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英语人才需求调查及教学改革对策-以京津冀区域为例论文

高职旅游英语人才需求调查及教学改革对策-以京津冀区域为例论文

高职旅游英语人才需求调查及教学改革对策
——以京津冀区域为例

谢金艳 老 青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 100102)

摘 要: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系列规划和政策不断推进,京津冀旅游业将持续快速发展,新形势对旅游人才培养提出新需求,为旅游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新机遇。本研究以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并分析京津冀区域内涉外旅游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和问题,提出提升高职旅游英语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对策,以期为相关同类院校推进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旅游英语;人才需求;教学改革;京津冀区域

一、研究背景

2019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2018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55.39 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8%;入境旅游人数14120 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2%;出境旅游人数14972 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4.7%。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2018年,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平稳增长,入境旅游市场稳步进入缓慢回升通道,出境旅游市场快速发展。旅游业对GDP 的贡献率不断攀升,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性产业。

京津冀区域是国内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最大经济文化圈,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京津冀文化旅游地缘相接,资源丰富,截至2018年底,区域内共有10项世界文化遗产、8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27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余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当前我国三大国家战略之一,随着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区域内产业、交通、生态等协同发展思路更加明晰,也为京津冀文化旅游协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战略引领和政策支撑,促进了京津冀区域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作为传统旅游弱省的河北省,仅2017年全省就接待海内外游客高达5.72 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140.9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61%和31.93%。

可以预见,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系列规划和政策不断推进,京津冀旅游业将持续快速发展势头,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产业转型升级逐步深化,这些新形势必将对旅游人才培养提出新需求,为旅游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新机遇。然而,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2017年全国旅游教育培训统计》以及教育部有关数据统计显示,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在规模上凸显滞后,在质量上凸显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聚焦京津冀区域,以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调研区域内涉外旅游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和问题,根据统计结果分析,提出了提升高职旅游英语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对策,以期为相关同类院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着力培养出适应新时代旅游市场需求的旅游英语人才。

二、调研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京津冀区域内涉外旅游企业的管理人员或普通员工,范围包括旅行社、酒店餐饮、景点景区、出入境机构、旅游商务企业等。在近40 家企业发放问卷124 份,有效填写124份。

表3中的数据表明,部分加氢反应器出口过程气中有机硫摩尔分数高达100×10-6以上,而在随后的吸收单元中,低压下醇胺溶液对有机硫的脱除效果较差,绝大部分有机硫未能除去,直接灼烧排放。

三、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的研究工具是调查问卷。因调研企业分布于京津冀区域各地,不便组织问卷的集体统一发放,同时考虑到信息时代人们对移动终端软件应用的认可度高,掌握水平好,因此,运用手机APP“问卷星”制作数字化调查表,即“高职旅游类外语人才需求调查表”,借助微信转发到各受访企业负责人,请其协助扩散发布至相关人员,受访者在线填写问卷后上传,结果可实时反馈到APP终端进行统计处理,操作便捷,数据可靠。

调查问卷分为三部分,共20 题。第一部分(1-5 题)关于受访企业和受访者的个人信息,包括企业性质、企业规模、企业类别、有无涉外业务、受访者职务等5项,笔者设想这几个因素可能会影响受访者对人才需求的看法。第二部分是人才需求信息(6-16 题),包括学历水平、外语水平、初始岗位、发展岗位、职业素质、专业知识、核心能力、工作职责等。这部分的问卷题目设计为单选题和多选题相结合,旨在了解不同受访者的多方位需求及偏好度。第三部分(第17-20题)为问题及建议,要求受访者选择目前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毕业生在能力素质、英语应用等方面的欠缺,第20 题为开放式问答,要求受访者对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个性化建议。

由表4可知,摊铺过程中未产生严重离析。经过拌和摊铺后,5个路段混合料的级配发生变化,但仍符合规范级配范围,这表明所摊铺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粗细均匀,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

四、调研内容和分析

本次调研采用数字化问卷在线发放的方式,共回收问卷124份,经筛查均为有效填答问卷,回收率为100%。数据处理采用描述统计手段,调研内容和分析如下。

1.受访企业和人员构成分析

从企业性质来看,受访企业中民营企业占31.45%,国营股份制企业占29.03%,外资及中外合资企业占15.32%,其他为24.19%。从企业规模来看,员工人数为300人以上者占40.32%,100人以下者占37.1%。在企业类别上,旅行社企业占37.9%,酒店餐饮占32.26%,出入境机构等占22.58%,旅游商务占6.45%。受访企业中79.03%有涉外业务。从受访者信息来看,高层、中级和初级管理人员占比分别为9.68%、21.77%和21.77%,基层员工占46.77%。

