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电力营销管理过程中建立协同监督机制论文_白云鹏

浅谈在电力营销管理过程中建立协同监督机制论文_白云鹏

(国网佳木斯供电公司营销部)

摘要:电力营销管理中建立协同监督机制,一方面能够更细致的管理电力营销工作,使营销不良风气与操作的问题被有效解决,以此降低管理工作的难度;另一方面,凭借监督平台的构建,更便于管控各部门业务渠道,使工作效率得以提升,并增强各部门工作的整体性。本文基于电力营销管理中协同监督机制的建立进行分析,在明确管理要素与方法时,期望为后续电力营销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参照。

关键词:电力营销;协同监督;管理机制;系统建立

电力营销管理主要是控制电力市场服务与产品质量的工作,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会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地位,甚至会直接干扰地区电网运行的质量。而协同监督机制能够有效补足以往管理工作潜在的缺陷,使地区电网环境得到应有的保障。

一、电力营销管理工作概述

电力营销是基于市场环境变化,在满足地区用户电力消费需求同时,保障企业经济体系构建质量的部门。在营销管理工作落实期间,既需要根据营销工作的内容,对各项操作进行优化,也需要站在可持续发展角度,反复核查企业经济体系完善方向,以便使电网管理质量得以显著提升,同时也可以增强电网管理的落实强度,使电网营销存在问题得以全面解决。

二、协同监督机制建立重点分析

协同监督机制的构建目标是统筹企业内部监督系统,以此加强各部门工作的效率性与质量性,避免因为信息数据不足影响整体工作质量,使企业经济体系的构建遭受影响。因此,在协同监督机制构建期间,管理人员需站在企业战略发展角度判定现代电力营销工作潜在的风险与难题,并集合数据更细致的判断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关联情况,以便提供更详细且严谨的方案,使监督管理机制的构建更加可靠,为后续电力营销工作的开展提供更有效的参照。

根据以往调查资料可知,营销管理工作建立协同监督机制需要准确把控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内容与特点,并清晰监察部、营销部、财务部、审计部等部门之间的职权关系,构建详细的职责索引图表,确定各自部门的权责,才能更有效的执行监督管理系统,使电力企业内部工作质量得以保障,并能够及时发觉潜在风险,以便为企业经济体系提供更有效的保障。其次,在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不断精细化的过程中,更便于操作营销工作流程,为管理人员提供更开阔的视野,并且基于管理条例,更有效杜绝了暗箱等风险,以便为企业合法经济权益提供更全面的监督保障。

另外,在营销管理工作开展期间,凭借监督管理平台对业务流程与专业内容的管控,更便于架构协调的工作运转方案以便使营销稽查、计量、线损检修等工作质量安排有序,有效提高地区电网运行质量,降低故障因素发生的概率,自然能够为用户和电力企业之间搭建稳定的合作平台,同时更便于管束电力服务市场的风气。

三、建立协同监督机制的对策

1. 坚持协同监督原则

一是坚持围绕提高企业营销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水平为中心,规避法律风险和社会舆论风险,彻底杜绝廉政风险,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二是坚持整合力量、精简效能。按照“精简、高效、统一”的原则,整合监督资源和监督力量,提高监督效能,扩大监督成效。三是坚持协同合作、结果共享。根据企业各职能部门监督职责的分工,找准结合点,找好切入点,把握着力点,做到监督内容共同确定,监督过程共同参与,监督结果共同享有。四是加强协同监督数据信息的沟通,确保在信息数据方面真实,并能够不断加强改变协同监督的措施,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使协同监督工作的质量、流程更加严谨,并能够为将来电力营销工作提供更稳定且可靠的平台,才能使管理质量水准得以显著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明确协同监督内容

根据企业营销管理工作特点和重心定位,主要围绕两个方面进行协同监督:一方面继续加大对传统营销专业“量价费损率”等指标体系及与之相关联的计量、稽查等专业的监督力度;另一方面尝试对新业务、依据技术手段开展协同监督,尤其是对“大营销”体系建设、智能电网营销系统建设和电能量采集系统工程等相关新业务,结合供电服务中心功能完善、省级营销监控中心建设、省级计量中心建设不断摸索建立协同监督机制的切入点。

3. 延长协同监督寿命

为更好的开展协同监督工作,需进一步拓展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沟通方式,通过定期的检查、调研、会议、汇报等方式拓宽监督维度,丰富监督手段,建成上下左右相互联动的监督体系。协同监督活动都应针对具体的营销管理工作专业特点,确定牵头部门并制定协同监督方案,细化监督的具体范围对象、时间步骤和任务要求,由监察、审计、经法各部门会同营销部集体参与、共同实施,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持续改进意见,并落实结果反馈情况。

为确保协同监督工作有效开展,应加强科技管控,确保无缝对接。营销管理职能部门要充分应用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成果,加大业务领域纵向管控力度,依托ERP、营销稽查监控系统等管理平台,实现重点业务、关键流程的在线监控,切实做到超前防范、关口前移。结合企业集约化管控与惩防体系建设等,按照“制度+科技”开展协同监督工作的思路,多渠道多视角地创新监督方式,完善规章制度,持续提升协同监督成效和协同监督信息化水平。

同时,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通过定期的联席会议制定协同监督工作计划,研究检查、调研、评议的具体事项,协调解决协同监督存在的问题,安排协同监督阶段性工作任务。完善相应的通报、考核制度,并依据奖惩办法和规章制度严格处理,确保监督到位、执行到位。

4. 清晰协同监督分工

(1)营销部作为协同监督机制的纵向监督主体部门,主要负责对营销相关业务领域的纵向监督、过程管控和专项检查考核,防范本专业领域内影响企业形象、稳定干部职工廉洁从业各类风险发生,对实施过程中的违规行为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并将协同监督成果充分应用于营销业务改进当中,将监督责任、措施和要求融入核心业务流程、落实到重要岗位,积极主动优化流程、改进管理。

(2)监察部作为协同监督机制的横向监督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协同监督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加强组织协调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负责汇总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监察建议(决定),督促监察对象整改落实,负责组织对违纪违规行为进行事实调查和性质认定,提出责任追究意见。

四、结语

协同监督机制在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利用,不但能够为电力营销业务提供更广阔的延伸平台,使电力服务与产品质量得以显著提升,使更多用户认可电力企业的社会地位,同时凭借监督系统的构建,更便于察觉电网系统内潜在的风险,以便究责制度等工作的开展具备良好指引。故而,在论述电力营销管理过程中建立协同监督机制期间,必须明确协同监督机制的内容与重点,并提供详细的机制完善方案,弥补以往工作的缺陷,才能为后续电力营销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全面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夏小玲. 协同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农电管理,2016(8):36-37.

[2]朱凯. 浅谈营销稽查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运用[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

[3]杨文生. 浅谈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创新措施[J]. 化工管理,2016(32).

[4]王蔷,彭坤. 电力营销管理如何提高实效性[J]. 经营管理者,2016(15):00032-00032.

论文作者:白云鹏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浅谈在电力营销管理过程中建立协同监督机制论文_白云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