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改善了我国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电力工程与社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无论是对于投资方还是对于建设方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控制
引言
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各行业发展迅速。电力工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生产基础,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城乡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电力供应以及完善的配电装置。发生电力事故时,相较于电力系统自身损失,它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损失是更巨大的。无论从经济发展角度考虑,还是人民的生活角度考虑,为了保证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都必须确保电力工程建设的安全,保障工程的质量。
1当前的电力工程施工质量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1.1人为方面的影响
电力工程的项目具有很强的复杂性特点,而且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其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耗费非常多的人力和财力资源,所以,在实际的建设中也会受到人为因素方面的影响。鉴于其施工需要很多的劳动力,对于整体的人员综合素质把握较为困难,例如有学历水平、技术实力、动手能力、管理能力等多个方面都不尽相同,这些都会对实际的施工质量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和干扰。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很难对人为因素进行有效的管控,所以很容易出现人为方面的失误,这就会导致工程的施工速度和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1.2材料和设备方面
和其他工程建设项目一样,材料的优劣和机械设备的条件都会对最终的建筑质量产生影响。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般都要使用多种材料,如果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无法达到要求,工程质量就无法达到预期的要求,对施工用料的严格检查,严格要求,是提高建设质量的前提和保证。同样的,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运用不同的机械进行施工,机械的质量优劣,操作的便捷与否,是否符合电力工程施工的要求等都会对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如果施工器械的性能无法满足施工条件的话,不仅施工的质量无法保证,还有可能威胁到整个电力工程的稳定性。而电力工程所需要的设备和材料往往需要从多种渠道进行采购或者通过工程招标的方式获取,故在对工程使用的材料,设备进行采购,招标时,务必要重视材料的质量和设备的性能,不能一味的选择价格更低的材料或设备,以免出现建筑质量问题,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1.3环境的影响
施工环境也会严重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包括人文环境、管理环境、技术环境等等,还有外部的环境也会影响到电力工程的质量,主要指的是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等等,政治环境极大地影响了工程的建设质量。大自然的环境千变万化,极端的环境条件对施工人员对工程的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高温还是严寒,这些环境都不利于施工,不利于工程质量的提高。所以,要根据电力工程的实际施工环境进行方案的设计和改进,通过实际有效的措施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
2电力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2.1明确质量管理的目标,拟定出更加科学的管理规划
第一点,需要科学合理的拟定出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整体管理目标,进而可以为后续的管理工作的进行提供更加坚实可靠的基础。其中需要结合实际的施工需求和实际情况以及相关的特点来保证规划工作的科学合理,对于一些较为常见的质量问题需要当成是重点的管理控制对象。其次,需要对质量管理的目标进行逐层的分解,进而可以保证施工环节可以将管理目标进行有效的落实,以此确保整体的施工速度和质量。再者,需要选用更加全面有效的质量管理基础理论来对实际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指引和管理,保证每个工序的有条不紊的进行,提升管理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施工准备阶段
首先要严格的审查施工方案,确保施工方案没有出现规划错误。一是有无对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缺乏应急预案的施工方案存在着相当的安全隐患,可能会由于突发情况的而影响施工的正常有序进行。二是有无对施工中面临的问题的解决方案,一般而言,施工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不利因素,如气象条件恶劣,施工地位于人口密集区域等等,这就需要在施工方案中提前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避免这些不利因素影响到整体的工程实施。三是有无对施工中需要使用的技术的交底,施工技术和具体的施工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施工的环境和投资方的要求进行调整,因此在施工前要对采用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进行审查,确保所使用的方法能够在满足环境条件和投资方要求的情况下,保证工程的进度。
2.3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工程的重要阶段,是将工程的设计图转化为实物的过程,也是工程进行质量监察的重要阶段。对施工阶段进行质量控制,即是对前期资源的投入、建设条件的质量监控,按照施工期间工程质量的形成时间分段,可以把质量控制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无论是事前控制、事中控制还是事后控制,对于整体的建设质量都是具有极大意义的。在上文所述的3个过程中,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极大地影响了最终产品的质量,对于事后控制,投入资源的质量对该过程的质量管理意义重大。建设电力工程不仅是要为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建设的质量有保证才能确保工程的安全应用,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的基本目的是确保工程质量,建立优质的生产系统和严谨的管理体系。进行质量监控难度最大、工作量最多的即为施工阶段,参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单位此时应加入质量管理的队伍。
2.4实行责任制,完善监管体系
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仅要从施工过程上实行质量控制,还需要施工方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施工单位需要首先建立起符合工程建设要求且能实现高效管理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在管理中落实工程质量终生责任制,让施工人员真正为工程建设负起责任。同时在施工单位中也要按照从领导到负责人,技术人员的结构,层层负责,层层监督。要根据工程的要求制定相应的监理目标,对工程进度,人员分工,物资使用等都进行详细的规划并严格执行,让施工人员明白自己的责任范围和评估标准,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适当的奖励或惩罚,从而实现从上级监管到人员自查,从被动的接受检查到主动的自我纠察,为提高电力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2.5强化施工的材料以及做好机械设备的质量管控
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要对施工的才材料以及相关的机械设备质量进行合理的管理控制,这在某种角度来看也是会对工程的施工速度、质量以及生产成本等造成影响。在实际施工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点,针对施工的材料设备的采购可以采用责任制的体系制度,结合实际的采购人员来对采购的任务进行有效的分配,并且结合相关的施工分工来对相关的采购工作事宜进行健全和完善。第二点,要对材料设备的供应商进行更加系统和全面的分析,对他们的生产力以及质量管理的规章体系进行有效的考核审查,要从根本上更好的把控基础材料的质量。第三点,做好材料以及设备的质量把控,提升管理控制的门槛,保证采购的材料的设备型号、规格、质量的合格,然后再投入到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去。第四点,要对基础的材料和设备进行有效的抽查检验,对于那些不合格的设备进行及时的淘汰。
结语
电力工程作为国家的供电基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重大,同时,它的建设施工是一项复杂繁重的系统的大型工程,需要用到多种学科的交叉,具有综合性的同时又具有专业性,这是项科学的综合应用。
参考文献:
[1]吴丹.电力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及完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1):119.
[2]尚秋实.电力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治淮,2016(05):42
[3]叶青茂.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6(11):153+160.
论文作者:郑浒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质量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环境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