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策略论文_俞丽芬

试论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策略论文_俞丽芬

杭州市临安区青山湖科技城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心 浙江杭州 311305

摘要:市场经济的蓬勃使得建筑工程行业兴旺,招投标阶段是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本文对现在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以便招投标阶段能够顺利开展,在中标单位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对工程的造价有一定的控制。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造价控制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其发展的兴衰直接影响着经济水平的高低。建筑就是一个将众多共同行业的群体聚集起来的工程,如医院,银行和金融大厦等建筑物,从建筑物的修建到完工需要企业投入高额的资金才能获取巨额的利润。在市场经济高速提升的条件下,如何才能节省资金的投入还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是现在企业面临的挑战。

1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的意义

整个建筑工程中,在项目的招投标阶段控制工程的造价是政府常用的方法,不仅可以间接考查出竞标企业的自身实力,还可以对建筑工程的成本和收入有所估算,有利于建设单位提高工程利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企业的深远发展。

整个工程项目所需材料量大,而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又容易波动,无论建筑材料价格是上涨还是下跌,都会对建筑单位有一定的影响。当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工程的总造价就会有大幅度增加,而施工单位为了保持预期收益,控制工程总造价在经费范围内,往往会购买低价材料,严重威胁工程的质量。如果建筑材料价格下跌,施工单位没有上报,获得的利润就会比预期要高,承担经济损失的就是国有资产。在建设项目工程中,招投标阶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避免政府后期因为没有预测而遭受经济损失,将工程的总造价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工程的质量,保证建政府和工程涉及各单位的利润。

2 招投标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

2.1供需因素

供需因素是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之一,当来竞标的施工单位数量少,建筑工程项目多时,就形成一种供不应求的建筑市场,这时施工单位中标的可能性较大,其承包工程的利润也较为丰厚,反之则工程利润较低,而且难以保证竣工之后的建筑工程质量。建筑材料的供需也会对工程造价产生重大影响,当市场上建筑材料的生产量充足时,价格也较低,工程总造价也低,如果建筑材料供不应求,生产厂家会顺势提高价格,不仅工程总造价提高,因为建筑材料不能顺利供应,还会影响工程的建设稳定性,对工程的质量也有不利影响。

2.2业主因素

业主是工程项目竣工之后的直接使用者,在项目未完工之前会不定期到施工现场监督,检查过程中主观因素影响大,对于工程的期望值一般会比规定验收的标准高,给施工单位带来一定压力。此外业主还会督促施工单位的建设速度,要求建设工期短于预期,施工单位为了完成业主要求,要求施工队伍赶工期,在规定时间内建设好并完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施工成本,从而影响工程总造价。此外,某些地区还有可能存在地方政府过分干预招投标过程,造成投标单位少,报价高的现象,影响工程项目招投标的顺利开展。

2.3人为因素

政府在项目招标时设置的利润较高,则参加竞标的单位就多。一些建设技术差的单位为了中标,故意降低工程报价,在实际的施工中想方设法节约投资,比如在建筑材料方面购买低价格低质量的材料,严重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有可能造成后期返修或重修,工程的总造价翻倍。还存在投标单位在设计工程方案时故意报低价的现象,以不平衡的报价来牟取最大利益。

3 我国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3.1评标方法不当

参标企业虽然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来进行招投标程序,但是实际施行过程中仍有不规范之处。例如贫困地区的项目招标采用无标底或有标底但评标不规范的做法,这种方式对于发达地区来说有失公平也会影响评标质量。政府工程会以工期紧张为理由,不设标底,实现费率报价来压低工程造价。如果招投标过程中存在多家企业串标,还故意提高招标的价格,或者企业与招标代理串标等不良行为,都会对国有资金造成经济损失。

3.2竞标过程不规范

由于招投标法在我国施行的时间不长,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难免存在不规范的做法,对我国的招投标市场产生不利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一些小型企业在招标时将工程造价压低,甚至低于工程项目的成本,在施工过程中就会用低价位的建筑材料,通过偷工减料的方式来获取预期收益率。招标过程中不良单位将价格压低,导致一些有实力且口碑好的竞标单位落选。

