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多发伤的损伤评分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流程论文_陈慧

(南京市雨花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多发伤紧急损伤评分实用价值和抢救中参照评分配合医生,做好护理抢救配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间本院急诊收集的40例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RMAS评分及其参照下的护理配合。结果:经CRMAS评分得出40例患者轻伤18例, 重伤16例, 极重伤6例。结论: 急诊多发伤损伤评分具有重要意义, 能够指导护士进行合理的护理配医生的挑战, 特别是随着交通事故。

【关键词】 急诊;多发伤;损伤评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1-0225-02

人体同时或相继有多个以上解剖部位的组织或器官严重受创,其中有一个即使单独存在创伤即可致命的损伤为多发伤,如:颅脑损伤、颈椎及大血管损伤、多发多段肋骨骨折、心包损伤、血气胸、肺挫裂伤、气管损伤、腹腔器官破裂等大出血、骨折伴出血休克等。现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40例多发伤病患进行损伤评分及护理配合总结及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我院急诊科诊治复合伤40例,其中男36例,女4例。年龄15至76岁,平均43±6岁。车祸32例,高空坠落3例,其他致伤5例。复合伤中损伤较多的是颅脑和腹腔实质脏器,其中颅脑损伤22例,肝脾肾破裂18例。

1.2体格检查

按CRA-SHP-LAN的顺序进行全面排查[1]: 心脏C(cardiac)- 呼吸R(respiratory)-腹部A(abdomen);脊柱S(spine)- 头H(head)- 骨盆P(pelvis);肢体L(limbs)- 动脉A(arteries)- 神经N(nerves)。

1.3 伤情初步评估

采取ABCDE法:A气道有无梗阻;B 呼吸动度、频率;C 脉率、血压、末梢循环;D 神经系统;E 暴露检查:肢体活动、有无畸形[1]。ABCDE 检查前提是避免颈椎的进一步损伤,对患者呼吸道、呼吸和循环状态进行评估,同时要检查患者是否有神经功能障碍,最后要脱去(避免进一步加重损伤可剪开)患者的衣服,以充分暴露可能创伤的部位,但要注意给患者保暖,防止体温过低。

1.4 伤情的再评估

采用CRMAS评分方法,分为呼吸、循环、腹部情况、运动、语言5部分。5项总和为CRMAS评分。9~10分为轻伤,7~8分为重伤,6分及以上为极重伤,详见表1。

1.2 护理措施

1.2.1进行CRMAS评分 评分结果初步掌握病人情况,轻伤病人常规抢救,重伤病人需加速抢救,极重病人重在“急”,快速实施相关诊断和治疗。

1.2.2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异物、血块、分泌我阻塞的呼吸道,必要时可进行放置口咽通气管、插管、辅助呼吸、给氧等。

1.2.3纠正休克 选择上肢静脉、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等较大的静脉,迅速建立静脉通路2~3条,以保证输液通畅,准确有效地使用急救药物。液体复苏是抢救创伤性休克的必要手段之一。一般以晶体液为主,并及时配血,辅以706代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等[2]。

1.2.4处理出血伤口 迅速控制有外出血的病患,加压包扎止血。其方法为:距伤口上10cm 处扎止血带,带下垫纱块,勿直接扎在皮肤上,松紧适度;注明止血带使用时间,30~60 min松开1次,松开时应用其他止血的方法止血,隔3~5min 重扎;密切观察肢体血液供应情况,注意有无血管、神经损伤[3]。

1.2.5体位护理 有效循环血容量严重不足者,去枕平卧位;合并昏迷时,头偏向一侧;有颅脑损伤伴脑疝时,抬高头部15~30°;有胸部损伤或有胸腔引流的患者,如无休克可给予半卧位,以缓解呼吸困难和利于引流;下肢供血不足者,则不宜抬高下肢;对休克循环状态不稳定的患者,以抢救生命为主[4]。

1.2.6转运护理 患者体征平稳后可入院或手术治疗,需有医护人员全程陪护。转运前,做好接收准备。转运中,携带抢救药物和仪器,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各种管道通畅;到病房后,过床时注意平稳、轴线搬运,防止由于体位变化,同时认真做好病情、药物和治疗等的交班工作。

1.2.7心理护理 对意识清醒的患者,护士应主动关心、安抚患者及家属,紧急处理做到稳、准、轻、快、沉着冷静,让患者有安全感,消除其紧张、恐慌心理,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结果

40例患者轻伤18例, 重伤16例, 极重伤6例。重伤死亡2例,极重伤死亡3例,死亡率分别为12.5%和50%.

3.讨论

急诊护士在伤情变化快、死亡率高、休克率高,病情复杂,多处损伤,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的多发伤损伤的抢救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CRMAS评分可以科学的估测患者的损伤程度,进行合理的护理治疗。改变既往依赖医嘱抢救的模式,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了护士抢救的预见性,避免抢救混乱,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尤其对于重和极重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CRMAS评分及护理配合为抢救这类患者生命赢取了宝贵的时间。因此,急诊多发伤损伤评分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指导护士进行合理的护理,使护理抢救具有前瞻性,让抢救变的合理、紧凑、有序、提高了医护抢救中配合的满意度,可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连阳.多发伤的紧急伤情评估策略[J].创伤外科杂志,2010,12(1):1-3.

[2]陈美华,梁洁,韩溟.125例多发伤急救护理体会[J].现代医院,2013,13(3):36-37.

[3]王宏.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1,30(5):125.

[4]卢瑞红,赵会民.多发伤早期休克复苏的护理策略[J].护士进修杂志,2012,25(2):37-38.

论文作者:陈慧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1

标签:;  ;  ;  ;  ;  ;  ;  ;  

急诊多发伤的损伤评分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流程论文_陈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