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教法探讨论文_要善平

小学数学教学教法探讨论文_要善平

要善平?? 河北省南和县三思乡中心小学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小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又极具可塑造性的阶段,是实施教育最佳期.对于小学数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新编数学教材从概念的形成、方法的归纳,知识的运用等方面已成为这方面的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如何运用这些条件,创造地发挥老师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需要我们不断的实践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教学,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那么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怎样才能有效的优化教法手段,教学技能,真正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得到优化,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呢?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培育正确的人生观

在师生关系中,老师起主导调节的作用。老师的表情动作要体现平等、民主.教师真诚的爱生态度和行为对于和谐的师生关系极为重要,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对全班每一名学生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并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这种态度。那么,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得到鼓舞,从而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人生观。我在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个强烈的感受:情感是具有强烈的感染作用的,如果老师具有高昂的教学热情,坦露自己的真情感,就会感染学生,形成师生间融洽的情感交流。和谐的情感共鸣,必将形成良好热烈的,健康振奋的课堂气氛,学生的感情胜于理智,既易于激动又易于冷漠,他们的心灵感染的效率远远超过接受单调的说教,所以在上课时,都时刻记着要保持慈祥的面容、微笑的表情面对学生,从而打消学生紧张的情绪。同时,得体的仪表,精彩的语言、挥洒自如的教态、简练漂亮的板书、亲切的话语、热情的鼓励、信任的目光、敏捷的思维、娴熟的解题技巧等等都会给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另外,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目光应严厉而诚恳;当学生进步时,应换成赞许、信任的目光。特别对一些后进生切忌用鄙视、厌恶、轻蔑的目光对待,那会损坏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换之用一种期待、信任的目光,让他们看到希望,增添力量和信心。在日常的教学当中,从点滴入手,防微杜渐,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态度和信念,师生共同商议并解决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做他们生活和学习上的双重朋友,我们用平等的心、民主的态度、方式和情感去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学生也会内心深处喜欢老师,尊重老师,使学生因为喜欢数学老师而喜欢数学,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再者,老师应善于用自己的眼睛表达自己的情感信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用和蔼信任的目光,尽可能地平均投给全体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被重视、被关注,从而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二、教学的有效性探析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本人在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①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第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第二,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第三,学生的思想提高取决于有效知识量;第四,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知识量②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让数学回归生活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二要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教师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三要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了解,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再次创设生活情境,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

四、利用数学史,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讲课过程中,讲述我国古今数学家的成就,例如:古代的秦九韶、祖冲之(圆周率的发明者),当今的苏步青、杨乐、张广厚、陈景润,特别是华罗庚,可以讲他对数学的卓越贡献,获得美国、联邦德国、法国等高等院校、博物馆授予的崇高荣誉,被称为国际数学大师,为祖国赢得了光荣,等等。不仅要讲述他们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要突出这些数学家们的优秀品质,鼓励学生从日常的学习中做起,学习优秀科学家的治学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造福民族的雄心。小学数学教学对我们整个数学教学的影响非常深刻,不是每个人都能教小学数学,但是,教小学数学的老师一定要把握以上几点,包括平时在对小朋友的课后作业辅导时,家长不能乱加数学知识给学生,毕竟,家长的数学是生活的,而学校数学是生活升华之后的数学,两者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教育从小开始,兴趣从小开始培养,相信:我们的数学教学也是充满创造性,充满乐趣的。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课堂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由以教论学转为以学论教.尽量把学生目光引到无边无际数学知识世界中去遨游,真正把学生培养成新时代所需人才。

论文作者:要善平

论文发表刊物:《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5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教学教法探讨论文_要善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