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学术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综述_政治论文

国内学术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综述_政治论文

国内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术界论文,政治文明论文,国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257-2826(2004)09-0071-06

国内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据龚育之回忆,早在中共 十二大政治报告起草时,在这个问题上就存在一定争议,胡乔木主张并坚持物质文明和 精神文明两分法,认为政治民主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可以不单列;但参与报告起草的 其他一些同志表示了异议。经过研究,最后尊重大家的意见,把报告中有关政治民主的 内容从精神文明那一部分中分出来,专设了“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一章,形 成了十二大报告的第四部分。第四部分的行文中虽然没有使用“政治文明”这样的概念 ,但和十二大报告关于建设高度物质文明和高度精神文明的表述相一致,这部分实际上 讲的就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问题。[1]党的十二大提出社会主义要建设高度 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命题后,理论界就开始不断有人提出,社会主义还应当建设政 治文明,应当是“三个文明”建设并提。1986—1987年间,《学术研究》等刊物相继发 表专题文章,对“社会政治文明”、“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行了探讨 。[2]此后,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并且不断得到深 化。[3]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起被正式列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学术界对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的研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关于政治文明的概念

如何给“政治文明”的概念下定义,我国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形成了诸多不同 的观点,至今尚未达成广泛的共识。

有学者认为,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便是政治文明,它一般表现为人们在一 定的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解放意愿的实现程度。[4](P504-505)有学者 认为,所谓政治文明,是指人类改造社会的政治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政治活动的规模和 发展程度的标志,是人类社会政治活动与政治关系的进步状态和发展程度,它是和政治 愚昧、政治野蛮相对立的范畴,其核心部分是自由、平等、民主、法治。[5]有学者把 政治文明简单概括为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从静态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 进程中取得的全部成果;从动态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化发展的具体过程。[6] 有学者认为,政治制度的进步状态即为政治文明,具体表现为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政治 制度的建立和发展。[7]它的发展程度主要通过不同时期社会统治者或国家管理者对于 国家的性质、职能、目的、组织形式及治国方略等问题的认识和实践来体现。政治文明 构成制度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8]但也有学者认为,政治制度文明只是政治文明的一 部分。政治文明指的是政治进步的状态和成果,它包括政治制度进步、政治活动的进步 、政治思想的进步和政治管理技术的进步等。从比较抽象的意义上讲,政治进步的目标 包括政治科学化、政治民主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公开化和政治现代化。[9](P10-12) 有学者提出,把制度文明等同于政治文明与把制度文明仅仅看成是政治文明一部分这两 种观点都有道理。区别只在于是从广义还是从狭义上去界定政治文明的概念。从广义上 讲,政治文明是包括政治制度文明、政治思想文明和政治活动文明在内的涵义更加广泛 的概念。而从狭义上讲,政治文明与制度文明这两个概念是相互重合的。[10](P38)还 有学者使用了“政治社会形态”的概念,认为政治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 中,依据一定的经济社会形态并为一定的经济社会形态服务所创造的政治社会形态。[1 1]有学者在综合吸收上述几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政治文明是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 ,改造社会、实现自身完善和提高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所有积极的政治成果和与社会生 产力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政治进步状态。[12]

有学者认为,政治文明是指每一社会形态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的政治发展的性质和水平 ,是政治理念指导下的政治制度的设置和管理(统治)方法的运用。[13]有学者从利益分 配的角度,把政治文明看成是获取、运用、影响公共权力以分配利益过程中的文明状态 。[14]有学者从政治文化的角度解读政治文明,认为政治文明是指在社会文化中体现出 来的、社会上多数人对待政治生活的合理性倾向。[15]

