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五常法”开展科室护理管理工作的体会论文_米永琼1,苏莹2,贾曼3(通讯作者)

运用“五常法”开展科室护理管理工作的体会论文_米永琼1,苏莹2,贾曼3(通讯作者)

米永琼1 苏莹2 贾曼3(通讯作者)

(1文山市人民医院 云南 文山 663000)

(2云南省妇幼保健院 云南 昆明 650051)

(3文山州人民医院 云南 文山 663000)

【摘要】 学习“ 五常法”的内涵,并运用于基层护理管理,立足于寻找更佳的管理模式,达到降低成本,有效利用有限资源,为病人提供最佳服务,并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的目的。方法 找出本科室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存在的问题,应用“五常法”的理论 加强规范管理。结果 改善住院环境,提高了家属对服务及工作人员的满意度。值得广大基层医院借鉴及推广。

【关键词】 五常法;老年病科;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1-0290-02

“五常法”是一种引用于日本广泛运用于各大相关行业的一种管理方法[1]其逻辑是经常维持工作现场的组织、整顿、清洁和规范,杜绝减少浪费,提高工作效率。除了强调环境管理外,五常法所蕴含的义意是改变工作团体中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本质,进而提升服务水平。基于此,笔者在学习了“五常法”的基本内容之后把遵照其主要精髓,运用于本院老年病科的管理当中,取得了良好成效,在此简单报道如下,以供同级基层医院相关管理人员参考。

1.管理科室基本情况

笔者是县级医院老年病科护士长,于2014年6月起运用“五常法”对科室护理工作进行管理,本科室特点是:①病种繁多(涉及综合内科可能遇到的所有病种);②患者年龄跨度大;③病床周转率较高,月平均出院人数在150人以上,危重患者占一定比例;④在以上基础上,用药品种繁多,药量较大;⑤护理人员学历大多较低,素质参差不齐,护理工作量较大,科室护理人员紧缺。

2.管理运作情况

2.1 管理小组的组成及主要任务

管理小组包括护士长,高年资护士及相关护士组成。负责对“五常法”的培训,实施,督查及反馈工作。

2.2 管理小组对科室人员的培训

管理小组定期对科室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初期的培训及阶段性的培训及督查、反馈工作,以保“五常法”管理进度的顺利进行。

2.3 管理内容及步骤

2.3.1常组织:在科室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药品和相关用药及储存信息泛滥,“五常法”要求根据物品使用效率进行分层管理、重新摆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科室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首先①对过去1年没有使用的物品进行处理(抛弃、回仓等);②对过去6个月内没用过的物品,放到科室保管室单独保存;③对过去3个月内没用的物品,放在离护士站相对较近的储藏室,④对每月每天使用的物品保存在离护士长最近的小储存间或者治疗室;⑤随时可能使用的物品随身携带;其次,私人物品在公共场所应减少到最低数量,最好集中存放,实行一人一柜,放回各自柜内;再次,提倡环保回收,循环利用以减少浪费。

2.3.2常整顿:首先在本科室内对物品采用标签管理,把储存好的每件东西采用统一的名称,使每件东西有固定的存放地点,在物品上标明存放地点,在存放地点同时标明物品名称;其次在业务管理上对全科护士定时进行业务培训及业务考核,明确奖惩制度,做到有罚有奖,提高全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2.3.3常清洁:合理分配全科护理及护工人员工作,各司其责,做到仪器个人化。严格清洁负责的仪器、设备,做到班班清洁,严格消毒,杜绝出现卫生死角,以免出现交叉感染,对各抢救医疗器械的安全性能及时检查。交接班时,护士长带领护理人员做好病房巡视工作,对患者床头交接工作进行严格监查,对存在的缺陷及问题及时指出予以改正,护士长每周对护工的日常护理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每月开展护患沟通座谈会,认真倾听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罗列出具体存在问题,商讨决定整改对策以便下一步工作情况。

2.3.4常规范 首先对科室新进的护士语言、着装、行为及业务等进行相关培训和规范,其次视觉管理和透明管理是常规范的管理技巧。[2]视觉管理:规范各种使用物品的标签:科室常用口服药使用统一白色药瓶在瓶盖进行粘贴药品名称标示;治疗室标签统一为蓝色底白色字标签、污染区为白底红字标签 、病房床号为蓝色底黑色字标签、护士更衣室为粉红色底黑色字标签、并对标签大小,张贴方法及字体有明确的规定。每天清点急救物品、相关科室用品(及时将坏的仪器送维修并挂上“已坏待送修”的标记,仪器的开关位贴上标签,病房包括床头灯、水龙头,电视开关及挂墙消手液等做好温馨提示标识。

2.3.5常自律 把“五常法”最核心理念切实落实到日常工作细节中[3],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坚持每天下班前5分钟检查实施情况,各仪器用后擦拭干净归回原处,补充所用物品,做好交接班工作。

3.结果

通过近1年半的具体实施,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减少了临床差错事故,使病房工作环境更加有序,确保护理质量,同时也保障了工作人员安全,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加强了团队精神。既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热情、人文素质,又增加了团队凝聚力,使我科成为一个更完整有竞争力的团体。

4.讨论

(1)实施关键:护士长及护士组长负责制定实施方案,护士帮助制作统一的标签,质控小组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和指导;

(2)显著改善了老年病区工作环境:使各工作室及病房物品管理井然有序、方便使用,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

(3)加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医务人员及病人的满意度;

(4)在“五常法”实施过程中,加强了机器维护工作,常用物品放置有序,抢救及治疗流程得到完善,确保抢救物品完好率达99%。

(5)经过1年半的“5S”管理,科室管理工作得到极大改善,为病人提供了优质的护理服务和良好的就医环境,提升了医院影响力和知名度。

【参考文献】

[1]何广明.现代管理五常法[M]香港 :明珠出版社,2001:5-24

[2]苏志清.质量管理体系的“五常法”[J].政策与管理,2000,9:32-33.

[3]卢少萍,钟华荪,李华.环境品质的“五常法”管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3.10(2):75-76.

论文作者:米永琼1,苏莹2,贾曼3(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9

标签:;  ;  ;  ;  ;  ;  ;  ;  

运用“五常法”开展科室护理管理工作的体会论文_米永琼1,苏莹2,贾曼3(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