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公路施工项目中,软土路基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影响较大,因此,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技术进行处理,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工程质量,保障经济效益。建造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要深入分析道路发生的塌陷和沉降现象,并且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使用加固的方式来提高工程质量,切实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的经济效益。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软土施工特点、道路软基加固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道路;施工;软基;加固;施工技术
1 软土施工特点
道路施工时,如果路基为软土路基,那么必然会造成工程质量不达标,更为严重的会威胁工程的施工效果。软土路基因为其内部含水量太多,且孔隙比较大,如果施工中遇到这种路基,那么很难进行处理。软土路基主要由黏土、粉土组成,含有大量的水蒸气,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其内部孔隙的扩大。软土内部的孔隙非常大,这也是造成其承载能力较小的原因,如果不进行适当的处理,必然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水平,还会造成耐久性的下降。软土路基选择有效的方式处理之后,在长期的外部载荷影响下,也会出现变形的情况,主要是因为软土是不断流动的[1]。如果必须要在软土区域上建设工程项目,那么必然要进行加固处理,否则将会出现严重的塌陷情况,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2 道路软基加固施工技术
2.1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
道路工程中,该种方式的施工周期比较短,但是从总体的效益来看,其能够满足大部分工程的需求以及社会的需要。混凝土管桩主要应用的技术是振动沉模壁制作防渗漏的设施,能够提高其加固的效果。在施工的过程中,采用该技术进行施工时,可以通过应用预应力管桩控制整体工程的效果,通过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降低工程造价,而且还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施工单位的经济成本,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该技术还具备缩短工期,提升土体稳定提升工程质量的作用。
2.2预压法施工技术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预压施工技术是当前应用非常广泛的一项施工技术,该技术不仅具备施工效果好的特点,而且在黏土路基中特别适用。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通过该方式能够有效节约工程成本,提升工程的建设质量[2]。该种施工方式的主要工序为将地基内的水分排出,释放在表层上,保证软土具有较强的强度。这种技术在加密路基时有一定的缺点,施工操作比较麻烦且周期长,施工人员在现场不能详细计算工程所需要的填土率。通过预压法处理之后的地基,如果工程实际需要的填料量发生了改变,极易造成道路表面发生塌陷的问题,此时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施工步骤进行施工,避免施工中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2.3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如果道路地基属于饱和的软土路基,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可以选择水泥搅拌桩进行施工,应用该方式的施工效果非常显著,在应用该技术的过程中,通过水泥固化以及技术的融合能够提升软土地基的强度,在施工过程中,水泥作为固化的主要原材料,起到的化学作用非常大,能够得到很强的固定效果。在操作过程中,其施工流程为:首先综合考虑搅拌桩的具体位置,然后保证其能够在最佳的位置上取得最好的效果;其次,施工人员制作搅拌桩时,应该充分搅匀混凝土,保证工程能顺利的开展和实施。这种工程技术的施工过程相对较长,且技术复杂,需要施工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提高操作的正确率,在实践应用中使用非常少。
2.4粉煤灰碎石桩施工技术
在软土路基的加固中,粉煤灰碎石桩的应用比较广泛,且其加固效果较好,受到许多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青睐。在施工过程中,这种施工方式的主要过程为,将水泥和粉煤灰充分混合,在混合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碎石,同时在注入一定的水分,之后就进行充分的搅拌,并且保证搅拌均匀。这种混合材料能够制作高黏度的桩体,从而形成一个统一坚固的复合垫层[3]。通过以上的处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使用这种技术能够避免对工程造成流动性,并且能够提高经济效益,且工程材料的用料较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施工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可能发生的堵管现象,避免对软土路基的质量造成影响,进而诱发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2.5强夯法施工技术
道路施工的过程中,进行软土路基加固时,强夯法是最直接的方式,施工人员通过机械设备完成对软土路基的夯实和加固。这种方式的主要优势有:能够有效提高路基稳定性;施工人员可以有效缩短软土路基的施工时间,并且提高其技术水平;在实践中效果非常明显。强夯法需要使用大型的机械设备,对于路基位置进行碾压处置,其主要是针对软土路基进行的,并且能够很好地加固路基,使得施工区域具有较高的强度。这种施工方法的工期较短,使用在路基面积较大的情况下,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 现浇混凝土管桩技术在道路软基加固施工中的应用
3.1工程概况
以某公路项目为研究对象,经过分析发现,其地基土层的主要成分为深粉质黏土的性质,施工技术人员充分考虑到设计高度的影响,并且结合各方面的因素选择了现浇管桩的施工方法来进行路基加固的处理。施工中设定的管桩直径为1000mm,长度通常为6~12m,混凝土的强度规定为C20级。工程实践中,施工人员设置成正方形的结构形式,以提高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
3.2桩基检测
使用现浇混凝土管桩技术,待管桩制作完成后,应该逐根进行检测,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3.2.1现场测试
施工人员对加固方法进行处理,同时还应该对桩体进行检测,从而避免保证管桩周围土层发生移动的现象,加强质量控制,保证具有较高的设计水平。
3.2.2钻芯检测法
在实践过程中,由于软基础加固后采用大直钻孔的方式进行检测非常困难,所以在进行检测时,采用钻心取样的方式比较简便。该方式主要是通过钻机在桩体上钻孔,采取芯样进行观察和测试桩的质量。
3.2.3振动检测法
该方法在桩体检测的过程中,主要是在桩的顶部通过激振力安装,使其能够发出振动,通过振动的方式判断桩体的稳定,同时收集振动数据判断混凝土的质量与承载力。该方式在实践中取得的效果非常精确。
3.2.4超声脉冲检验法
该方法主要是将若干根检测管道埋置在桩体附近,并且将探头在管子的两端同步移动,按照不同深度的振动将桩体的各项参数测量出来,并且按照超声测缺的原理,对每根桩体混凝土质量进行分析,从而达到判断桩基质量的目的。
4 结语
综上所述,道路施工中如果遇到软土路基的情况必须要对其进行加固处理,提高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其稳定性,保证交通运行的正常进行。道路建设发展过程中,人们已经从仅仅关注工期到关注安全,并不断提升对工程材料的管理和质量控制。这种情况下,施工技术人员应该根据施工区域的具体特点选择最佳的加固方式,以提高软土路基的强度,提高其耐久性和使用寿命。我们要不断研发软土路基施工技术,保证施工中各个环节的质量,避免影响工程安全的质量问题出现。
参考文献
[1]张昭,王文帝.公路软基加固技术的应用与质量控制[J].技术与市场,2016(7):174.
[2]王振涛.公路工程软基加固水泥搅拌桩技术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6(9):161-162.
[3]韩伟华.高速公路软基加固工程中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技术的应用[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5(8):59-61.
论文作者:赵秀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9
标签:土路论文; 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路基论文; 道路论文; 方式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