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影响初中数学成绩的原因及策略论文_蒋扬权

谈影响初中数学成绩的原因及策略论文_蒋扬权

蒋扬权

摘要: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很多学生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许多学生在初中时就陷入了困境。其中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找出原因想出其对策至关重要。

关键词:数学;原因;解决对策

中学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肩负着自身的历史重任,对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素质意义重大。这是因为,对于新世纪的学生,如果他的大脑思维离开了敏捷、灵活、深刻、创造、批判,而是迟钝、呆板、肤浅、因循、保守,那么何谈他已具备了能经受住世纪风雨洗礼,能为“四化”再创辉煌的优良素质呢?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中学生数学成绩及数学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围绕这个热点课题,就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成绩作一探讨。

一、影响初中数学成绩的原因

1.学生学不得法

教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了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学生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2.学生不重视基础,太过自信

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鹜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3.多媒体辅助教学取代传统教学

使用多媒体对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是非常有效的,使用计算机教学,无法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更无法与学生进行情感、思想上的交流。由于计算机承担了传统教学中一些机械的工作,如一些板书等,使教师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计算机不能胜任的工作,投入到引导学生的思维中去。但在目前的一些数学公开课中,教师教学大部分利用计算机,甚至连板书也由电脑完全代替,使得教学由原来的人灌变成了机灌,另外,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于多媒体教学。例如,椭圆的定义的教学,用简单的教具如粉笔、细绳、图钉就可以有效地体现椭圆定义的本质,比计算机更简洁、快捷,更易于接受。

4.学生心理素质差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还未成熟,遇到困难与挫折不能够独立去面对与解决。意志也很脆弱,需要教师的指导与亲朋好友的支持才能健康发展。因此,许多数学教师只顾于教学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辅导,没有了解清楚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学习的困扰,并且进行有利的疏导。

5.教师教学观念没转变,不能正确指导学生

社会不断快速的发展,万事万物都是变化的。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是走在社会前面的人,思想应该跟着社会进步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初中学校里有着许多教学方式一成不变的教师,他们没能与时代接轨。同时也存在许多教师一味地研究教学,研究如何上好每一节课,却忘却了如何去指导学生学习,有一句话说得好“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只有正确的指导学生去学习才能够独立地去学习。

二、提高初中数学成绩的策略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第一,从单一化走向综合化。传统的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一种模式,教师讲,学生听。而在知识爆炸的时代,那种“仓储式”的人才已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为此,课堂教学要不断扩展自身的功能,努力使知识与传播、信息的辐射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第二,从“指挥者”走向“引导者”。众所周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学生的知识更多的是从各种媒体中获得的,因而,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如何去选择信息,把信息变为知识,使学生能在课后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里纲举目张,触类旁通。从而能够适应未来世界的需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三,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主体。传统的教学活动最大的弊端是,教师就是课堂的主宰者,这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一定要最大限度地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笔者曾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规定“上课答问、提问时不必举手,答案可以突破教师现成的结论”,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有时课堂就像一个“大茶馆”,学生学的主动性大大激发了教者教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也更加有活力、有生机。

2.强化语言训练,提高综合能力

当今世界上许多事物大多需要综合多门学科知识来解决,数学学科本身具备很强的综合性,代数、三角、几何教材中综合了许多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相关学科知识。因此教学中数学应发挥基础学科作用,加强学科内联系,挖掘各知识交汇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数学语言的水平反映了一个学生数学素质和数学能力的高低。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三种形式,文字语言是数学逻辑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日常言,图形语言直观、形象、生动,符号语言简捷、抽象、精确、概括。“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是解决问题的工具”,离开了语言是无法学习并交流的。

数学教学中,要加强概念教学,丰富学生的语言词汇,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不仅要让学生记住数学概念、表示符号,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其所揭示的具体内容。如“△”在几何中是三角形符号,而在代数中则是指一元二次方程根判别式。强化数学语言的教学,注意同一对象的不同语言互译训练,更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3.注重心理指导,创设良好环境

初中学生数学心理教育可以从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两方面来实施。在心理认知过程中重点加强学生元认知培养即对自己的认识活动进行自我体验、观察、监控和调节,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自觉能动性,发展学生自学能力。如中学生记忆力、观察力、概括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怎样去培养、去获得,有何目的、计划和行动,为什么要这样做等都在监控和调节之中,这种监控和调节往往比智力更重要,有些聪明学生学习水平低下,就是自己不能对自己监控调节。在情感意志过程中,主要是在认知过程基础上,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数学审美教育,以及数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用中的教育,使学生产生需要,有动机、积极主动地学习,进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不畏困难,勇于攀登的顽强意志。在个性品质方面,要认真贯彻教学大纲中的个性品质培养,紧紧围绕培养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进行教学,针对学生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信念、理想和世界观。

4.研究学科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华罗庚先生倡导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就是这个道理.方法因人而异,但学习的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习总结)是少不了的。

(1)学会对比。在学习新知识时,要同时对比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并着重弄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特别是区别,因为正是这个区别,才标志着所学的是“新”知识。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时,可以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对比学习。

(2)学会总结归纳。抽象概括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一部分内容学完之后,对其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可以帮助我们更系统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3)学会推广演变。一方面,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会遇到许多旧知识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对原有的知识进行推广。如当我们在正数和零的范围内无法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时,就必须把数的范围推广到有理数;另一方面,许多新问题,包括中考题、竞赛题,往往是由课本中的例题、习题推广而来的。

(4)防止因“旧”扰“新”。因“旧”扰“新”是学习中出现错误、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既有客观因素,如初学用字母表示数时,总觉得很抽象,难以接受,这是以往习惯于用具体数字表示数对学习新知识的干扰;也有主观因素。因此,我们在学习时,既要注意温故知新,又要注意防“旧”扰“新”,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总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影响初中数学成绩的原因也很多,只要我们肯于去发现,去探索研究,总会慢慢得有所改善的。

(作者单位:广西北海市北海实验学校 536000)

论文作者:蒋扬权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5月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3

标签:;  ;  ;  ;  ;  ;  ;  ;  

谈影响初中数学成绩的原因及策略论文_蒋扬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