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基是建筑的根本,也是房屋后续施工的基本保障。我国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实际建筑施工期间,复杂地质会引发地基下沉或地基坍塌等事故,给房屋建筑物带来较大损害。但是,其根本原因是大多数房屋的地基出现问题。施工人员没有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地基施工技术,让地基没有达标,难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我国每年都会出现多起房屋倒塌事件,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也给居民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威胁。所以,提升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势在必行。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地基施工;技术;分析
1导言
社会的经济水平稳步提高,人们渐渐不满足现阶段的居住条件。而在房屋建设上,地基是保证质量的根本因素。在施工时,建设团队需要严格遵守建设的规章制度,对周围的气候、土质进行足够的调查与研究,选取最合适的建筑方案,务实地基建设,以此推动房屋建设的健康发展。
2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概述
2.1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概念
在房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位置的选择往往不能完全满足建筑施工的实际地质条件需求,部分施工现场的地质总会存在一些问题。房屋建筑施工中遇到这样的情况往往会应用地基处理技术来对施工现场的地基进行处理,地基处理过程中主要是针对施工现场地质变形以及渗透性能进行处理,从而使处理后施工现场的地理条件完全能够满足建筑施工的实际要求。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合理地应用地基处理技术对房屋建筑施工现场的地基进行处理,这样就能使经过处理后地基的地质承载力完全达到房屋建筑施工的对地质承载能力的要求。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不断的推进过程中,城市人口的数量快速增长,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的居住需求,城市的房屋建筑也逐渐由原来的低层建筑逐步向高层建筑发展,高层房屋建筑的出现对房屋建筑地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作用
地基是房屋建筑整体的基础,也是房屋建筑的基本质量保障。如果房屋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地基质量问题,那么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安全也会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房屋建筑施工一定要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如果地基的稳定性不能达到房屋建筑施工相关标准的要求,就会对整体房屋建筑的施工工期以及施工质量在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地基的质量,这样才能避免房屋建筑在使用后出现安全事故。
3实现稳固地基建设过程的重要性
施工基础是建筑物和地基之间的连接体。只有把地基打好,才能做好房屋建造,实现地基的稳固建设。坚实的地基提供的是一种分布的承载能力,将承受能力分散开,分散到整个地基上,才能加强整个地基的承受能力,一座房屋最重要的就是稳定性和安全性,而整个房屋的稳定性就在于地基的稳固性,如果地基稳固,那么这个房屋最基础的部分就可以说建成了,如果地基不稳固,即使房屋盖成,那么这个房屋坚持不了多久,就会塌陷。所以说,在一座房屋的建设中,地基的建设是重中之重。地基的建设方法有好多种,楼层的高度、类型和地质的不同,都应该采用不同的地基建设方法,常见的方法有筏形基础、软弱地基等,根据地质的不同,地基的不同,勘察时,应查明软弱土层的均匀性、组成、分布范围和土质情况,应当采用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
4房屋地基施工技术目标分析
4.1改善房屋地基抗剪性能
施工期间,房屋的抗剪承受力会影响其使用寿命。如果房屋的抗剪能力不足,可能会直接影响房屋地基的负重能力,进而影响地基安全。实际建设期间,偏心荷载会造成房屋地基的不均衡下沉,从而引发危险。除此之外,房屋地基不均匀下沉会造成房屋整体失衡,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满足房屋建筑地基的安全要求,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要重视提升房屋地基的抗剪能力。
4.2有效降低房屋建筑地基土的压缩性能
施工期间,房屋地基施工人员要注意土质层性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人员不能忽视地基的土质空隙问题,虽然孔隙看上去不会影响施工,但是从宏观上看,孔隙若是受到压缩,会影响土体的坚韧性,这就可能直接导致地基的整体稳定性能不达标,从而影响地基质量。除此之外,房屋荷载、填土自重都会直接造成地基下沉,从而直接影响房屋的使用寿命。另外,暴雨、地震等自然因素也会导致房屋地基出现下沉等现象。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的土质会影响土地的实际抗压能力,房屋地基施工期间,土壤缝隙有着极大的差别,而降水也会影响地基下沉。不论是那种土质,降水都会造成地基土和土地承受能力下降,容易造成地表的大面积塌陷,而房屋地基下沉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4.3改善房屋建筑地基动力特性
地震是极为可怕的地质灾害。当前,人们无法有效预防地震灾害。地震时,土体会出现粉末化和液化现象,在巨大的地震波破坏下,房屋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和土体就会出现严重的分离,这样会破坏二者的黏合性,导致地基抗压能力下降,严重影响房屋地基动力的特征。一是房屋建筑地基的垂直抗压能力降低,会直接导致地表建筑出现沉降现象。二是地震会产生冲击波,会影响房屋建筑地基的水平抗压能力,导致地表建筑出现倾斜。不论是垂直还是水平影响,其最后都会破坏房屋建筑地基的动力特性,导致建筑物下沉或坍塌,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房屋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要采用合理的地基施工工艺,提升地基的整体稳定性,从而保障建筑物的稳定。
5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施工技术分析
5.1强夯技术
强夯技术是指施工期间,为了提升土壤强度,降低地基土的收缩性,运用重锤并保证其固定下落,以夯实地基。其重点是找到夯实位置,施工期间,可以提前使用试夯方法来确定夯点的具体位置。要想使用该技术,施工人员必须考虑地下水因素,使用抽水机来抽取地下水,等地下水降到合理位置时,使用砂石铺垫地表,避免操作设备在使用期间出现下降。之后,要把周围土体向中心位置移动,让土质出现饱和,让土质的坚韧性达标,从而提升房屋的整体安全性能,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
5.2振动法
振动法是指运用起重机把振冲器等器械吊高,然后利用电机带动机械设备运动,让机械设备垂直运动并振动,起到振动效果。振动主要是让墙体周围的土体压紧,然后对土体进行冲击,这样能够让泥浆和土体更为贴合,让其坚韧度达标。这样能够破坏土体,充分利用泥浆的黏稠性来固定地基。振动法主要是运用在人工填土、黏性土和软泥土中。振动法的防水和加固性能较强,操作较为简单,在房屋建筑地基施工中应用较广。
5.3静压桩施工处理技术
静压桩施工处理技术与水泥搅拌桩技术有很大的不同。简单来说,其就是充分运用放线来测量并确定桩的位置,因为放线的准确度会直接影响房屋建筑规划设计,因此房屋建筑地基施工之前就必须做好放线测量工作。房屋建筑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放线,必须保证放线的精确性,可以通过试验来放线。不同的房屋建筑有着不同的内部结构,所以放线测量人员要根据不同的房屋类型来优化方案。在房屋静压桩施工中,施工人员要确定桩体位置,测试其荷载能力,从而保证建筑物的质量。静压桩桩底固定点施工期间,不同施工人员有不同的任务,但是有些施工人员可能不熟悉某项任务或业务,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相关专业人员对静压管桩机室进行吊锤,现场施工人员还需要确定具体的吊锤位置,这样才能保证静压桩吊锤位置的准确性,保证房屋建筑地基的质量。
6结论
地基的质量决定着建筑物的质量,在建筑建设的时候一定对建筑场地进行充分的实地考察,以便于根据合适的地理环境采取正确的施工方案,为地基的合理建造工艺提供有利保障,进而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与平稳性,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闫小强.房屋建筑施工中挤压式混凝土边墙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9):30-31.
[2]吴琛.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注浆技术分析[J].居舍,2018(34):78.
[3]董兴强.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究[J].居舍,2018(34): 91.
[4]徐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节能环保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 2018(30):35.
论文作者:刘春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地基论文; 房屋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土质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静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