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系统口腔种植的疗效分析论文_赵海叶

长沙医学院 湖南长沙 410219

【摘 要】目的分析不同种植系统口腔种植病例的疗效差异。 方法在湖南省范围内的各区域分层抽取自愿接受口腔种植治疗的牙缺损或牙缺失患者分别接受不同口腔种植的疗效差异。结果A B两组进行口腔种植手术种植疗效结果,A组选用的是ITI种植系统,B组选用的是Branemark种植系统两组之间口腔种植疗效差异不显著。 结论ITI种植系统和Branemark种植系统对于患者而言种植疗效效果差距不明显,两个种植系统均具有较高的疗效作用,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牙齿的咀嚼功能基本恢复且牙龈无炎症。在临床中这两个种植系统中采用哪种种植系统更好应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和医疗情况为主。

【关键词】不同种植系统;口腔种植;

我国的口腔种植医疗技术发展迅速,已经发展出多种种植治疗的方法,为人民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口腔种植是指口腔内牙种植适合一个或多个牙缺失,首先病人需要进行常规的口腔检查,拍摄X-ray,取模分析,确定种植手术方案,患者必须无血液疾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症。种植一般需要两期手术,一期手术是在局部麻醉消毒后在缺失牙的部位做一切口,在牙槽骨上球钻定位,打孔,植入种植体,使植体与骨形成骨性结合[1]。这期手术是将手中的植体和覆盖螺丝放入牙槽骨内,严密关闭软组织伤口,种植体愈合需要4-6个月。二期手术是在种植的部位用愈合基台替代螺丝帽,愈合基台暴露在口腔内,大约需要一个月。在愈合基台安放于口腔内一个月,上皮袖口形成后,就可以取模,制作烤瓷牙了,约一周以后,缺失的牙齿试戴后,就可以正式粘结了,至此整体的工作完成了[2]。口腔种植术的关键在于种植牙的留存率和种植成功率,不同种植系统的种植效果不尽相同[3]。

ITI种植系统将与人体生理相容性极高的种植体(人工牙根)种植到牙槽骨内,并与之产生骨结合,具有很强的固位性和稳定性,手术简单,愈合时间短,使用寿命长,更具高效咀嚼功能,外形可与自然牙相媲美,且光泽度比自然牙更胜一筹,因此,被誉为是“人类的第三副牙齿”,也是国际口腔医学界公认的牙齿缺失首选修复方式[4]。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在湖南省范围内的自愿接受口腔种植治疗的牙缺损或牙缺失患者40例.(患者必须严格无血液疾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症)

1.2 方法

1.2.1抽样方法:按照湖南地区分层,各区域(湘西-怀化、湘中-益阳、湘北-常德、湘南-衡阳、湘东-长沙)作为一个整体简单随机抽取1个省/市口腔医院进行调查,每家医院调查10人,共有效调查50人。并将其随机分为A B组,A组70人,B组80人。A组为ITI种植系统,B组为Branemark种植系统.

1.2.2 治疗方法: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种植系统口腔种植方式。A组为ITI种植系统,B组为Branemark种植系统.在具体开展种植治疗过程中,需采用局部麻醉法对患者进行处理,麻醉药物选用利多卡因药物,常规消毒后铺巾进行准备,之后采用定点逐级扩孔方式,在切口过程中利用生理盐水将其反复进行冲洗干净,在充分冷却,然后选择对应组别的种植材料植入后进行缝合操作,在缝合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缝合的严密性,种植过后三个月对患者实施随访调查。

1.2.3 疗效判断标准:显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牙齿的咀嚼功能基本恢复且牙龈无炎症;有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牙齿的咀嚼功能一般,牙龈有轻度炎症反应现象,经X片检查未发现牙槽骨变化;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牙龈情况基本无改善,甚至加重;

1.2.4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进行表示,用X2检验,P<0.05表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A B两组进行口腔种植手术种植疗效结果,A组选用的是ITI种植系统,B组选用的是Branemark种植系统.两组之间口腔种植疗效的效一样。P<0.05两组间的差距无统计学差意义。具体见表1。

3 讨论

研究显示ITI种植系统和Branemark种植系统对于患者而言种植疗效效果差距不明显,两个种植系统均具有较高的疗效作用,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牙齿的咀嚼功能基本恢复且牙龈无炎症。所以在临床中这两个种植系统中采用哪种种植系统更好应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和医疗情况为主[5]。

在现代口腔医学技术中,种植控制是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的核心内容。ITI种植系统的优势在于精准快捷、成功率高,治疗过程微创、痛苦小,设计过程完全可视,对全口或半口缺牙、缺牙的后方没有真牙、前牙脱落的患者均可采用[6]。ITI种植系统将与人体生理相容性极高的种植体(人工牙根)种植到牙槽骨内,并与之产生骨结合,具有很强的固位性和稳定性,手术简单,愈合时间短,使用寿命长,更具高效咀嚼功能,外形可与自然牙相媲美,且光泽度比自然牙更胜一筹,因此,被誉为是“人类的第三副牙齿”,也是国际口腔医学界公认的牙齿缺失首选修复方式。

参考文献:

[1]曾文,贺剑. 影响口腔种植修复的风险因素及对策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19)

[2]《中国口腔种植临床精萃(2013年卷)》[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4(02)

[3]张丽君. 对口腔种植的临床应用讨论[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05)

[4]中国口腔种植年[J].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2(04)

[5]第一届上海口腔种植学术会议暨国家级口腔种植学习班通知[J].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1(03)

[6]徐欣. 口腔种植的个性化设计和简单化趋势[J].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9(02)

作者简介:赵海叶,女,助教,长沙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口腔正畸教研室,教师

论文作者:赵海叶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5

标签:;  ;  ;  ;  ;  ;  ;  ;  

不同种植系统口腔种植的疗效分析论文_赵海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