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股票市场投资者行为研究论文_夏洪昊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股票市场投资者行为研究论文_夏洪昊

(中国工商银行合肥金寨路支行,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股票市场中个人投资行为对股票市场的震荡具有不容忽视的加剧作用,然而传统金融学并不能很好的解释现实股票市场中个人投资者异于传统金融理论的投资行为。行为金融学主要从个人投资者的心理出发,以投资者有限理性和存在认知偏差为基础,对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进行了分析说明。本文对中国股市个人投资者一些代表性行为进行分析,并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投资策略建议。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传统金融学;投资行为;投资策略

1 投资者行为理论综述

1.1 经典金融学的无约束理性假设

传统主流金融学是在西方经济学的知识架构上发展起来的, 它继承了投资者是理性的、市场完善、投资者追求效用最大化以及理性预期等经济学的理想假设。在传统主流金融学看来,投资者是理性经济人, 具有不受限制的理性, 即投资者的认知能力、运算能力不受任何约束, 因此能够在头脑中进行无所不包的概率计算: 投资者的所有活动都是以扩大自己的预期效用为目的的, 他还预期市场的其他参与者也都以扩大他们自己的预期效用为目的: 证券产品的价格充分反映了投资者及全体市场参与者对信息的理解和认同, 因而, 证券产品的价格是随机漫步的、具有不可预测性, 没有人能够持续获得利润。简言之, 经典金融学是以完全理性的投资交易行为和完美无暇的市场基础为其理论假设的。

1.2 行为金融学的有限理性假设

在经典金融学理论发展的同时, 有关金融市场的经验研究发现实际中存在着许多主流金融理论所不能理解的异常现象,主要包括: 易获得性偏误、代表性偏误和锚定性偏误、价格反转、价格惯性、规模溢酬、封闭基金折价现象、过度自信、交易过度、后见之明、反应过度、反应不足、损失厌恶、认知失调、时间偏好、自我控制等等。人们发现, 那种基于投资者具有完全理性预期、完全价格弹性以及完全信息假设的金融经济理论, 与现实金融市场实践发展之间的偏差越来越大, 也无法解释金融市场中日益增多的投资者非理性行为。这激起了许多学者对于无约束理性假设的反思和修正。而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类的心智、生理能力受到各方面的约束, 因此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由此, 以心理学对投资人决策过程的研究成果为基础, 重新审视整体市场价格行为的行为金融学逐渐开始兴起。在行为金融学来看, 投资者非理性的投资行为, 正是投资者不具有无约束理性的有力证据。基于对人类理性有限性的认识,1972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Herbert Simon(1955)提出了有限理性( Bounded Rationality) 的假设。在他看来, 经济学是研究在有限而相互竞争的用途之间对稀缺资源的分配, 由于人类的认知能力是稀缺物品, 因此, 就定义本身而言, 经济学是研究有限理性的, 即有限理性应该成为经济学研究中的基础。

2 行为金融学角度个人投资者行为分析

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行为众多,难以一一探讨。因此,本文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三种个人投资者行为进行解释。

2.1 频繁交易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低估风险,同时高估自己控制形势的能力。在证券市场中体现在两方面:第一,过度相信自己的预测。然而,现实表明,投资者所预测的股票价格波动幅度往往小于股票价格的真实波动幅度,也就是说,投资者低估了股票投资的风险,出现较高换手率。第二,确定性的过度自信,即人们常常认为自己在投资过程中的选择是100%正确的。这使得投资者在进行股票交易时会频繁的买进和卖出股票。然而,投资的净收益率与交易量是呈反向变动的。因此,个人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中频繁的交易行为,反而使其所获得的净收益变低。

2.2 过度依赖消息和政策的赌徒行为

中国股市至今仍被大家认为是“政策市、消息市”。主要是指被投资者认为小道消息和内部消息能够较强影响股市走向。我国股市由于成立时间较短,很多方面还不成熟,因此政府许多相关政策都是直接针对股票市场出台的,导致股票市场与政策之间的相关性较高。因此,很多个人投资者并不是基于自己对上市公司以及股票市场的总体了解而是依赖于不断打听到的政策、消息进行投资决策。具体表现为人们会过度投资某一股票以及相信自己可以凭借政策消息获得较高收益。从而进一步刺激了股票市场中个人投资者的投机行为和冒险心理,加剧了股票市场的不稳定性,而不稳定的股市恰好满足了这类投资者的投机行为和冒险心理。