也有学者仅仅把政治文明同国家的活动联系在一起,认为政治文明是一定历史阶段国 家为协调和实现社会全局利益而进行的最高层次的管理活动所达到的水平,即国家的治 理形态及其达到的水平。[16]或者把政治文明与一个国家内部的阶级、阶层关系联系起 来,认为政治文明就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党、各利益集团的相互 关系及其处理这些关系的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进步水平和发展成果,它标示着一个社 会的民主与法制的进步发展状态。[17]更有学者认为,政治文明是指一个执政党及其领 导的国家机关在表达国家意志及权力运作过程中的一种成熟的和自觉的状态,是对“执 政为民”理念的实践程度,具体体现为国家权力主体和执政党在制定法律和政策过程中 所反映出来的民主性、正义性、惠民性和科学性,是与“政治腐败”、“政治黑暗”、 “政治独裁”等政治现象相对立的一个概念。[18]也有论者指出,政治文明的核心内涵 ,主要指一定社会政治制度(包括国体、政体、法律和行政体系等)的进步程度和成熟完 善水平。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进步程度和成熟完善水平愈高,这个国家的社会稳定、经 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就愈有保障。但每一种社会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都是在该社会占 主导地位的政治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制约和指导下进行的;其实现和维系,都必须 靠社会大多数成员认同、接受、服从和遵守该社会政治制度的行为实践。因此,政治文 明更完整的涵义,是指由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形态、在该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思 想意识形态和广大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实践所共同体现的一种社会文明。[19]

总体上看,如何定义“政治文明”这一概念,我国学术界尚在探索之中。学者们在使 用这一概念时,或者是在没有任何界定的情况下使用,或者是根据自己的需要临时给出 一个定义。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定义也往往有差异。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文 章中也常常给出不同的概念。但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在不同的层面上对政治文明内在本 质所进行的探讨是非常有益的,为我们科学地界定政治文明的涵义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 础。

二、关于政治文明的内容

政治文明包括哪些内容?对于这一问题,不同学者也有不同的表述。有学者认为,政治 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整个社会、国家的文明水平, 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政治文明包括国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民主制度等多 方面的内容。政治、法律、民主制度三者彼此联系,相互沟通,协调发展,构成政治文 明的统一体。其中国家政治制度是政治文明的核心。政治文明具体表现为:(1)在最大 程度上发挥人们的政治积极性,使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国家政治生活;(2)为实现共同的 政治目标,人们有充分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畅所欲言,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意 见和倡议都能发挥作用;(3)在维护公共社会秩序中,最大限度地保护人们的正当权利 ,使绝大多数人都能精神愉快,心情舒畅;(4)在政治生活中,人们尤其是政治领导者 表现出良好的政治品德,自觉维护人民的利益,严格遵守公共道德和规范,具有舍己为 人的奉献精神;等等。政治文明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它的程度会 不断提高。[4](P504-505)有学者认为,政治文明是由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 政治行为文明三部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中政治意识文明是政治文明之“魂”,是 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的精神指导;政治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之“绳”,是政治 意识的规则化和条文化,是政治行为的具体规范;政治行为文明是政治文明之“形”, 是政治意识和政治制度作用于环境的活动,也是政治意识和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20] 具体地说,这三方面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表现为:政治意识文明尤其是政治理论和政 治哲学是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石,是政治行为实践的指南,政治制度文明是政治意识文明 的结果,是政治主体在政治行为模式上的程序化、组织化安排;政治行为文明是政治意 识文明和政治制度文明的集中体现,通过政治行为主体的政治实践活动,政治主体与政 治客体之间不断发生着认识和被认识、改造和被改造的双向运动。正是通过这三个方面 的交互作用,人类政治文明呈现出不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上升过程。应该 说,每一时代的政治形态中都凝聚着人类在上述三个领域中所取得的积极政治成果,并 为人类进一步从事更高级的政治实践活动提供了宝贵的政治资源。[21]也有学者把政治 文明分为政治思想、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三个层次。政治思想即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制 度包含国家政治上层建筑机构,国家制定的制度、法律、政策及其运行方式,政治行为 指公民个人或政治集团势力如政党等政治团体的政治活动。[22]

有学者把政治文明从内在结构上分为政治主体文明、政治关系文明、政治意识文明、 政治行为文明、政治制度文明等既有内在逻辑关系而又处于不同层次的多个组成部分。 [12]也有学者也从多维视角出发,认为政治文明包括政治理念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政 治手段文明、政治体制文明等。[14]

