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盛京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033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作为项目建设的前提的与基础,勘察成果及其利用会直接对建设项目的工程安全以及造价产生深远影响,必须引起各方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岩土工程勘察期间,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现行规范与标准,积极采取措施,借鉴应用理论研究成果,以促进岩土工程勘察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发挥。
关键词:岩土勘察工程;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1岩土勘察概念
岩土勘察是一种编制文件的勘察措施,主要针对要进行建设工程的场地和地质去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查明地质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环境结构的特征。
2岩土勘察工程管理问题的必要性
工程建设基地是岩土勘察的核心,施工现场的岩土体性质特征,自然形成的岩土体在形成过程中根据所在不同的条件,建设工程的场地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建设工程的场地的选择具有多元性、不确定性和多变性。在建设工程前做好岩土勘察工作是保证施工顺利的最主要的条件和方式。岩土勘察工作不仅仅包括现场的勘察,还需要一些后续工作,例如在勘察过后对该地的岩土的特性及其他问题进行检验和确定,然后将信息统一集合,进行针对性分析做出勘察报告。这份报告就是最重要的工程依据。岩土勘察工程报告多数情况下是严谨而准确的,因为岩土勘察工程报告的准确性和精确性直接影响工程建设是否成功。但是,不排除意外情况出现,有时候勘察人员的报告可能也有失准确性。所以勘察人员必须实事求是,在工作方面谨慎严谨,避免出现错误的信息报告出现。因此还需要采取其他有效的措施来对岩土勘察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
3岩土勘察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3.1勘察依据不充分
每个行业都有它要遵守的准则。岩土勘探这样的技术工作更是要严格遵守规范开展工作。《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中规范工作人员在对岩土的地质进行勘察的过程中,要搜集建筑总平面图,建筑的总平面图必须是带有坐标和地形的。其中不能缺失的还有拟建建筑物的性质、特征、规模、地下室情况、负荷能力、结构特点、形式、埋置深度和地基允许变形度等因素。但是在实际的岩土勘察的过程中,投机取巧的行为市场存在,勘察人员没有按照规则去经行勘察,勘察单位也没有考虑地质特点、习性特征和工程特点。可想而知,最后的勘察报告的水分有多么的大。轻则进行反复勘查工作,降低工作效率。重则会影响工程的质量。
3.2测试取样不合理
岩土勘察过程中,所设置的探空数量多少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原位测试和取样。很多工程勘察报告是没有受到设计单位的合理管制的。因此在岩土勘察的过程中忽视了测试和取样数量均匀性的重要性。也不会进行软弱下卧层的勘察、取样和剖析。通常情况下,每层测试取样不能少于六个,一些工程单位忽略控制数据变异性直接合并分层层位。亦不会排除异常数值。可能还会忽略勘察建筑物角点,周围建筑位置看差点。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勘察的准确性。
3.3勘察报告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编制勘察报告的前提条件是已经对施工现场有全面的了解和详细的勘察。实际的工程建设的过程、质量、方式都和由分析大量数据和整理整合资料得出的分析报告有着重大关系。可就对岩土勘察工作的了解来看,许多的勘察设计单位并没有根据真实的资料和数据编制分析报告。整份报告当中有用的信息没有多少,却多了很多官方的套话。这并没有实际帮助到工程建设,也没有和工程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勘察时的信息因为上述因素不准确,却又没有对勘察后的信息认真检查核对,然后剖析。直接凭着经验和印象编制报告,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有些工作人员可能刚刚做实际工作没有经验,不会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所以编制出的分析报告质量低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岩土工程勘察改进建议
4.1实现勘察和设计相结合
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的分离,是当前我国岩土勘察企业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针对该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工程施工、工程设计等与岩土工程勘察紧密地联系起来,即岩土工程勘察一体化是指在设计和勘察中实现数字一体化管理,这就可以避免纸质文档传输过程中造成的人力的耗费,同时缩减审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科学地缩短勘察设计的周期,保证文件资料的整洁与一致。岩土工程一体化重在实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流程中的数字化,这就要掌握先进的地理信息技术、空间数据管理技术、岩土工程建模技术、地质统计技术等,以保证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的实现。
4.2数字化审图
数字化审图系统根据各方使用需求,针对数字化审图的特点,采用了“互联网+政务外网(与互联网物理隔绝的政府内部局域)”的系统架构,其中图纸数据库存放于政务外网中,并由专业第三方进行管理,以此确保图纸的安全性。,勘察、设计单位在互联网上进行图纸上传,数据由前置服务器接收,随后单向传递给在政务外网内的数据库中,审图公司在政务外网中完成审查并将意见数据提交至勘察设计单位。在递交的文件格式上,数字化审图中统一电子交付的设计成果文件格式,采用由PDF转码加密形成的STD特殊格式。针对传统“纸质”时期已经形成的固定模式,针对数字化成果的特点,提出了成果交付与使用的新方式和新流程,即以信息平台为依托、通过信息集成的新方式进行交付与使用,在传统的审图流程中新增与数据库的信息交互环节、管理部门随时检查机制等以形成新的流程。使用数字证书与数字签章技术确保用户有效性,用户信息,密码和数字证实的信息会先传输到验证服务器,通过验证服务验证后,验证服务器通过当前用户信息,数字证书等信息,发放当前有效的信息凭证,以此可以确保当前信息集成的有效性。
4.3加强室内、外测试新技术应用
在岩土工程勘察实践中,工作人员应当重视对室内、室外测试相关技术的应用与尝试。如将多功能静力触探头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静载荷实验以及波速测试等技术手段综合应用于岩土工程勘察领域中,利用上述技术所获得的资料数据,分析研究不同数据间的关系,并依据岩土工程勘察施工检测中所获取的实时性资料反算数据进行对比,以确保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参数的可靠与合理,按照上述流程展开岩土工程勘察处理,能够有助于解决粗颗粒土、花岗岩残积土以及风化岩等特殊岩土类型在变形、承载力等指标检测中存在的不足。除此以外,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对土工离心模拟技术的应用,对岩土工程勘察安全性、可靠性进行检验,作为解决岩土工程上部建筑物浅基础条件下极限承载力、装机承载力、地基变形特征等问题的依据。与此同时,室内、室外相关测试技术的综合应用还能够有助于解决挡土结构的变形及破坏机理,了解土体与结构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准确评估动力工程、砂土液化、单桩和群桩在水平动荷载作用下的性状特点,为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可靠基础与支持。
结束语
岩土勘探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场地的勘察,主要目标是施工现场的地质结构、岩土条件和其它因素条件等。然后根据勘探的实际情况做出勘察报告。一份勘察报告是岩土勘察工程的缩影和结晶。因此勘察报告的质量直接影响岩土勘查工程的优劣。也决定着整个工程是否可以顺利的进行。所以在工程建设的主要设计真正实施之前,一定要按照严格的程序去进行岩土工程勘探。并且对岩土勘察工程要进行严格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文涛.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与策略探究[J].山西建筑,2016,4214:84-86.
[2]姜煜超.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6,13:104.
[3]解学军.岩土勘察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房地产导刊,2016,07:31.
[4]牛识音.岩土勘察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科技展望,2016,2627:27.
[5]郭小斌.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河南科技,2016,15:102-104.
论文作者:朱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4
标签:岩土论文; 工程勘察论文; 报告论文; 工程论文; 信息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