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预决算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余晓云论文_余晓云

建筑工程预决算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余晓云论文_余晓云

摘要:作为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工程造价的预决算是建筑经济管理与控制的有效方式,在整个工程造价管理之中意义重大。然而,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其在预算过程中仍表露出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到工程造价管理。基于此,文章在结合笔者日常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工程造价预决算的几点常见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探讨了有效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对同行业者起到一定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决算;问题;对策

引言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企业成本的管控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其切实关乎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对于建筑企业的各工程项目来讲,成本管控工作也尤为重要,施工项目的成本管控工作主要集中在施工开始时的预算和结束时的资金结算上。所以,管控好施工项目的预决算工作就可以有效调控成本,实现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提升。

1、预决算的内容

1.1、合同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其合同是最根本的内容,所以在对造价进行的时候就要根据合同中所规定的相应条款进行。在进行的时候第一步其工程单位应该要先对其建设的基本内容进行,所以这就需要相关的人员到工程施工的现场进行复核;第二步就是要对工程之中的定额、相关费用收取的标准以及相应材料的价格根据合同的规定进行结算,在进行预结算的时候要是发现合同存在一定的纰漏,一定要明确其预决算的基本要求。

1.2、预估造价

出资方在正式施工之前,会对这一过程中所要用到的具体成本进行预算,这就要求人员要细致留意一些情况,如修筑用料和实际情况是否相符,避免出现预算与实际用量有出入的问题。在将各项目的材料用量确定下之后,则由人员着手计算,计算依据为当前的市场价格,在将缺失与错误的项目标出后,则须着手重新拟定。这一阶段的管理很大程度影响到未来的投资决策,关系着工程正式启动后的资金流动情况[1]。

2、工程造价预决算中的问题

2.1、招投标阶段预算问题

考虑到招投标的最终竣工结算是根据工程量的大小来决定,招投标人员在招投标阶段通过更改相关的项目材料来降低预算额。例如:对于部分材料在后期的工程中可能会大量使用,有些材料使用量可能会较少,招投标人员在编制阶段可以后期调增的材料报价增高,调减的材料报价则将其降低。招标人员这种做的好处在于,整体项目的预算额度较低容易中标,而且在中标之后,竣工结算时,报价较高的部分项目工程量会更加,可以多算一笔钱。在过程中发现,有的施工单位投标预算书中明显实际价格更高的材料报价低于实际价格低的材料,只是因为实际价格更高得材料是后期项目主要调增所需得材料。

2.2、定额换算出现不合理的情况

因为工程中定额换算出现不合理的情况,新技术的使用以及相关工程项目的内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加,另外由于施工建设的资料出现缺失而对情况,所以导致预决算本身存在大量不合理的情况[2]。

2.3、其他问题

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其他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现场签证不完善。在实际工程施工中,部分单位存在施工签证不完善的情况,既加大了竣工决算的难度,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评审工作。(2)随意变更设计方案。随意变更设计方案的情况,会造成工程施工量的减少或是增加,进而影响到竣工决算审计工作。(3)合同不规范。现实中,时常可见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由于签订的施工合同缺乏严密性、规范性,而给竣工决算工作形成负面影响。

3、工程预决算控制管理改进策略

3.1、优化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的预决算工作涉及到整个施工企业的多个部门,需要相互之间的通力合作才能够使整个工作高效完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应该将预决算的管理体系进行优化,使其更为合理、高效,实现与各部门间良好的高效互动。例如:某施工企业健全了内部的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都能够有序进行,避免因管理体系不健全而引发一系列问题的情况。预决算的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实际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对此不断地完善,为预决算管理体系的优化不断提供改进依据。工程造价部门还依照本行业的相关要求,制定了适合行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使整个预决算工作能够更好地进行[3]。

3.2、合理控制和优化招投标环节

在实际建立管理体系以及具体运行的时候都是要针对招投标的具体项目以及相应的控制环节做出集中的处理以及综合性的分析。在招投标的项目之中要想将建设建设单位以及施工企业所有的施工合同做出集中化的处理,就需要对其中预决算的相应参数做出统筹性的分析,另外还需要对其分析机制做出统一性的分析,这样能够有效保证合同中各项条款的有效性以及基本的合理性,另外还能够给相关的包干项目的优化工作提供相应的途径。在对其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在进行具体时候的具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使用熵灰理论进行,并且能够将其相应的要求做出集中化的处理以及综合控制,这样能够有效保证管理效果以及机制达到最优的程度,使处理的影响因素以及效果都能够符合实际的情况。

3.3、提高设计方案的准确性

现如今,建筑施工过程中,因为设计方案准确性差、脱离实际情况,而造成被迫停工、现场签证及加大成本的事例屡见不鲜。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设计方案的优化,提高设计方案的准确性。为了保障设计方案能在施工地点完整、准确地实行,人员在着手方案设计前,应去到施工现场做实地考察。若条件允许,人员还应设计一套备选方案,如此一来,则可在首选设计方案受诸多因素限制难以有效实施的时候,用备选方案进行第一时间的补救,如此既保证了工期不被延误,又避免了成本的增加,避免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3.4、增强人员综合水平

增强人员的综合水平也是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工作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人员相关法律知识的培养,对于一些重要的规定也应该铭记。对于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应该要求其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以及介绍方法,同时还应该不断的去完善自身[4]。与此同时,单位可以邀请业内知名的专家开展讲座活动,传授相关的经验和技巧,并讲解应该注意的问题,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灵活应变的能力。

3.5、做好预决算的定期审核

在进行预决算工作时,难免会以内人员疏忽而导致数据录入出现错误,对整个核算工作的结构造成影响,因此定期对这一工作进行审核,才能够保障整个工程项目顺利进行。在进行核算时,应该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详细了解,并查找相关的工程施工资料,使整个工程能够更好地完成[5]。审核工作主要包括重点审核、对比审核和全面审核。第一种方法主要是针对施工过程中的重点专项进行核查。第二种方法则是依据之前的施工经验,将预决算工作中较易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审核,其既可以综合性地对工作成效进行核查,又可以着重对问题进行审核,便于及时进行解决。第三种方法是根据施工建设的图纸,将整个工程项目中所有涉及到预决算工作的项目进行审核,工作量相对较大,但是核查的结果也更为清晰,可以发现工作中的全部问题,便于提升预决算工作的准确性。

结束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巨大进步,在建筑过程中,建筑工程造价预决算中存在施工材料价格不稳定和相关的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相关的工作人员也在努力的去对其进行优化和完善,通过单位之间的相互配合,同时结合工程造价的标准,促进我国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博,姚通.简析工程造价预决算中的方法及建议[J].中国住宅设施,2019(07):36-37.

[2]刘晓宇.通过强化预决算公开提高财政透明度的探讨[J].财政监督,2019(14):47-51.

[3]袁皓.新时期如何做好建筑单位财政预决算管理[J].财会学习,2019(19):70-71.

[4]张新竹,姚远.试析建筑工程预决算的控制和管理方法[J].建筑与预算,2019(06):24-26.

[5]侯玉燕,肖广华.新形势下高校预决算管理风险防控[J].会计师,2019(11):72-73.

论文作者:余晓云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3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预决算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余晓云论文_余晓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