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实践探索论文_郭志清 赵吉芳

高职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实践探索论文_郭志清 赵吉芳

烟台职业学院 山东 烟台 264670

摘 要:针对学生创新创业素质不到而又要求强烈的现状,近年来,我院探索实施了“三级进阶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收到了良好效果。学院多次被国家省市相关部门授予创新创业教育先进单位,大学生创业园被烟台市政府确定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屡次在各种大赛中获奖,学生综合素质得到社会高度认可。

关键词:高职生 创新创业 实践探索

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国家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灵魂与综合国力的具体表现,是实现人才资源顺利转化为科学技术生产力的观念性与体制性创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肩负着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时代重任。改革教育目标与管理模式、创设实践条件与支持系统、完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成为各学校目前亟待解决却又困难纠结的一个突出问题。

根据对我院2014、2015、2016三届学生进行的职业问卷结果显示,学生毕业后倾向于自主创业的愿望越来越强烈,针对“你毕业后希望就业还是自主创业”问题的调查,三个年级中学生选择创业的比例分别为19.4%、33.24%和40.37%,学生的创业需求和创业能力较弱形成了一定的反差。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努力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规律、掌握特点、把握关键,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他们的市场开拓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梦想。

一、高职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状况

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大学生包括高职生具备了一定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如思想比较开放,不墨守成规,独立意识、成功欲望较强,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勇于开拓创新等,近年来在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种创新创意、创业技能大赛中开始崭露头角。但总体来看,我国大学生群体特别是高职生创新创业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问题非常突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素质较低,能力较差。

(1)缺乏创新兴趣。多数大学生虽然不满足于现状,但往往只是牢骚满腹、唉声叹气,缺乏行动的信心,缺乏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的兴趣。没有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会影响一个人创新潜能的开发,也影响着创新探索的发挥。

(2)缺乏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创新或创造的思想基础,是培养人的创新能力的核心。现在多数大学生却缺乏深层次思考、另辟蹊径的自我总结和学习能力,不敢对前人提出质疑,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常常千篇一律,没有新意和突破。

(3)缺乏创新毅力。虽然多数大学生都能意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对困难准备不足,虎头蛇尾,见异思迁,放弃追求。

(4)缺乏观察能力。在观察的速度和广度、观察的整体性和概括性、观察的计划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大学生普遍存在不足。

2.创业素质不高、能力较弱。

(1)缺乏创业精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主要表现为:在做职业规划时,仍将常规就业作为第一选择,将创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缺乏选择职业的灵活性以及对职业道路的变通性,创业成为一种迫不得己的最后选择;在求职过程中,多数学生存在观望、等、靠思想,没有意识到创业是就业的重要方式、创业是个人素质的综合体现;求职观念落后,重仕轻商,一味地追求稳定、舒适、专业对口等。

(2)缺乏创业知识。创业知识包括创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及创业常识。有些大学生连基本的创业常识都不清楚,系统的创业知识更无从知晓。而且部分学生并没有要获取相关知识的意愿,对企业经营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社会常识、财会知识、公关交际等在内的综合知识或完全不懂或一知半解,并没有形成自身创业知识体系,没有为以后创业奠定良好的知识储备。

(3)缺乏创业能力。有些大学生创业能力很低,缺乏发现市场机会的能力、经营管理的能力、人际沟通的能力等;还有些大学生对其在创业过程中所积累的专业技术方面的经验和实践经验不予重视,缺乏反馈提高的能力,直接导致其创业的综合能力过低。

(4)缺乏创业心理品质。部分学生独立性差,依赖家庭和他人;成功欲望低,凑合混日子;创业目标不坚定,遇到挫折和困难就放弃……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索

针对学生创新创业素质不到而又要求强烈的现状,近年来,我院探索实施了“三级进阶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收到良好效果。学院多次被国家省市相关部门授予创新创业教育先进单位,大学生创业园被烟台市政府确定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屡次在各种大赛中获奖,毕业生创业人数与创业成功率在全省名列前茅,学生综合素质得到社会高度认可。

1.全员普及。开设将创新创业内容作为就业指导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院统一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在公共素质课与专业课中全面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对全体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和创业启蒙教育。依托课程,每年举办职业(创业)生涯规划大赛、创新创意大赛、创业计划书大赛、创业技能大赛四项活动,将活动成绩纳入考核范围、计入档案,大赛优胜者除了推荐参加国家、省市大赛外,优先筛选进入创业园,获得学院政策支持。在教学方法上,创新与创业教育课“以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多种方法交叉使用(见下表)。

2.骨干培训。在全员施教基础上,学院重点对大二、大三部分有创业意向和潜质的学生进行创业素质和技能培训。通过KAB/SYB创业培训项目,聘请创业导师,举办创业大讲堂、创业者访谈,组建创业社团模拟创业实践,丰富学生的创业体验,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3.精英实战。学院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了2500多平米的大学生创业园,每年通过各项大赛筛选优秀项目,经过系里推荐、专家考察、现场答辩等环节,确定入驻创业园项目,进行扶持和孵化。

参考文献

[1]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业教育模式及案例分析,www.doc88.com/p-99639068962,2011,11,24。

[2]陈亚琼 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湖南工程学院为例.《科教导刊》,2011年,第13期。

[3]浙江省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基于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以宁波大学为例,www.docin.com/p-415392679.html,2012,6,4。

作者简介

郭志清,烟台职业学院电教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现代化教育技术。

赵吉芳,烟台职业学院德育教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德育。

论文作者:郭志清 赵吉芳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7月总第2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0

标签:;  ;  ;  ;  ;  ;  ;  ;  

高职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实践探索论文_郭志清 赵吉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