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旗帜鲜明地对农残说“NO!”论文_张世茂

应当旗帜鲜明地对农残说“NO!”论文_张世茂

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级实验班 广州 510006

摘要:本文从中药农残的一篇报道入手论述了农残与农药超标问题。这个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是阻碍中医药走向国际的重要障碍,损害着中华民族的种族安全,也损害着我国中药材国际贸易的利益。结论:农药残留和农药超标是可控的,应当旗帜鲜明地对农残说:不!

关键词:中药;农药残留;控制

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7月31日第一版新闻纵深栏目刊载的《理性客观看待中药农残》一文(以下简称“该文”)。该文对中药农残问题进行了报道,本文对该篇文章的观点不敢苟同,现将我们的观点与该文进行商榷。我们的观点是:应当旗帜鲜明地对农药残留(以下简称“农残”)说“NO!”

1.对于农残与农药超标的概念的理解问题

该文对农残与农药超标(以下简称“农超”)对等问题相比较,明确指出“农药残留不等同于农药超标”。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认为,作者和专家都忽略了一个基本概念,那就是农残和农超本身就是两个概念。“农残”是中药材在种植和加工储藏过程中使用的农药残留在中药材本身的物质;“农超”是指中药材本身所含的农药量超过一定标准。因此,在农残方面,我们要坚决说不,也就是说,中药材本身作为治病救人的原料,是不能允许农残的,哪怕是微量残留也应当禁止,这是中药现代化的一个基本目标之一。从现实来看,中药材杜绝农残是有相当大的困难的,这不仅是中药材的来源问题,而且还是流通和储藏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将农残从我们治病的中药材剔除出行业,是我们从事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乃至管理等全生产和供应链上必须面对并切实加以解决的问题。如果说农残杜绝不了,是不是说就任由它残留?我们的在运用中药材的过程中,不能杜绝农残,让病人在疾病的痛苦下还要冒着农残对身体的侵害,无论是医者还是管理者都不愿意看到的现状。那么,我们难道不应当做些什么而任由农残肆虐侵害病人,甚至是中药行业?

2.没有标准就没有农超问题吗?

在该文中指出“标准缺失造成无据可依?”经查阅核实,国家药典的确对农药并无含量规定。在现行的药材行规中,药商也不进行农残检测,这样的市场环境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制约行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问题。这个问题的存在将威胁着百姓的用药安全。在没有标准的现实情况下,国外对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等指标早有限制性的规定,而且,这些规定在进出口贸易中发挥着也来越严格的作用,欧盟标准越来来越严格。但是该文中称深圳市海吉星农产品检测中心对市场部分中药饮片进行检测的结果是有农残成分但未超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明显对没有标准的中药材农残做出没有超标的结论,其标准是什么?在国际市场上,农残的标准是有的,我们一直喊着要国际化,要与国际接轨,我们的中药材农残标准什么时候才能与国际接轨,让国民与国际人士同享中药材安全的福利?

3.中药饮片是药用原料,应当严格标准并对农残和重金属等相关指标制定比食品还要严格的标准

中药饮片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原料,因此,中药饮片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疗效,同时,还应该看到,中药材在治病过程中,农残对患者身体地二次伤害是显而易见的,在这方面并没有系统的追踪研究,到底农残对治疗疾病有何影响,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安全有何影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够从思想和行动上有所作为。同时,行业的发展,也要求中药材应当从源头上杜绝农残和重金属的危害,现在在中药制药企业逐步认识到这一点,为了保证质量,自己建立GAP基地,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但是,现实是很残酷的,在中药材种植加工和流通领域,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监控还是相当不规范的。

4.农残的危害是确定的,对农残的控制是可行的

我国滥用农药的报道屡见不鲜,土地和水源被污染的情形常常见诸报端,农残的危害不需要更多的笔墨来证明,其危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种族繁衍和生息决不允许的事情。因此,采取相关的控制势在必行。解决方案可以与现行的轨迹规范接轨,这种方法是可行性的。简单来讲就是用拿来主义的思维就能解决当前的问题。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已经加入了世贸组织,许多规则都是引进国外的先进的管理经验,与国际接轨已成为共识。为什么行行要与国际接轨,中药材的质量和监管不能和国际接轨呢?我们有什么理由要冒着种族被侵害的风险而要推迟或者不执行严格的国际标准呢?因此,我们呼吁,在我们国家对中药材行业进行国际化的接轨。同时,我们还要立即行动起来,为了中华民族、为了中医药事业、为了患者用药安全以及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应当采取最严格的标准审视和规范中药材农残问题。这是对我们行业负责,也是对民族医药的尊重,也是对我们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的贡献。

5.制定标准是依据,监督到位是核心

制定相应的标准应当是相对简单的问题。应该认识到,中药材的健康发展,依靠的是标准。没有标准,就没有依据。没有依据,监管就是一句空话。据北京商报2013年6月19日报道中药产品年出口额将达30亿美元。随着我国中医药国际化的步伐逐步加快,中药材的农残问题早晚都会暴露出来,并且是阻碍中医药国际化的一大问题。因此,越早认识到越早与国际接轨,这种国际接轨不是实行国内一套国外一套,而是国内和国外标准相一致的发展道路。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监管到位,标准一致,协调发展。

结论:中药农残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中药材农残问题还有重金属问题等等,是阻碍中医药走向国际的中药障碍,损害着中华民族的种族安全,也损害着我国中药材国际贸易的利益。应当旗帜鲜明地对农残说:“不”!

参考文献:

[1]向佳.理性客观看待中药农残.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7月31日第1版

[2]刘亚力.中药产品年出口额将达30亿美元.北京商报.2013年6月19日第1版.

作者简介:张世茂,男1992--,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级实验班.

论文作者:张世茂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1

标签:;  ;  ;  ;  ;  ;  ;  ;  

应当旗帜鲜明地对农残说“NO!”论文_张世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