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育工作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德育教育模式成为德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德育手段,而且小学数学课教学中已经开始渗透德育教育。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德育在小学数学课教学中的巧妙渗透策略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促进德育工作长效运转。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工作;课堂教学
在学校办学的过程中,德育始终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要求德育工作者可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与义务,自主地做好德育工作。而新时期这一责任与义务具体落实到了每一位任课教师的身上,即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渗透德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受到德育的熏陶。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应该积极地开发德育资源,将其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形成行之有效的特有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在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有效提高自身德育素养。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意义
1.德育是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一种需要
在基础教育体系中,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要求教师能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注重采取有效教育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这既是新时期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素质教育新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因此,小学数学承担着很重要的教育任务,而将数学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可以实现素质教育的育人目标和数学学科的教学目标。
2.德育与数学课结合可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长期坚持采取正确的学习行为,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都能够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际上是德育内容的一部分,若是教师将德育与数学课相结合,则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自身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是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在以往的小学数学学习中,很多学生都存在粗心大意的问题,这并不利于学生提高正确解题的能力,也不利于促进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中融入德育是有必要的教学举措。
3.德育教育是数学教学价值的重要体现
德育始终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立德树人这个教育任务是教师始终要坚持的教学职责所在。数学本身就蕴含着较多的德育内容,其实际上就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抽象概括与本质升华。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可以让德育内容更有说服力,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其哲理与寓意,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德育品质。同时,也可以将数学教学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让学生可以感受到严谨数学教育的真实性与重要性。
二、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相结合的有效策略
1.了解数学发展史
数学的发展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现在的每一个数学法则、公式、推理等都是经过不断地演算、实验、研究而得到的,因此对数学发展史有一定的了解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的探究及坚持不懈的能力。就拿我们学习过并常用于生活中的九九乘法表来讲,它的发明是在久远的春秋战国时期,最初的形成跟八卦有关,先祖发明的九九乘法表后传入欧洲乃至全世界,都获得了极大赞赏。适当了解数学发展史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坚持不懈的精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数学故事以及情景教学
数学的学习其实是非常有趣的,它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过数学小故事的分享,让大家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听故事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有着极大吸引力,搜集数学中各种小故事,然后在课堂讲解需要时利用整合起来,能够极好地将数学故事中的内容渗透到学生的脑海里,记住一个有趣的故事,就等于记住了一些数学小知识,无形中形成了良好的记忆模式。也可以利用搜集起来的数学故事进行简单的课堂情景演示,使学生从情景的各个设置中体会数学的乐趣,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对德育教育有良好的渗透效果。
3.教学活动及其他形式
德育教育不仅体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上,更应该拓展到生活中去。可以定期开展一些教学活动,以数学教材中某一个内容为主题,进行实验搜集和教学讨论,让孩子通过独立思考、互助、动手等实际操作使德育教育进行渗透。其他形式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安排在课后,教师可以布置需要动手动脑的课后作业,比如,回家后通过温度计进行一个礼拜的每天同时间的温度观察并记录,在学生回交功课之时,还可以出一些温度差、温度排序、平均温度等之类的二次作业,不仅培养学生的自主观察和记录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持之以恒的能力,二次作业更是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计算能力。
4、爱国爱党,在人生中是一则重要信条
在学科教育中穿插着爱国爱党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讲极为重要。小学生作为刚踏入学堂的孩子,尚未养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作为祖国的教师,理应发扬自己爱党爱国的精神,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当我们学习珠算法时,我通过讲解历史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们了解到算盘的由来,算盘来自于我国伟大的劳动人民之手,是在当时世界领先其他各国好几百年的科技成果,而且算盘不光可用于计算,它在开发人脑,启迪思维方面也有着卓越成效,通过使用算盘,往往会让人变得心灵手巧,使人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5、结合生活中的数学,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数学知识之所以令人着迷,在于其严密,精确的特点。数学往往只有一个结果,数学不在意过程,更加注重于结果,无论一道题目的过程你做的有多么完美,最后的结果马虎了都是不行的。因此,在数学教育中也可以培养学生们做人严谨的这一特点。数学在小学生的生活中体现,我要求学生每天中午吃饭,计算好自己用掉的一次性筷子有多少;每天在学习中,用掉的演算草纸有多少;每天喝空的饮料瓶子有几瓶;每天用掉的塑料袋子有几袋,并通过上网找的一些资料,告诉学生自己一天所用到的垃圾如何而来,用完之后又如何处理。通过讲解一次性筷子和演算草纸的来源之后,学生们明显不会再随意掰断一次性筷子,在作业演算时也会更加小心,以免浪费纸张。通过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孩子们的节约环保的理念,使孩子们对于节约环保更为认同。
结语
在新的教育教学背景下,学生不仅是数学的学习者,更是提升全面素养的学习者和受益者,只有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做到内外兼修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金大荣.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07):97.
[2]杨中兴.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0):96.
论文作者:黄慧君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德育教育论文; 教师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