3.3标底价格不合理

政府为了节约资金,抱着一种少花钱多办事的心理,在工程的前期阶段没有对市场做好充分的调查,项目的总设计方案没有仔细审核,对工程的经济评价不合理,导致实际工程造价与招标公开的预算并不一致且差距较大,在招标时公布的工程造价不能真实的反映出工程的预算,造成工程资源的损耗,浪费国家资源,严重影响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在项目竞标的过程中,某些招标企业暗中操作或者招标代理要求低价的中标要求,严重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对建设单位和业主造成损失。

4 加强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

4.1合理编制工程量清单

目前我国已实施计量清单,即根据工程的设计图纸和整个项目的工程量,将工程的造价细分到每一环节,不设置标底总价,按照项目工程分项计算造价,在核对设计方案时对造价进行复核,根据各项工程的平均值最后核定工程总价。在工程量的计算过程中如果有漏项,清单不详,计算失误等都会引起工程后期的索赔纠纷,影响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给招投标项目带来重大麻烦。因此,对于产生费用的工程项目,必须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和行业工程造价管理办法来正确计算,还要注意综合考虑工程的工期安排和质量要求。在开展投标工作时,政府可以先不设置投标低价,对初步预算的工程造价进行统计之后,将市场平均标价和内部核定标价进行对比之后可以相应的调整差距,最后再公布工程造价,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投资误差,也减少了经济损失。此外,如果发现标书造假或者串标现象应立即向执法部门举报,坚决抵制不法招投标行为,可以提高投标企业的整体水平和实力,降低投标的风险。

4.2优化评标方法

目前我国采用较多的中标方法是低价中标,在各企业设计的工程方案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选择低价投标的单位承包工程。这种方式的重大缺陷就是企业为了中标,工程报价低,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施工单位从项目经费中牟取利益。较为科学的评标方式是综合评标,即将设计方案分解成多个评分因素,从企业的业绩,规模到报价等方面对竞标单位综合评分,通过各项单方因素的占比最后加权计算总分,分数最高的即为中标单位。用综合评比的方法选择最后中标企业更具科学合理性,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但是中标企业的工程报价有可能是竞标企业中最高的,工程造价具有不确定性。

通过以上对我国评标方法进行分析,阐述其优缺点,并结合我国招投标行业的国情,可以选择更合理科学的评标方法,优化我国的评标方式。具体的优化方法可以是:一是在工程项目竞争激烈时,可以先将报价最高和最低的竞标单位剔除;二是可以先考虑好工程的最低造价,对于报价远远高于最低报价的单位,可以在评分的时候根据金额相应扣分,对于报价低于最低造价的单位,在评标打分时可以适当加分,如果是低于成本价的竞标单位应直接剔除。这也是从考虑国有资金的角度出发,为国家资源考虑,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

4.3注重投标文件的审理(一般是五名及以上单数组成评标委员会,抽取专家的不是招标代理,可从改变传统评标方式着手,比如远程评标,目前杭州就在推行)

在评标阶段,选取评标委员的方式一般是从数据库中随机抽取五位以上单数的专家作为评标委员。因为评委专家的工作年限以及专业水平各不相同,加上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评标的公正性。对此,招标代理可以根据工程的特点及趋势选择专业水平较高的专业或者本专业有资历的学者作为评委,确保评标工作的科学合理性。此外,还可以创新传统的评标方式,比如运用远程评标,即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说明投标文件电子版的标准,投标人按照文件的要求提交合格的电子投标文件,在项目所在地以外的专家分册中随机抽取评标专家,通过远程评标系统对电子投标文件开展评审工作,招标人通过远程视频监控现场监督,最终系统汇总成评审结果。这种评审方式既方便异地工程项目评审结果也更公正和专业。

结束语

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以及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对该环节各方面把握好可以合理的规范我国的招投标市场,还能控制好项目工程的造价,提高中标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杨凤杰. 建筑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6(3):48-51.

[2]蔡宽平. 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6(12):99 -100.

[3]贾慧玲.试论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策略[J].江西建材,2016(13):251-252.

论文作者:俞丽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7

标签:;  ;  ;  ;  ;  ;  ;  ;  

试论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策略论文_俞丽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