对经常发生的几类数据异常问题加以判断处理,最后给出了几点提升地面测报观察数据质量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地面测报;数据缺测;判断处理;对策

引言

随着气象业务持续发展,许多地方都投入使用了新型自动气象站,其在地面测报工作中发挥了尤为关键的作用。安州区属于四川省绵阳市下辖区,为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261mm,年平均温度16.3℃,年平均日照1058.7h,年平均蒸发量1084.26mm,年平均风速1.6米/秒,年平均无霜日300d。安州区气象灾害频发、多发,影响范围广,危害性较大,对当地人们的正常的生产以及生活影响较大。安州区气象局高度重视地面测报工作,适时投入使用新型自动气象站,提升了气象要素采集及传输时效性,为气象服务的开展提供了极其有价值的数据资料。但因为人为操作不当、仪器故障、恶劣环境等多种因素,时常会导致气象要素观察数据异常。因此,为确保气象要素观察数据的完整性与可靠性,测报人员需要对发生几率较高的几类数据异常问题合理判断处理。

1地面测报观察数据异常的判断处理

1.1温湿度

我站已实现双套自动站并行运行,气温、相对湿度记录异常时,正点时次的记录按照正点前10分钟内(51-00分)接近正点的正常记录、正点后10分钟内(01-10分)接近正点的正常记录、备份自动站记录、内插记录的顺序代替。由于我站已按规定撤除该要素人工观测仪器,该要素不再人工补测。时段内异常的分钟数据均缺测处理,不内插,不用备份自动站记录代替,因分钟数据异常造成加密数据文件错误时,加密数据文件不做订正处理。需要注意的是,气温或者相对湿度为替代值时,应考虑水汽压、露点温度与气温、相对湿度的一致,水汽压和露点温度用替代后的气温和相对湿度反查求得。

1.2气压

气压出现异常时,替代处理和上述温湿度一样。自动站本站气压缺测,用备份自动站记录代替时,若感应部分高度不一致,应将代替的本站气压订正到现用自动站气压传感器的高度上来,再以此计算海平面气压。当气温异常时,海平面气压用替代后(可内插)的气温计算求得。

1.3降水

我站没有称重式雨量传感器,自动站观测降水量记录异常时用备份自动站代替,缺测时段小时和分钟数据均用备份自动站记录代替,当小时内部分分钟雨量缺测时,小时降水量为该时次代替后的分钟量累积。备份站也不能用时应及时启用人工补测,过去6h或12h雨量用人工补测代替。因此,人工雨量筒应做好日常维护,当雨量传感器或其他原因需启动人工雨量观测时能够正常启用。在定时观测中,有关降水量和天气现象必须配合一致,若无降水现象,而自动站采集有降水量时,在正点时次中应人工将该量删除,该情况在值班日记备注中说明。降水现象停止后,仍有降水量,若能判断为传感器翻斗滞后(其量一般为0.1、0.2、0.3mm,且滞后时间不超过2h),可将该量累加处理到降水停止的那分钟和小时时段内,否则将该量删除。夜间不守班期间,夜间(20-8时)能够判断为滞后降水,按前述处理;无法判断的,按正常处理,并备注栏说明。出现漏斗堵塞或固态降水随降随化,若自动记录过程总量与备份自动站观测的量的差值百分率与其它正常时相当,则按正常处理。若自动站记录的降水量明显偏小或滞后严重,则该时段分钟和小时降水量用备份自动站记录代替。

1.4能见度

能见度自动观测的台站,当视程障碍现象自动判识出现明显错误时,仅对定时时次的天气现象记录进行人工订正,能见度记录仍以自动观测为准,允许自动能见度记录与该类天气现象不匹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能见度设备或数据异常,非定时观测时次的正点数据中所有能见度数据均按缺测处理,定时观测时次进行人工补测,人工观测值存入长Z文件CW段能见度和VV段10分钟平均能见度,其他VV段自动能见度数据按缺测处理,A文件中使用人工观测值。能见度自动观测记录缺测时补做内插处理,不用正点前后10分钟接近正点记录代替。

1.5时极值

某时次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气压、地温、草温(雪温)因分钟数据异常而影响时极值挑取时,时极值应从本时次正常分钟实有记录和经处理过的正点值中挑取。若极值从本时次正常分钟实有记录中挑得,则极值和出现的时间正常记录。若极值为经处理过的正点值,且该正点值为正点后10分钟内的代替数据、备份站正点记录、前后时次内插或人工补测记录值,则极值出现时间记为正点00分。若不能从上述记录中挑取,则时极值按缺测处理。

2提升地面测报观察数据质量的对策

2.1加强测报知识学习,提升测报工作水平

安州区气象局应该结合气象台站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符合本站实际培训方案。一是要加强测报人员职业道德培训,培养高度负责及科学严谨工作态度。让每个测报工作人员均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同时也够认真负责,减少或避免错误操作行为,保证自动站气象观测数据有效性;其次,要着重做好新仪器、新技术的学习及培训,要求测报工作人员要对自动气象观测业务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技术、业务流程进行全面学习掌握,确保理论及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提升业务操作技能;最后,加强对新型自动气象站测报仪器设备故障应急处理能力的培训,一旦自动气象站发生故障问题,测报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判断及处理,确保新型自动气象站的稳定运行,减少错情率,提升地面气象测报数据质量。

2.2做好数据文件的备份工作

为了确保所观察到的气象要素的数据的可靠性以及有效性得到保证,需要测报人员把B文件以及采集数据文件的备份工作做好。假如观察的数据出现丢失或业务计算机发生故障致使测报数据异常,可凭借备份文件加以替换,确保气象要素观察数据完整性及有效性。每日在开展完逐日地面观测数据维护后,应该对当日自动站的数据记录文件及B文件凭借磁盘或移动式存储设备做好相应备份,也可以把这些需要备份文件保存于别的业务计算机内。可把每月所备份文件刻录到光盘内储存,避免备份文件发生损坏或丢失,要保证地面测报数据文件完整性及可靠性。

2.3注意做好自动站的对时工作

采集器及业务计算机上时钟时间是否一致直接会影响自动气象站采集数据准确性。结合相关规定,每日19时需要查看及校对采集器时钟时间。假如采集器时钟上时间同北京时间偏差>30s,则需要在正点之后认真调整采集器内部时钟上的时间,假如偏差>60s,则会导致业务计算机无法正确采集气象数据,导致观测数据出现缺测的情况。因此,每天19时过后一定要及时对采集器以及计算机系统上的时间加以校正,防止出现数据缺测等异常问题。

3结语 

新型自动气象站的投入使用极大的提升地面气象观测测报工作效率,但是若不及时对其进行维护或者操作不规范,自动气象站在长期不间断的运行中就会出现故障问题,从而导致气象观测数据出现缺测等异常现象,进而影响地面测报质量。所以,测报人员在平时一定要加强业务学习,规范自身操作行为,同时要做好测报数据文件的备份以及自动气象站的对时工作,减少缺测出现概率,进而提升地面测报数据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明江,宋文英,陈勇斌.自动气象站缺测数据分析及处理[J].气象科技,2009,(4).

[2]李刘,谢文,李知福.业务改革后地面气象测报中数据异常的分析及处理[J].北京农业,2015(15).

作者简介

肖海蓉(1979-),女,汉族,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人,大专学历,助理工程师,从事综合气象观测工作。

论文作者:肖海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  ;  ;  ;  ;  ;  ;  ;  

地面测报观测数据异常判断处理论文_肖海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