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_刘权

论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_刘权

摘要: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之一,在建筑工程的项目实施中,工程造价管理对工程项目的投资以及最后的决算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也只有做好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建筑工程单位的工程造价管理才能得到效益的提高。本文就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作以分析,探究有效的应对对策,促进工程造价管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对策

引言:建筑工程造价是进行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工程造价管理则是对造价所有费用的一个合理化的安排利用过程,建筑施工企业要按照工程造价管理的要求来提高质量,减少成本,增加效益,可以说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关系着一个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何面对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以及应对策略的制定,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造价的含义

建筑工程造价是指在进行建筑工程活动中所投入的一切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价值,以及在建筑工程活动中心发生的价值的总称。也就是建筑工程在进行有计划的资产再生产,形成最低量流动资产的一次费用总和。想要控制整个建筑工程造价处于正常范围内,就应加强对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站在经济的视角来说,建筑工程的市场竞争关键在于价格。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不但要保证工期、工程质量,还应重视成本控制,管理并掌握工程在合理的造价范围内,利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分析

2.1对造价管理观念陈旧,没有顺应市场经济要求

目前在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上,还普遍存在着观念陈旧的问题,对工程造价没有一个科学全面的认识,没有对整个造价过程进行一个动态分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调节已经在经济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市场材料的价格是波动的,工程造价的费用也应随着市场的波动而波动,市场在工程造价管理上起着调节的作用,所以工程造价的管理也应是动态管理。但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它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制约因素,所以不能完全依赖市场来调节。这就需要政府采用宏观调控手段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干预和制约以保证房产市场的稳定。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制约,很多地方市场经济观念淡薄,以至于政府过多了动用了行政手段来对工程造价进行干预,由于政府沿用陈旧的方法进行调节,和市场脱轨,就导致工程造价管理失去时效。例如用行政指令代替市场规则来招标,实质上变成了政府定价,由于各类法定的定额测算只考虑了静态因素,致使国家定价和实际费用之间差别太大,使招标机制不完善,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或建设单位的不合理压价,都使投标招标失去了竞争性和公正性。

2.2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要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造价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来看,我国的造价师普遍存在着专业水平不高的问题,无法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的监督和控制。造价工程是一项对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作,但我国现有的造价师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在管理机构进行工程预算、编制和审核的时候大都依靠工程定额来进行,这种方式过于单一和陈旧,无法满足市场经济下对造价管理的新要求,自然无法顺利完成管理工作。如果造价师专业素质不足就不能处理好总项目和分项目之间的关系。

2.3缺乏健全的行业法律法规

到目前为止,我国对于规范工程造价的管理上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条款已不能满足行业现实发展的需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有时会出现法律盲区,有些现象无法可依,解决时出现困难,导致造价管理过程的混乱。并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我们之前的很多法律条文已略显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样不仅起不到积极作用,甚至会严重阻碍行业的发展。

此外,面对法律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自律,发生违法事件后在法律的执行上,并不是所有的执法人员都能够严格执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时有发生,对违法违规现象监督力度不够,惩罚不严,这都严重影响着造价工程质量问题。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和途径

3.1建筑工程造价由政府管理转变为行业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要改革就必须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潮流,就是要在市场经济的大形势下进行改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只是一个宏观调控部门,作为政府只能负责协调帮助和监督,而不能进行直接的干预和管理,否则必然会破坏市场经济下工程建造的正常进行。因此可以建立建筑工程造价行业协会,由协会对行业内人员进行自我规范和行业约束,让他们自己投入到现代化建设的潮流中,去适应并找到一条顺应时代发展和适合自己发展的新道路。此外,还要改变对于工程建造的传统理念,在造价管理中引入互利双赢的新观念,打破投资者和承包商之间完全对立的利益关系,让他们达成共识,了解到互利双赢的真正含义,能够通过合作达到双方的目标。

3.2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工程造价的从业人员是工程造价健康发展并且立于同行之中的保证。从工程造价工作的复杂性和新时代工程造价对从业者的要求来看,从业人员应是既懂工程技术又懂管理和法律还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全面型人才。我国目前的工程造价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着知识面窄、素质低等问题,专业水平远远不能适应建筑大市场的需求,这与国际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所以,我国必须要实行专业人员素质培训计划,最后要进行严格考核,并要考核应对实际问题的处理和判断能力。还要加强职业道德观和法制观念的培养,使我国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综合实力得到不断提高。

3.3进行法制化监督和管理

要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督体系。进行工程造价市场改革,使工程造价完全进入市场化法制化阶段,通过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使工程造价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最终建立统一有序的市场工程建筑体系。在市场调节出现困难时,政府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职能,制定相关法律制止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让市场能够健康运行,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公平的市场竞争提供后盾和力量。

目前市场上各种法律法规的实施靠的是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和咨询者的自律,但任何法律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可以把工程造价相关任务推到咨询市场上,有形市场一旦形成,政府的监管力度就可以加大,对那些不依法自律的企业,政府便可以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把不法分子绳之以法,保证了咨询市场的正常有效的运行。这种咨询制度的建立,规范了工程造价市场的竞争环境,保证行业竞争的良好运行,提高了工程造价的有效性。

结束语:随着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强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已经是推进我国建筑事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和保障。对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出现的困难和不足进行科学分析,能够提高我国形成完善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发展速度,对我国实现建筑工程成本控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卿姚,姜冰,李阳.浅议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改革前景[J].四川建筑,2012(6)

[2]刘丽聪.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与应对策略[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15)

论文作者:刘权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3

标签:;  ;  ;  ;  ;  ;  ;  ;  

论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_刘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