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CT诊断术前结肠癌及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探讨论文_熊鹏,,代丽君

增强CT诊断术前结肠癌及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探讨论文_熊鹏,,代丽君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100

【摘要】目的 探讨增强CT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5例结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进行增强CT诊断与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参考计算增强CT诊断准确率。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有65例结肠癌患者,术前增强CT诊断准确率为96.92%(63例);手术治疗后6个月进行复查,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有25例患者结肠癌复发,增强CT诊断准确率为92.00%(23例)。结论 增强CT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操作简便,诊断准确率高,且能有效判断结肠癌分期,提高治疗效率,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关键词】增强CT诊断;结肠癌;术后复发;临床价值

结肠癌是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其发病率较高,占肠胃道肿瘤疾病的第三位[1]。该病症主要发病位置为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有腺癌、黏液腺癌以及未分化癌等多种类型,病变细胞通常沿肠壁环行发展,沿肠管纵径上下蔓延或向肠壁深层浸润,除经淋巴管、血流转移和局部侵犯外,还可向腹腔内种植或沿缝线、切口面扩散转移[2]。结肠癌早期通常采用内镜微创疗法,中晚期通常常用手术治疗,辅以化疗,进行手术时应尽量切除癌变组织,否则极易复发。结肠癌的准确诊断对于提高病症治疗有效率具有积极意义,此次试验旨在探究增强CT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结果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5例结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经乙状结肠镜和纤维结肠镜及手术病理诊断证实,在临床上表现为腹痛、腹部膨隆、黏血便、贫血、低热、乏力、消瘦、下肢水肿等症状,其中降结肠癌37例,乙状结肠癌22例,其他6例。患者基本资料为:男41例,女24例,年龄最大者76岁,最小者37岁,平均年龄为(58.61±3.47)岁。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及术后6个月进行增强CT检查,术前两天需禁食,术前一天给予100毫升33%硫酸镁并口服大量清水,清洗肠胃。检查时,取仰卧位进行平扫,扫描方式包括连续扫描、间隔扫描、重叠扫描、薄层扫描以及靶扫描,层厚0.7厘米,薄层扫描层厚小于0.5厘米,基础扫描工作完成后,经血管注入50至100ml的水溶性含碘造影剂,进行增强扫描。根据临床初步诊断结果,扫描前对不同病症类型的患者需采取不同处理方式,比如乙状结肠癌患者需直肠灌入超过2000毫升的温水,而其他类型的只需灌入1500毫升。此后每过一年都需要进行增强CT检查,观察肿瘤是否复发。

患者的检查结果是通过手术病理诊断确定的,术后采集患者的癌变组织,经过化学药剂的处理组织会固定硬化,使用切片机将之切成薄片,黏附于玻片上,染色,将玻片放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查探组织病变情况,确定是否为结肠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判定标准

将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增强CT诊断结果与术后病变组织切片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判断增强CT诊断的准确率。

(1)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有65例结肠癌患者,术前增强CT诊断结果显示63例患者为阳性,即患有结肠癌,诊断准确率为96.92%;手术治疗后6个月进行复查,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有25例患者结肠癌复发,增强CT诊断结果显示23例患者结肠癌复发,诊断准确率为92.00%。

(1)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加上工作环境的影响,大多数人的饮食习惯都较为不健康,且极不规律,导致肠胃道疾病发病率不断升高。临床研究发现:慢性结肠炎患者、结肠息肉患者、男性肥胖者发生结肠癌的概率高于正常人群数倍,目前该病症已成为临床常见的消化道肿瘤疾病。结肠癌易转移扩散,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中晚期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腹痛腹胀、消化不良、黏血便,随着肿瘤的溃烂,患者会出现贫血、消瘦、乏力、低热、下肢水肿等临床症状,伴随不全性或完全性肠梗阻,随着病程的进展,癌变组织会与周围组织浸润粘连,形成不规则包块,出现黄疸、腹腔积液、水肿等肝、肺转移征象[3]。

随着癌变组织的发展与扩散,其手术治疗效果愈差,因此能否及早进行准确有效地诊断对于治疗结肠癌具有重要意义。在结肠癌的诊断中,采集肿瘤组织进行切片病理检测准确率极高,是最为有效的一种诊断方式,但是其操作过程较为复杂,可能或损伤人体正常组织。相较而言,增强CT诊断操作简便,分辨效果好,损伤人体,能够通过图像直观地观察到患者肿瘤组织的分布情况与病变情况,帮助医生制定科学可行的治疗方案。此外,在进行结肠癌诊断时如能确定肿瘤分期,便能帮助医生明确治疗目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在进行增强CT诊断时,采用横断位成像,构造出肿瘤组织的冠状、矢状面的图像,形成三维立体影像,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病灶组织,判断出癌变组织转移扩散情况以及细胞浸润情况,根据病灶形状和扩散方向确定肿瘤分期[4]。

此次试验中在术前及术后半年对患者进行医学检查,发现增强CT诊断结果基本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术前增强CT诊断准确率为96.92%,术后增强CT诊断准确率为92.00%,与其他诊断方式相比,诊断正确率高,漏诊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增强CT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操作简便,诊断准确率高,漏诊率低,且能有效判断结肠癌分期,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孙健.增强CT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01(13):51-52.

[2]徐艳峰.增强CT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J].中外医疗,2016,06(07):171-172.

[3]徐丽娟.增强CT术前诊断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57(11):24.

[4]王发成,曹海念,张国来.增强CT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6,20(05):165-166.

论文作者:熊鹏,,代丽君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9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9

标签:;  ;  ;  ;  ;  ;  ;  ;  

增强CT诊断术前结肠癌及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探讨论文_熊鹏,,代丽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