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美辛缓释片的制备及质量评价研究论文_汲霞,张小文

吲哚美辛缓释片的制备及质量评价研究论文_汲霞,张小文

(齐鲁医药学院 山东 淄博 255213)

【摘要】目的:采用新型骨架材料海藻酸钠制备吲哚辛缓释片。方法:单因素考察法考察海藻酸钠、氯化钙用量对缓释作用的影响。结果:最佳处方为:吲哚美辛75mg,海藻酸钠250mg,氯化钙15mg,微晶纤维素155mg,硬脂酸镁5mg;释放度符合《中国药典》标准。结论:该片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易行,缓释效果较好。

【关键词】吲哚美辛;缓释片;海藻酸钠

【中图分类号】R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2-0381-02

吲哚美辛是临床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物之一,能有效缓解局部疼痛、肿胀等,相比于中枢性镇痛药物,具有无成瘾性、依赖性的优点[1-2]。吲哚美辛半衰期短,每天给药3次,服用不方便,将其制成缓释制剂,可以减少服用次数,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海藻酸盐是天然多糖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成膜性和无毒性等优点[3],还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活性等作用[4]。作为药用辅料,海藻酸盐与水接触可以形成凝胶,药物在凝胶层中释放缓慢,达到缓释作用[5]。

1.仪器与药品

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微晶纤维素,吲哚美辛,氯化钙。

紫外分光光度计(2250,岛津国际贸易公司);压片机(TDP-5,长沙常宏制药机械设备厂);脆碎度测试仪(CS-1,天津国铭;智能溶出仪(ZRS-8G,天津市天大天发)。

2.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吲哚美辛缓释片制备

称取吲哚美辛、海藻酸钠(SA)、氯化钙、微晶纤维素(MCC)分别粉碎过80目筛,采用等量递加法将主药与辅料混合,分别加入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C)制备软材,过80目筛整粒,60℃的烘箱中干燥1小时,在干颗粒中加入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即得吲哚美辛缓释片,每片片重0.5克。

2.2 含量测定

2.2.1波长选择 配制1ml含吲哚美辛约25μg的吲哚美辛磷酸盐缓冲液(pH6.80),进行扫描,最大吸收为320nm及266nm,辅料对其吸收无干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选择320nm为检测波长。

2.2.2标准曲线绘制 配置浓度分别为10.0,15.0,20.0,25.0,30.0,35.0,40.0μg/mL的吲哚美辛标准品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320nm进行吸光度的检测。以浓度c对吸收度A回归,得方程:A=0.0196c+0.0463(R2=0.9975)。

2.2.3回收率试验 取自制吲哚美辛缓释片5片精密称定,用研钵研细后取相当于3mg吲哚美辛粉末置100mL的容量瓶中,无水乙醇溶解吲哚美辛标准品约2mg加入200mL容量瓶中,用pH7.2的磷酸盐缓冲液稀释定容,磷酸盐缓冲液做对照,320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重复上述实验六次。平均回收率为99.38%,RSD值0.91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来本实验的回收率比较高,精确度优良,符合相关的检测要求。

2.2.4溶出度测定 取本品6片,采用浆法进行溶出度实验,在32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同时计算每片不同时间的释放度Q及其平均值。

2.3 吲哚美辛凝胶骨架片的单因素考察

2.3.1不同用量的SA对药物释放度的影响 六个处方中骨架材料都使用相同比例的氯化钙,黏合剂都选用5%的CMCC,MCC根据片重调节,分别制备含有20%、30%、40%、50%、60%、70%的SA的缓释片,测定释放度。只有50%SA和60%SA符合标准,考虑到制备工业化生产的成本,最终选择确定50%SA进行下一步的氯化钙用量筛选。

2.3.2不同用量的氯化钙对药物释放度的影响 重点考察了相对于SA质量比为5%、6%、7%、8%、9%、10%的氯化钙对药物释放度的影响,在六个处方中骨架材料都使用相同量的SA,黏合剂都选用5%的CMCC,MCC根据片重调节,分别测定释放度。6%的氯化钙符合标准。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最终确定吲哚美辛凝胶骨架片的处方如下,吲哚美辛75g,SA250g,氯化钙15g,MCC155g,硬脂酸镁5g。压片共1000片,片重约为500mg,

2.4 吲哚美辛缓释片质量评价

2.4.1溶出度 药物在0~2h溶出平均量达到12.59%,2~4h溶出平均量达到31.50%,4~6h溶出平均量达到43.60%,6~8h溶出平均量达到56.06%,8~12h溶出平均量达到79.90%,12~20h溶出量达到94.20%,符合药典标准。

2.4.2脆碎度 经过脆碎度测试仪转动后,取出缓释片精密称量为6.6818g,未超过总片重的1%,符合药典要求。

2.4.3重量差异 取自制吲哚美辛缓释片20片精密称量总重量,求平均值,在精密称量每一片的重量,吲哚美辛缓释片没有一片超出平均片重的5%,符合药典标准。

3.讨论

SA易溶于水,不能形成凝胶,但可以与多种二价阳离子如Cu2+、Ca2+等形成蛋盒模型,从而诱导发生凝胶化,并且这种凝胶化发生的条件比较温和以及其具有热不可逆性。调整SA和金属离子的比例可以产生不同强度的凝胶,应用于药物的缓释材料以提高药物的疗效。本实验中选用的金属离子是Ca2+,原因是Ca2+为人体的常量元素,不会引起不良反应,实验的结果表明,利用SA和氯化钙制适当比例制成的吲哚美辛凝胶骨架片能够达到药典标准。

【参考文献】

[1]药典委员会.临床用药须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127-127.

[2]孔令春.吲哚美辛的临床应用进展[J].海峡药学,2006,18 (2):116-118.

[3]鲁冬雪,徐倩倩,王稳航.海藻酸钠凝胶机制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4,20(5):43-46.

论文作者:汲霞,张小文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

标签:;  ;  ;  ;  ;  ;  ;  ;  

吲哚美辛缓释片的制备及质量评价研究论文_汲霞,张小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