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高素描教学中的几大语言要素论文_周义俊

浅谈职高素描教学中的几大语言要素论文_周义俊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中市职业中专学校 030600)

摘要:素描是职高美术教学的基本学科,是一切绘画之基础。通过素描教学,学生可以很好地锻炼造型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在素描学习中,我们应该很好地掌握相关的语言要素,使学生清晰、明确地掌握学习素描的目标、方法;更好地领悟教师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素描教学;点线面;结构;比例;空间;造型;语言要素

现在学院派素描教学,是以西方绘画体系中的素描为基础的,是一种最古老的艺术语言。素描通常指单色绘画,一般分为:结构素描、全因素素描、研究型素描、表现性素描等。

在职高的教学中,着重于全因素素描和研究性素描的学习。这两种类型的素描学习,注重形体、结构、空间、明暗等的研究性学习。并通过准确地造型、空间的感受以明暗关系等艺术手段,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立体的艺术效果。是一种只强调明度而不强调色彩的绘画形式。

素描是职高美术教学的重要学科,是一切绘画之基础。通过素描教学,学生可以锻炼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培养良好的绘画意识以及审美意思。为以后深入学习绘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结构造型的语言系统——点、线、面、结构、比例

结构造型是绘画艺术的最更本的本质。在结构造型的语言系统中,点是最基本的语言元素;点的单方向运动轨迹形成线;而线的单向移动形成面。绘画中物象形体的结构形态都是由这些基本的点、线、面单元语言元素构建而成的。我们现在来看下对物象形体的绘画认知过程。当我们看到一个物象形态时,通过观察分析,可以看出这个物象形体是由哪些基本的体面构成的,进一步每个面是由哪些线构成,再进一步每个线又由那些点连接而成的。即:观察分析的过程为:面——线——点。在表现这个物象形体的绘画过程时,一般是定点、连线、构建面来还原所要表现的物象形体。构型的过程也即:点——线——面。而这三种元素能够构成最基的几何形体。在所有的现实世界中,任何复杂的物象形体都可以看成基本的几何形体的组合。几何形体奠定了我们认识自然万物形态的基础,世界万物都可归纳为这些形态的结构组合。因此,学习研究绘画造型的根基从点、线、面开始,而基础绘画的起步又多是从几何形体入手。因此,我们可以说,作为艺术的造型行为,不论研究自然状态下的物质形态,还是再造型的人为状态,构成形体造型的基本要素都是来自点、线、面。

结构是物象形体的本质体现。前辈高人把结构概况为:几何结构和解剖结构。几何结构是物象形体的外在特征,呈现为物象形体的基本形体或几何状形体,对于画者感官更直观,便于对物象形体的理解和概况,并能抓住特征加以表现。解剖结构是物象形体的内在特征,不同的物象形体呈现不同的解剖结构,是画者认识理解物象形体内在本质构造的基础。几何结构和解剖结构两者很好的结合运用,才是物象形体绘画表现的最佳途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比例是绘画语言中物象形体表现的重要依据。在自然的三维空间中,任何物象形体都具有相应的比例关系,不同的比例关系呈现出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物象形体。画者只有用心把握各物象形体的比例,才能准确地画出具体的物象形体的形体特征。

二、空间表现的语言系统——强弱、虚实

空间表现是绘画艺术的本质之一,是素描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在二维画面里体现三维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与体积结合使画面更具立体感。空间,我们可以通俗的解释成上下前后左右的距离位置。空间可分为:以视点为主的——视觉空间;以光源为主的——光源空间;以视中心为主的——视觉中心空间。视觉空间是一种相对真实的空间感觉,主要体现为距离画者的前后距离,是常用的一种空间效果。主要体现为前强后弱、前实远虚。光源空间一般以距光源的距离的不同所体现出的空间距离,一般在以灯光为光源的作品中较为常见,比如石膏像的灯光作业。主要体现为距光源近强、远则弱;距光源近实、远则虚。视觉中心空间是一种以画面的视觉中心来推空间关系的一种空间处理现象,现在好多的色彩静物等。它体现为视觉中心的主体物强和实,而画面四周逐渐弱和虚。在绘画的过程中这些不同的空间分类可以单独运用,不同的画面效果可选择不同的空间表现。也可以综合运用,而且很多优秀的作品都出自于同时对几种空间效果的综合表现的应用。

三、明暗造型的语言系统——明暗规律、五调子、影调色度次序

明暗关系是全因素素描的主要因素。是素描绘画在表达物象形体结构特征和表现空间关系这两个绘画本质的主要手段。但它会受光源的影响,随光源的变化而变化,是可变因素。

自然的客观世界中在光的作用下,一切物象形体都会呈现出相应的明暗影调的变化。人们对物象形体的明暗变化的感知,是物象形体对于光的吸收与反射作用于人们眼睛而产生的一种视觉反应。而物象形体的明暗变化是具有规律性特征的。因此称为明暗变化规律。明暗变化规律是指导人们观察、认识物象形体的明暗变化,并运用明暗色调塑造形体的一条基本法则。明暗变化的规律概况为:两大部、三大面、五调子。就一般而言了解和掌握明暗变化规律,对于表现单一或者相对简单的物象形体来说都是容易上手的。但面对相对复杂或相对众多的一组物象形体时好多人就比较头大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影调色度次序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一个静物组合或石膏像写生或人像写生中。由于物象形体的固有色、受光强弱等因素的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影调色度。建立画面的影调色度次序,对所有的影调色度进行排序,是画者主动画好作品的必要措施。在画素描过程中,通过比较可按照形体的层级系统(形体的层级系统指:大形体为一级、小形体为二级、再小的形体为三级,依次类推)的一级系统排序,构建画面的大的影调色度次序。在继续深入时以一级层级系统为基础,对二级层级系统排序,再深入类推。利用明暗规律,通过影调色度的排序,结合对空间的主动表达,加上感情的投入,相信大家可以很好的画出一幅好的作品的。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调整和构架学生的绘画思路是最重要的。教会学生理清楚素描的语言要素,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本文从语言系统角度认识素描是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希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学生对美的认识和追求。不足之处,多多指正。

论文作者:周义俊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9

标签:;  ;  ;  ;  ;  ;  ;  ;  

浅谈职高素描教学中的几大语言要素论文_周义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