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化工行业的产品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也导致了安全生产事故的不断发生,因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常常会引发各类安全问题,因此,标准化作业在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健全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和制度的方法,同时需要企业各级人员严格认真贯彻执行各项标准从事生产作业,相关部门严格遵循标准进行监督、检查,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落实到位。通过安全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才能对化工行业的安全平稳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安全生产标准化;化工企业;安全管理
1标准化作业在化工企业中安全生产的必要性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建立和实施化工生产标准化作业是企业安全生产必要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是化工生产企业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的必然要求,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业是一项从根本上,且能够从内在提高企业安全生产能力的基础工程,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具有重大意义。(1)标准化作业有利于提高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体现了现代管理学中系统、高效、封闭、创新的管理理念。只有做好化工企业安全的各项管理工作,督促员工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不断提升化工企业员工的安全、标准作业的意识,才能够有效的杜绝事故的发生。(2)化工生产作业管理标准化,有利于提高化工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企业间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化工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3)化工生产作业管理标准化充分体现了化工企业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通过化工生产作业管理标准化的实施,以高质量、高水平的标准进行管理,才能确保化工安全稳定生产,同时是企业安全管理方面由传统经验型转变到科学技术型的重要途径。
2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流于形式
(1)多数化工企业通常的安全生产标准建设都是由企业第一负责人签发实施文件。仅由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分工,拟定文件、收集资料、深入车间考察,开展监督检查。没有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管理模式。(2)往往在评审前临时突击补充相关资料,待评审结束后,相关工作就束之高阁,放任管理。安全标准化工作不能与工资绩效挂钩,“PDCA”管理模式不能实现动态化,未能有效执行。(3)安全管理台账、档案只有通用规范的形式、内容,很多都与实际脱节。有的即使建立了台账、档案,却没有统一的格式内容。
2.2多套管理体系未能整合
一些化工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为适应市场需求,同时运行安全标准化体系、ISO9000、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等多套管理体系。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同样工作有交叉重叠现现象,往往一个工作环节需要办理不同体系要求的手续,如此,造成相关的台账表格繁多,工作量及难度增大,并且导致运行困难的问题。
2.3风险管理认识不足
(1)对化工企业员工风险管理的培训不够。作业人员的危险辨识、风险评价的素质不高,特别是一线作业人员不能有效辨识及预防风险,风险应急能力不够,这都成为风险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2)分析风险时没有相关人员参与分析,而仅仅是安全员或技术员等小部分人员参加,导致风险控制措施不够有针对性及缺乏可操作性。(3)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及监控不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立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的关键要点分析
3.1建立及配备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人员
《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企业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及配备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并要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当化工企业建立了完整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制定了完善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员工,才能真正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将安全标准化工作落到实处。
3.2开展有针对性的员工安全培训教育
化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广泛使用到锅炉、起重机械、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工艺条件复杂多样,原辅材料的种类形态繁多,所以对化工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要求更高。除了《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三级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教育外,还应根据化工行业的生产特点对员工进行针对性的安全知识培训。比如,岗位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事故培训、应急救援知识培训、消防培训、职业卫生知识等。在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时,应尽量避免只要求内容全面而采用“填鸭”的方式,尽可能添加互动环节,多示范,多举事例,多一些培训的方式,触发员工参与实践的机会,保证培训质量。
3.3持续改进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的PDCA体系
安全生产管理依照PDCA循环法,一般以1个年度为工作周期,在每个工作周期内划分为“计划、执行、检查、纠正”四阶段,每个周期按四个阶段不断循环改进,新一个周期为旧周期的提升,每个周期具有不同的工作重点:(1)计划阶段: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的要求,进行现状梳理,明确及制定企业安全管理方针、安全管理目标和安全管理计划等。(2)执行阶段:根据调查摸底结果,制定具体的目标、方案和计划、制度;再根据已制定目标、方案、制度,进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内容。(3)检查阶段:对照安全管理方针、安全管理目标和安全管理计划,检查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情况,定期总结安全管理工作。(4)纠正阶段:分析总结检查,对成功的经验继续执行;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如果是不能解决的问题,应提交到下一个PDCA循环解决。
3.4加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监控
从事故致因理论知道事故的本质就是能量的失控,重大危险源的本质就是能量大、可造成重大、恶性事故发生的单元。所以,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对重大危险源的重视非常必要,对重大、恶性事故的统计分析,80%以上的重大恶性事故都是由于重大危险源失控造成,因此,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做好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及监控工作,就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提髙把握整体大局能力的具体体现。
3.5做好风险识别及控制工作
通过制度及培训,使企业每个员工正确认识风险识别与控制的重要性及相关规定。按照有关规范要求,保障化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种风险防范及治理所需的资金投入、保证风险评价的准确有效。此外,要不断完善各项事故应急预案,特殊设备仪器应定期检测,在安生产管理工作中,应将风险管理工作作为必要内容,使之最终趋于完善和规范。
4结论
化工企业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从法律的高度上对化工企业提出的要求,是化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法定义务。同时,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也使化工企业建立起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是企业能够科学发展的有力保障。而我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尚处于需要不断完善的起步阶段,需要面对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这决定着安全标准化工作是一项长期但又十分艰巨的任务,这就需要正确理解把握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关键要点,从而使化工企业能有效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控制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为化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严己.危化企业安全生产预警系统的实证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
[2]周德红,张飞,夏建伟,谢红涛.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考评体系的优化研究[J].山东化工,2016,45(05):132-134+137.
论文作者:罗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1
标签:化工企业论文; 作业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化工论文; 危险源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