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探讨论文_万雪萍

(无锡市梁溪区黄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目的: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他们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并另外选取100例为签约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对他们进行管理。然后观察一年中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血脂和血压情况。结果:在接受签约管理的一年之后,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干预前相比较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患者的血脂和血糖指标相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血脂和空腹血糖指标均优于干预之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家庭签约服务模式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管理提供了方便,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关键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4-0341-02

近几年高血压患者数量在全球范围内激增,使得高血压逐渐成为世界级的严重疾病。高血压指一种持续血压过高的症状,在发病过程中,患者经常会出现心脏病、血管瘤和肾衰竭等疾病,还会引发中风,不但对患者自身造成严重危害,这一疾病还会引发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进而为患者和其家属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所以需要对患者实施长时间的观察治疗。临床报道显示,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能够有效的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干预。所以,本次研究中,以100例签约患者和100例未签约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血压、血糖和血样进行观察,具体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社区于2018年9月开始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本次研究中将2018年9月-2018年11月在社区服务中心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100例为签约的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55例,患者年龄在5-65岁之间;观察组患者中有40例为男性患者,有60例为女性患者。将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排除。两组患者都符合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的要求,即: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三日测量血压,收缩压≥140 mm Hg 和/或舒张压≥90 mm Hg 可诊断为高血压[1]。患者如果有高血压病史,现在正在服用降压药物,即使血压< 140/90 mm Hg,也要诊断为高血压。在一般资料中,两组患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研究内容

参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高血压随访,其中包括每年不少于4次的面对面健康随访、每年一次的血压、体重和体温等常规项的检查[2]。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首先需要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医生需要对签约的居民进行健康危险因素和健康状况评估,然后结合评估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健康管理计划然后实施,医生还要向患者提供家庭医生的联系方式,以便随时进行健康咨询,并提供相应的转诊和转介服务,然后对签约的居民的健康管理情况进行及时管理和评价,对于不同情况的居民采取不同的干预治疗方法。

1.2.2观察指标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性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空腹血糖、血脂和血压指标。在实施干预的一年之后再次采集以上指标信息进行比较。

1.3检测方法

血压:检测前,先要求患者休息10分钟,然后使用合格的水银泵柱血压计测量其血压。血糖和血脂:在清晨取患者的空腹静脉血,然后才有葡萄糖氧化酶方法测量其血糖值,然后才有酶法测量血脂。

1.4统计学方法

对所收集数据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并使用()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并配以t检验,然后使用x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项指标的比较

在干预一年之后,对照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优于干预之前,P<0.05;血糖和血脂指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

三、讨论

高血压是现在比较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同时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诱因,高血压具有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和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但会致残,还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同时这一疾病还对医疗和社会资源具有较大的消耗作用,给患者家庭和整个国家都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3]。我国当前高血压患者人数已经超过2.7亿,即评价每3名成年人中就有1例高血压患者,显然,高血压已经成为社会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所以,对于如此庞大的患病人群,必须对这些患者实施精细的干预治疗,对他们实施及时有效的健康管理。

本次研究中,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社区服务中心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100例为签约的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这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健康之路。结果发现,在接受干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和舒张压,以及血脂和血糖指标均优于干预之前;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和舒张压尽管较干预之前有所下降,但下降不明显,血脂和血糖指标与干预前无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管理具有较好的管理和干预效果,这一模式不但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还能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值得被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徐学凡,张引,贺 鹏,等.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管理效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05):76-78.

[2]张国峰,张秀娟.家庭医生综合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评价[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3,(04):457-459.

[3]《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 年修订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01):24-43.

论文作者:万雪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9

标签:;  ;  ;  ;  ;  ;  ;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探讨论文_万雪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