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前新、马华商及其经贸网络的形成、发展与变化

二战前新、马华商及其经贸网络的形成、发展与变化

邓建光[1]2001年在《二战前新、马华商及其经贸网络的形成、发展与变化》文中认为本文以近现代华侨一个较大的海外聚居地——英属马来亚作为考察区域,以当地华商经贸网络为研究对象,尽可能运用所学习掌握的历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基本研究理论与方法,初步考察了二战前在以新加坡为商贸中心的英属马来亚,华商经贸网络的形成、发展与变化情况。本文着重探讨了当时新马华商的经贸活动,以及当时新马华商经贸网络的内部联系等有关方面情况,并通过各个时期的典型个案来具体分析当时的新马华商经贸网络。 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言。简要阐述本课题研究概况,本文的选题动机、主要框架与内容,以及本课题研究所涉及的若干概念的界定。 第二部分:背景。首先简要介绍二战前英属马来亚的政治经济概况,接着略述二战前新马华侨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第叁部分:19世纪末之前新马华商经贸网络的形成。通过对19世纪末以前新马华商的经贸活动、新马华侨社会联系的探讨,指出至19世纪末之前新马华商经贸网络已初步形成。并以叶亚来的发迹来具体剖析当时新马华商经贸网络的形成。 第四部分:20世纪初新马华商经贸网络的发展。由于种种有利因素在起作用,到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前,新马华商的经贸活动以及社会联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在此基础上,新马华商经贸网络也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并以陈嘉庚在经济上取得的成就来具体剖析当时新马华商经贸网络的发展。 第五部分: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后新马华商经贸网络的变化。经济危机的爆发使新马华商经贸网络遭受沉重打击,为了摆脱危机,新马华商采取了种种应变之策,新马华商经贸网络随之呈现出一系列可喜的变化。并以李光前企业王国的建立具体阐述经济危机爆发后新马华商经贸网络的变化。 第六部分:二战前新马华商经贸网络与当地其它有关方面的经济关系。主要论述新马华商经贸网络与当地马来人、以英国商人为主的欧美商人、日本商人、印度商人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经济关系。 第七部分:结束语。通过对本文内容的简要回顾,指出二战前新马华商经贸网络的形成、发展和变化是在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代表华商众多经营机构的“点”与华侨建立的以叁缘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线”相结合的产物。 由于笔者才疏学浅,加时间较为匆忙,本文不足之处可能很多,望专家学者、导师同学不吝赐教,本人不胜感激。

吴莹[2]2013年在《异域与本土:近代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百年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英属马来亚殖民地时代终结之前,大批华人侨居马来亚。早期英国殖民政府对华人的母语教育置之不理,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十九世纪中叶,马来亚华人自发组织兴办华侨教育,开办家塾、私塾,创设义学、书院等,其办学形式和教育内容基本是对中国本土旧式教育的移植与仿创。伴随国内民族主义的兴起和新式教育的变革,异域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在其带动下也逐步转型与发展。华侨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和学生数量剧增;从学前教育到中等教育,教育级别梯度延伸;新式教育逐步改良完善,女子教育全面展开;师范教育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受到重视,教育类型日趋多元化。在马来亚华校突飞猛进之时,英殖民当局对马来亚华侨教育从放任自流转为加强管制,蓄意限制并控制迅猛发展的华校。英属马来亚爱国侨胞团结起来,度掀起声势浩大的反抗运动。为争夺华侨势力,清政府对英属马来亚的华侨教育相当关注,遣派视学,褒奖兴学。民国政府基本沿承清末华侨教育的管理方式,同时又新增海外侨教专门管理机构、侨校调研、立案和立法等新元素,华侨教育管理逐步走向正轨。此外,近代驻外领事、华侨领袖绅商、帮派社群民众、华社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等也是马来亚华侨教育不断发展的推动力量。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是中国本土教育体制在异域的延伸,随国内教育变革而变更,以中国的教育制度为依归。其学制取自国内,教师大多来自内地,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管理方式上都仿照中国本土的模式。课程设置以祖国历史文化为主体,兼顾侨居地经济发展要求的实际情形,重视英语和自然科学、实用技术课程。教科书与国内基本保持一致,内容上呈现出宣扬中华民族爱国意识与注重对祖国文化认同两大特色。马来亚华校的运作凸显社群化特征,其载体主要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宗亲组织和以地缘为基础的帮派组织,创立并兴办以华校为主的华文教育。社群化运作的基本模式实质为华人社团组织、华校和华商叁者间的互动,其对华校的发展张力与合力并存。如同追随国内教育,受国内教育思潮牵引,使马来亚华校具有中华内核一般,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对闽省侨乡教育的反哺与辐射也清晰可见。近代闽省侨办教育体系的建构与海外华侨的慷慨捐助密不可分。华侨学校的经费主要得益于华侨或侨属的捐助,依赖于个人或团体的捐款、学杂费与学校经营收入、校友捐赠,少量来自国内与侨居地政府的补助。就其来源内容及其筹措形式而言,经费来源的主体和地域广泛,华侨捐资的具体形式多样,社会筹措形式多元化。与经费来源密切相关,华侨学校的管理体制主要依据创办者或资助者与学校的关系,管理模式主要有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单一的校长负责制两种。宏观而言,英属马来亚华侨在本土侨乡营造了良好的捐资兴学氛围,促进了新式思想的传播,改善了闽省的教育面貌;微观来看,异域华侨教育的实践与经验为闽省侨办学校注入外向型与现代性因子,使其具有侨之特色。英属马来亚华侨身处异邦,备受欺凌,眼界又相对开阔,对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化,教育功能在此背景下被赋予新的内涵。他们积极捐资兴学实质是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爱国意识的体现,也是其主动自觉地维护和传承中华历史传统的文化自觉的具体表达。陈嘉庚、林文庆等华侨在异域与本土倾资兴学、办学数十年,逐步形成富有远见的教育观和颇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对此深层探究,故乡情怀的归属感、兴国救国的责任感、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及宗亲意识和乡土情结是促使他们在海内外兴办华侨教育的内在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 二战前新、马华商及其经贸网络的形成、发展与变化[D]. 邓建光. 厦门大学. 2001

[2]. 异域与本土:近代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百年发展研究[D]. 吴莹. 华东师范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二战前新、马华商及其经贸网络的形成、发展与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