但也有学者认为,从总体上讲,人类的政治文明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制度形式 的政治文明,二是精神形式的政治文明。人们又称后者为政治意识文明,或“文化形态 的政治”文明。这种精神领域的政治文明主要有政治思想、公民政治素质、政治价值观 念、民主意识、法纪观念、政治心理、政治伦理、政治舆论、政治认同感以及团结自立 的民族精神和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感等等。它们构成了社会精神领域的政治文明的基本内 容。[23]还有学者认为,政治文明既包括政治制度的进步,也包括其他非制度性的政治 现象(如政治组织、政治活动、政治关系、政治心理、政治思想和道德,以及管理技术 等)的进步。大体上说,政治文明的结构是:(1)适应经济发展的政治制度(主要指国家 政权);(2)推动社会前进的政治组织和政治活动(包括政治斗争);(3)良好的政治关系 和政治局面;(4)进步的政治意识(包括政治心理、政治观念、政治道德、政治学说);( 5)先进的政治管理技术(手段、装备等)。[9](P10-12)

也有学者把国家政权的性质、形式(即国体与政体),政党制度,国家管理体制,军事 体制,干部人事制度,法律制度等等视为政治文明的内容。[11]还有学者认为,政治文 明主要包括政治权威产生和运行的合理性,政治权威的政治行为的合理性,人们的政治 生活存在的合理性,政治权威与人民之间关系的合理性,人民的政治权利的保障程度, 人们的政治参与程度,人们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程度,人民思想的自由度等方面的内 容。[15]

有学者从纵横两个方面综合表述了政治文明的复杂内容。在横向上,政治文明有六个 组成部分:(1)反映人民与国家机构之间关系进步状态、发展成果的国体方面的文明;( 2)反映国家机构内部各种关系进步状态、发展成果的政体方面的文明;(3)反映政党关 系、政党与国家机构之间关系进步状态、发展成果的政党制度文明;(4)反映社会法律 关系进步状态、发展成果的法制文明;(5)反映市场主体与政府之间关系进步状态、发 展成果的法律制度方面的文明;(6)反映其他社会关系进步状态、发展成果的制度文明 。在纵向上,政治文明主要分为三个基本层次:(1)核心层次,即国家管理和社会调整 的基本制度;(2)中间层次,是狭义的体制即基本制度的具体化;(3)边缘层次,即社会 经济、政治、文化生产生活各领域有关调整公民关系的具体规章制度。[17]

三、关于政治文明的特征

有学者指出,鲜明的阶级性是政治文明的主要特征。[4](P504-505)阶级性是政治文明 的本质属性。人类社会的政治文明从产生以来经历了奴隶制政治文明、封建制政治文明 、资本主义政治文明以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分不同类型的政治文明的根本依据,就 是政治文明的质,即它的阶级属性。[24]

也有学者对政治文明的若干基本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1)阶级性。政治文明作为阶 级社会特有的现象,阶级性是它的本质属性。政治是阶级的政治。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 的阶级,必然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任何形态的政治都是统治阶级所主导的政治,其政 治文明体现和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统治阶级无论采取什么样的统治形式,建立什么样 的政治运作机制,倡导什么样的主导价值观念,构建何种政治制度,其宗旨都是使自己 的统治合法化、固定化。超阶级的政治文明是根本不存在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几种 政治文明类型,都严重地带有那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色彩。(2)复杂性。政治文 明并非单一结构,而是有极为丰富的内容,具有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不仅表现在自进入 文明社会以来有多种政治文明形态,而且表现在政治文明的内在结构呈现出多元性。处 于不同层次的政治文明,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发挥不同的作用。(3)动态性。政治文 明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它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更替不断地改变其内容和形 式。这种动态性从变化的程度来看有质变和量变两种形式。质变就是政治文明的阶级内 容和性质发生变化。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社会形态的更替相联系,相应地出现 了几种形态的政治文明,它们具有不同的阶级内容和不同的表现形式。政治文明的变革 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和最后消亡的过程,是同人类社会的社会形态的变革相 一致的。政治文明的动态性还表现在阶级内容不发生根本性质变化的前提下,其具体表 现形式和机制的调整、健全和完善,诸如政治主体理性化程度的提高,政治组织合法性 基础的巩固和扩大,政治规范的进一步完备、严密、具体,便于操作,权威性不断强化 ;协调政治关系的途径和方法更加科学有效,各种政治关系进一步合理,趋于和谐;社 会政治心理不断趋于健康,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意识不断创新,社会的政治价值取向、规 范体系更加科学,公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日益增强;政治行为逐步规范化、程序化 和制度化,不断提高效益和质量;政治制度更加完善、健全,经过适时调整,与其他社 会制度体系的功能不断相适应,更好地实现所代表的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使政治文明 的量变不断适应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适应由相关因素变化所产生的客观要求。(4)民 族性。具体的政治文明形式受特定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传统、民族特征的影响,深深地带 有民族的鲜明特色。同一阶级内容的政治文明,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形式和运行机制,各个国家因历史传统、民族特性、经济文化水平不同,其政治文明也 会显示出不同的具体形式。[12]