从上述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调研的企业覆盖面广、分层合理,涉及旅游行业的各个分支。企业性质以国营和民营为主,兼顾中外合资、外资等其他企业;规模上涵盖了大中小微各种体量;类别上以涉外旅游的龙头企业旅行社和餐饮酒店为主,同时纳入近年来上升趋势明显的出入境服务相关行业。受访企业绝大部分开展涉外业务或服务。从受访者职务来看,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比例相近,高中初级管理人员比例约为1:2:2,符合正态分布。

2.高职旅游类外语人才需求分析

此题项意在了解用人单位对目前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能力欠缺的看法,为多项选择题,选项包括“英语交流能力”“岗位业务操作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知识应用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岗位适应能力”“获取知识能力”等7项。结果显示,用人单位认为高职旅游英语专业毕业生最为不足的是英语交流能力(68.55%)和沟通协调能力(57.26%)。

问卷结果显示,受访企业中有72.42%表示“很需要”旅游英语专业人才;20.1%认为“需求量不大”;仅7.48%选择了“无需求”。可见,目前业内对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依然旺盛。经后续实地走访发现,选择不需要的企业多为河北省境内企业,因省内入境游发展滞后,外国游客量较少,因而英语类人才无法施展拳脚。在访谈中,企业负责人也提到,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逐步推进,各项优惠政策落地,河北入境游有望迎来战略机遇期,京津冀区域英语类旅游人才需求将稳步上扬。

(2)英语应用能力不足

设置这两项问题的目的在于精准定位企业对人才的岗位需求和发展方向,因岗位不唯一,两项问题均设为多项选择。经前期走访调研,设置目前适合高职旅游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初始岗位为“涉外酒店前厅、餐饮、客房、康乐服务人员”“酒店营销人员”“话务服务人员”“销售人员”“门市接待人员”“票务人员”“签证人员”“英语导游”“景区讲解员”“景区产品销售、验票服务”“景区餐饮服务”等11项。结果显示,初始岗位中占比例前三位的分别是:涉外酒店前厅、餐饮、客房、康乐服务人员(67.74%),门市接待人员(39.52%)和酒店销售人员(37.9%),以接待和销售类的基础服务型岗位为主。

53.23%的受访者认为本科或以上学历最能够满足本单位的业务需求,选择专科(高职)层次约占1/3(33.06%),而选择更低层次占比极低(6.45%)。全民学历提升是大势所趋,很多企业也难脱“学历至上”的窠臼,因此,高职层次的旅游英语专业如何扬长避短,发挥技能素质优势,在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是亟待认真研究的问题。在外语水平要求上,71.77%的受访者选择本单位聘用英语类专业人员外语考核方式为英语面试,而非我们预想中的“一摞证书打天下”,可见,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更倾向于眼见为实,更信赖与求职者面对面交流中得出的评价。

(3)初始岗位和发展岗位

(2)学历要求及外语水平要求

多年来,困扰选煤机械尤其是非标结构件设计者的一个重大问题是磨损。如何根据煤炭物理及力学性能、煤炭的流动特征合理选择衬板,是煤矿机械机制设计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

(1)职业能力欠缺

(5)专业知识和核心技能

(4)综合素质和职业素质

设置这两项问题的目的在于精准定位企业对人才综合素质和职业素质的要求。综合素质包含“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职业素质”等6 项,为多选题。根据数据显示,各项得分率均在70%以上,可见用人单位对综合素质的各项均有较高要求,其中最看重的是专业素质(86.29%)、道德素质(85.48%)和文化素质(84.68%)。

2012年区政府委托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编制了《重庆涪陵.武陵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12-2022)》,武陵山乡政府委托涪陵区规划勘测设计院编制了《重庆市涪陵区武陵山乡总体规划(2012-2020)》,武陵山旅游度假区将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挖掘自身特色,通过差异化打造,区域联动发展,有机融入大武陵山旅游圈[4]。