2.3 处置效应

与传统金融学理论相比,投资者不愿意卖掉已经亏损的股票,而愿意卖掉已经获利的股票,即投资者倾向于较早地卖掉赢家,而较晚地卖掉输家。这种现象被称为“处置效应”。不过传统金融学理论却无法对其进行解释。行为金融学从展望理论、心智账户、后悔规避和追求自豪感、自我控制四个角度对处置效应进行了分析。处置效应在全球金融市场的投资者中是比较常见的现象,由于我国“好面子”的传统思想使得处置效应在我国尤为严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个人投资策略建议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特殊历史阶段决定了它的不完善性,转轨和新兴的双重特征, 文化与社会的特质使得我国证券市场市场具有其明显的特殊性- - 投资者行为不单易受其本身的心理认知差异的影响而且易受到外界环境噪音的干扰。这表现为投资者的投资理念还相当稚嫩, 散户依靠四处打探消息和凭借技术分析法期望能够与庄共舞,战胜庄家。许多投资者寄希望于政策的变更而一夜暴富,在政策变更上下赌注。投资者投资股票的目的不是现金红利(也几乎不可能),而是资本利得或股价买卖价差,这使得投资者倾向于短期炒作,投资者追涨杀跌,跟风现象严重。

3.1 学习相关知识,培养自控能力

由于金融理论知识在我国普及率并不高,大部分个人投资者都缺乏相关知识作为其投资决策的理论基础。因此,个人投资者要积极主动学习相关投资知识,培养个性投资理念,转变投机心态和冒险心理。在投资过程中,能够正确解读相关政策和分辨股市消息真假,从而避免因过度依赖政策和消息导致的损失。同时,在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中投资者应该加强培养自己的自控能力。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尽量不被自己的主观情绪所影响,客观的进行投资决策。当出现投资盈利机会时,要防止过度乐观,避免乐极生悲。同时要加强自己对投资风险的心理承受及消化能力。

3.2 反向投资策略

反向投资策略是一种利用人们对信息的过度反应进行投资决策的有效投资策略。通常来说,就是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选择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表现差的、非热门股票。理论的主要依据是源自于投资者心理的过度自信和锚定特征。巴菲特曾说过:“当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当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这是一种典型的反向投资理念,它可以有效应对股票市场中的羊群效应。中国的股票市场是一个羊群效应相比其他国家或地区更为明显的市场,因此,个人投资者应更好的采用反向投资策略来减少因盲目跟风导致的损失。

3.3 时间分散和成本平均投资策略

时间分散化投资策略是指某一投资者所购买的股票在其资产组合中的比重会随着该投资者进入股票市场的时间的增加而逐步减少的一种投资策略。其可以从两个方面解_释,一方面是认为股市风险与投资期限曾反方向变动,即股市的风险会随着投资期限的增加而降低;另一方面是,建议投资者股票占其投资组合的比例应随着投资者年龄的增加而降低。不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都认为时间分散会减少其投资风险。成本平均投资策略是指投资者为了在股价发生大的波动时摊薄损失,避免过大损失,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以不同价格分批买进股票的投资策略。对于减缓对投资者的损失厌恶心理具有重要作用。

4.总结

证券市场是涉及政府、上市公司、券商、证券交易所、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等不同利益主体间多方博弈的复杂系统。在我国证券市场中, 个人投资者是最为孤立无援的弱势群体, 其投资行为不仅受到自身固有的认知偏差的影响, 同时还受到各种外界环境的干扰。在这个意义上, 行为金融学对保护投资者权益, 保障证券市场安全, 对政府、上市公司、证券交易所和投资者自身都有着许多有意义的启示。

本文建议:

4.1 政府监管机构应加强证券发行和交易过程中信息披露和相关法制建设, 进一步完善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和内幕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打击违规操纵市场行为, 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只有通过及时的、全面的和准确的信息持续稳定地流动,人们才有可能排除市场噪音的干扰,做出稳健的理性投资决定。

4.2 就投资者自身而言, 则应该增强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进行价值投资, 并学习一些心理学等其他方面的知识, 了解自身存在的一些心理弱点, 从而在投资实践中有意识地加以纠正。投资者个体在资金、信息等方面均处于劣势, 惟有提高自身素质和分析思辩能力, 方能有效抵御市场风险。

5 结束语

个人投资者由于在收集分析信息及所学知识上的局限性,其投资决策往往更加依赖于心理活动,因此容易形成非理性投资行为使股票市场出现日历效应、IPO 之谜等异象。然而依据传统金融学理论并不能很好的解释这些异象产生的原因及给出相应策略建议。行为金融学作为一门将心理学、社会学等一些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结果应用在金融市场中的新学科,它比传统金融学有更强的解释优势,更好的现实操作性。所以,在行为金融学视角下对违背传统金融理论的个人投资行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小斌,江晓东.中国股市高换手率:行为金融学的解释.学术问题研究.2006,1.

[2]李心丹.行为金融理论:研究体系及展望[J].金融研究, 2005,1.

[3]李丹.解读我国股市的“非理性繁荣”[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5.

[4]郝继伦.中国股市过度投机的制度分析[J].财经科学,1997,2.

作者简介:夏洪昊,身份证号码:3426011990****0011。

论文作者:夏洪昊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  ;  ;  ;  ;  ;  ;  ;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股票市场投资者行为研究论文_夏洪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