还有学者从政治文明的内涵入手,认为政治文明具有政治民主化、政治法治化和政治 现代化的特征,其中政治民主化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础和最本质的特征,政治法治化是 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政治现代化是政治文明的具体和现实特征。[25]

四、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继承性是人类文明的一大特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也继承了过去已有政治文明的成果 ,具有人类文明的一般共性。同时,作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崭新阶段,社会主义政治 文明又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定性。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一些学者比较强 调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般属性,从各自的角度探讨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的含义、内容及特征等。

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自身也是一 个系统,主要包括政治思想、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机构、政治运作等方面的内容 ,大体表现为“虚”和“实”的两个方面:一是政治思想理论;一是作为政治思想理论 表现的制度和机构等等。这两个方面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26]也有学 者认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包括:(1)社会主义政治意识,也就是政治知识 、政治观点、政治理想、政治道德、政治态度、政治感情、政治传统等。(2)社会主义 政党、社会集团以及公民个人的实际政治活动的文明程度。(3)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发 展与进步。(4)社会主义的政治关系、政治组织、政治管理机制、政治传播手段(媒介) 等方面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并吸收当代科学文化的成果。[2 7]

另外一些学者在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一般政治文明的共性的同时,比较强调社 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特殊性,强调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以往政治文明的扬弃,认为社会主 义政治文明传承了以往政治文明的精髓,吸取了其中的积极成果,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和过去的政治文明有着明显的区别,它建立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适应着经 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22]基于这种认识,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 有如下一些特征:(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对历史上其他类型政治文明的根本性扬弃。 一方面,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继承了人类历史创造的一切先进政治文明的积极成果,另一 方面,它也从根本上否定了一切剥削阶级社会中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本质特征。人类政 治文明的发展与其他文明的发展一样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并不是脱离人 类政治文明发展道路的产物,恰恰相反,它是在继承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成果的基础上 形成的新型政治文明。(2)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了国体和政体的有机统一。不仅在实 质上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而且在形式上也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3)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形成了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的新型政 治文明的主体结构。(4)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灵魂。[28]

还有一些学者更侧重于从中国当前阶段的政治文明建设出发思考问题,认为我们讲的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 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它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 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实现社会的安定、政府的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22]还有学者把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容概括为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健全民主制 度,丰富民主形式;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深 化管理体制的改革。[29]

五、关于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绝大多数学者都承认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有学者 把三者之间的关系表述为:物质文明是基础,精神文明是灵魂,政治文明是保证。物质 文明决定并制约着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同时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产 生巨大的反作用,它们既可以推动物质文明的发展,也可以阻碍甚至破坏物质文明的发 展。[30]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 物质条件及实践经验;精神文明既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又 为他们的正确推进提供思想保证;政治文明既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稳定的政治保 障,又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积极性,从而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 设的发展。[26]也有学者认为,三种文明之间的关系是: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明相互结合的产物,是特定精神文明的凝聚积淀,又是以特定的物质文明为载体的制度 文明。[14]

就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而言,物质文明建设与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这表现在:(1)物质文明建设需要政治文明为其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2)物质文明需 要政治文明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3)物质文明建设与政治文明建设的许多内容是 交叉重合的。就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而言,精神文明建设更是离不开政治文明建 设的协调发展。这表现在:(1)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政治文明为其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2)精神文明建设也需要政治文明为其提供基本的政治方向和必要的政治保障。(3)精神 文明建设的一些内容本身就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容。[31]也有学者认为,政治文明与精 神文明的关系是:(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 体现,这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思想的物化形式,第二,社 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巩固与发展,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深入发展为重要条件,第三,社 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改革与完善,靠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的指导。(2)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这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性质决 定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性质,第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了强 有力的保证,第三,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会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一步 发展。[27]

总之,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与政治文明建设是须臾不可分离的。要想真正开 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必须在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政治 文明建设,并使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有序地向前发展。

标签:;  ;  ;  ;  ;  ;  ;  ;  ;  ;  

国内学术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综述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