根据前期调研设置职业素质选项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队精神、合作意识”“服务意识、奉献精神”等7项,并要求受访者按照重要性依次排序。数据统计按照各选项结果计算平均综合得分,计算方法为:选项平均综合得分=(Σ频数×权值)/本题填写人次,平均综合得分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选项的综合排名情况,得分越高表示综合排序越靠前。结果显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前三项职业素质分别为:忠于职守(5.8)、团队精神(5.03)和坚持原则(4.35)。

目前,设置适合高职旅游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发展岗位为“出境旅游领队”“旅行社部门业务骨干”“旅行社初、中级管理人员”“景区初、中级管理人员”“酒店领班”等11项。结果显示,发现岗位中占比例前三位的分别是:出境旅游领队(56.45%),酒店领班(44.35%) 和酒店主管(37.9%),以核心业务骨干和初中级管理岗位为主。

设置这两项问题的目的在于精准定位企业对人才专业知识(中英文语言知识、业务操作知识、管理知识等)和职业素质(英语交流能力、业务操作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岗位适应能力等)的具体要求,为多项选择题。中英文语言知识(88.71%) 和业务操作知识(78.23%)权重较高,为初级岗位英语类专业人员必备知识储备。而在核心能力中,英语交流能力,尤其是岗位应用英语能力(83.87%)占比最高,其次为沟通协调能力(76.61%)。可见,涉外旅游业对从业人员在语言技能、岗位操作、沟通协调等方面的要求最高。

通过对农村土地流转优先权的社会建构过程的解析,让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乡村社会的地权逻辑和实践规则,由此可更好地把握农村土地流转以及农业转型的社会机制及具体可能性。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明确和稳定农村土地权属关系,为推动和扩大农村土地流转创造更加有利的制度条件。然而,农村土地流转优先权的建构实践给我们一种启示:农村土地流转所面临的问题不只是产权问题,而且还面临着伴随土地流转而产生的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如何与地方性社会进行整合和融合问题,实际上也就是新时代乡村社会的产业如何更加协调、更加顺利地整合这一大问题。

(6)工作职责

设置本题的目的在于精准定位用人单位对于初级岗位的英语类专业人员工作职责的要求,以便依据岗位工作内容和流程及时更新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因涉及工作岗位不唯一,本题设为多项选择题,相关岗位包括咨询讲解、远程沟通、文本撰写翻译等。数据结果显示,业务量需求最多的是业务办理相关工作(82.26%),其次为咨询讲解工作(81.45%),远程沟通(58.87%)和文书撰写翻译(50.81%)等工作比例相当。

3.高职旅游类外语人才质量问题及建议

上述蚀变从广度而言,全区各脉无论规模大小,埋藏深、浅均有发育;从强度而言,地表地下无明显差异,但小脉往往比大脉强,脉幅缩小部位比脉幅膨大部位强,脉体形态复杂的比脉体形态简单的强。钽铌的品位含量随着钠长石化的增强而增高,锂辉石也略有增加,锂云母钠长石型交代作用最复杂,矿化最好。

(1)旅游英语专业人才需求量

1.3.3 疗效判断 根据临床药效评定标准[4-5],痊愈即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病原学检查4项均恢复正常;显效即患者病情有明显好转,4项中有1项未完全恢复正常;有效即患者病情有一定好转,但不明显;无效即患者病情无明显改善甚至更严重。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本题在上题的基础上设置,目的是对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在英语应用方面的不足加以细化区分,设为多项选择题,题项包含“英语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对所从事岗位的业务英语不熟练”“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意识和自信心不强”“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等4项。数据结果显示,各题项的得分率相当,均在55%左右,其中占比最高的是“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意识和自信心不强”,这与高职学生英语水平不足、跨文化交流意识偏弱息息相关。

本次调查的农村供水工程中,内蒙古丰镇市、化德县较多地采用PPR管材作为供水管网的主干输配水管道。河北省安平县普遍将PP-R管用作入户管(主干管网采用PVC-U管材)。

(3)对高职高专类旅游人才培养的建议

供应情况:国内市场方面,二铵企业国内出货尚未完全启动,东北、西北地区鲜有新货抵达,部分企业供货仍以出口为主。出口方面,企业出口预收订单执行稳定,待发量基本维持到11月中上旬,新单商谈价下降至FOB 405美元/吨,成交放缓。原材料方面,硫磺价格触底反弹,合成氨价格小幅回落,但西南地区供应依然紧张,磷矿石价格上调成主流趋势,综合看,磷酸二铵原料成本支撑有力,多数企业酝酿涨价。

问卷的最后一题设置为开放式问答,征求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类旅游人才培养的建议。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应为学生提供企业见习和暑期专业社会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岗位实操能力。在素质教育方面,主要建议有“加强爱国意识”“提高服务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等。在专业知识方面,主要建议有“强化新型案例学习”“加强英语口语沟通交流能力”“提升旅游相关实操专业知识”等。在专业技能方面,主要建议有“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加强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等。在培养模式方面,主要建议有“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校外专家进课堂”“课堂教学+企业实践”等。

五、对高职旅游英语人才培养的改革对策

综上调研结果可见,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一系列优惠政策的逐步推进,目前本区域业内对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依然旺盛,用人单位对新入职员工综合素质有更高要求,尤其看重良好职业道德、过硬专业素质、沟通交流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总体上,行业、企业更倾向于吸纳学历层次更高的旅游外语人才,学历短板的高职层次毕业生必须在职业素养、英语能力、岗位综合能力等方面高人一筹,方可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同时,行业、企业普遍认为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有待提高,比较欠缺的是英语跨文化交际意识、交际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针对上述问题,结合目前高职旅游英语人才培养的不足,提出改革对策如下:

1.完善高职旅游英语教育教学标准

目前,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业内专家组正在进行《高等职业学校旅游英语专业教学标准》的修订工作。根据人才需求调研结果,需在教学标准中体现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并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旅游英语是涉外性强、国际化特色突出的专业,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应切实服务就业区域内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专业设置应与社会经济发展、区域产业发展、职业岗位变化和就业要求更加吻合,以增强旅游英语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用性。

2.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模式

产教融合、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构建,创建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模式。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同设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人才需求调研、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训条件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师资队伍配备、课程教学、专业管理等方面与对接企业深度融合。推进与合作企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参与度和认可度,广泛开展“有趣、有用、有效”的课堂教学,形成以模块化、项目式、案例式、混合式教学和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为主要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促成企业为旅游英语人才提供与专业匹配度高的工作岗位和较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提高学生就业的对口率和职业发展的满意度。

3.打造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队伍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下简称“职教二十条”),提出要“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为职业院校校内专任教师顶岗锻炼以及企业优秀员工进入校园提供了政策保障。对师资队伍进行结构化调整和职业素质提升,将企业优秀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请进来,担任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工作。鼓励本院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学习一线技能。扩展和企业合作,开展学生寒暑期顶岗实践和毕业实习,形成“人才共育、设备共用、技术共享、文化互补、管理互通”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4.探索推进“1+X证书”制度

“职教二十条”中提出的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重要指标之一是启动“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旅游英语专业要探索推进“1+X 证书”制度,充分调研旅游产业中认可度高、实用性强的职业证书,如中英文导游证书、商务英语证书、托业桥等级证书等。鼓励学生在获得“1”个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专业相关“X”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全面提升职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徐丽欣,孙瑞媛.全域旅游背景下复合型旅游英语人才培养研究—以邢台市为例[J].邢台学院学报,2019(2):125-127.

[2]王 硕,李玉峰.京津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问题与对策[J].人民论坛,2016(5):229-231.

[3]杨晓蕊.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问题探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6(2):268-269.

[4]张晓欢,包雅钧.力促京津冀文化旅游协同发展[J].中国经济报告,2017(5):92-95.

[5]王 薇.京津冀旅游人才供给问题及对策研究[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7(3):28-32.

A Survey on the Demand of Tourism English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eaching Reform—Taking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s an Example

XIE Jin-yan LAO Qing
(Beijing Youth Politics College,Beijing 100102,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series of plans and policies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the regional tourism industry will continue to develop rapidly.This new situation will trigger new demands for tourism talents training,providing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vocational education.This study combines questionnaires and field visits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status quo and problems of talents in inbound and outbound tourism industry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nd proposes teaching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ourism English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oping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advance of teaching reform to related similar colleges.

Key Words: tourism English;talents demand;teaching reform;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8415[2019]-05-0053-05

收稿日期: 2019-6-19

基金项目: 该文为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2019年度规划项目“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外语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3009-0010;主持人:常红梅);2019年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教改项目“移动互联时代校企合作高职旅游英语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Yb201922;主持人:谢金艳)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谢金艳(1980-),女,安徽合肥人,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国际学院,副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 陈保荣)

标签:;  ;  ;  ;  ;  

高职旅游英语人才需求调查及教学改革对策-以京津冀区域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