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论文_郑万飞

初中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论文_郑万飞

(四川荣县旭阳镇富南学校,643100)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就是文本解读能力。语文教师自身的文本解读能力大小直接决定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从而影响到初中生语文学习的最后成绩。所以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培养的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师;文本解读;培养策略

引言:

位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正需要进一步加强。这就需要教师对文本解读能力达到一定的要求,才能更好地引导初中生进行语文阅读学习。语文教师提高文本解读能力能够充分发挥现代初中语文课堂的开放性。教师应当以教材为基础,深入钻研以扩大自身视野,在更高的水平线上培养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

一、初中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教师缺乏自主文本解读意识

随着现代科技信息平台逐渐发展,许多初中语文教学课文都能找到大量参考书籍。与此同时,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在教学参考书中,以教材为基础提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以及教学目标。许多语文教师则完全根据教学参考书进行教学,并没有自主思考和自我理解意识。对于参考书上的知识与讲解,照抄照搬而没有自身分析与理解的过程,最终只是作为一个教学参考书传话筒的存在而已。在课堂中无法灵活应对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更无法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这样的课堂使得学生主体性与创造性都无从发挥,课堂变成了教师一个人的演讲,如此极易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教师教学热情性下降,最终造成低效课堂。

(二)在文本理解上无界限解读

许多学校致力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考能力,以至于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无限制的让学生发挥教师也不进行纠正。创新能力与思考能力需要用在正确的道路上,而不是无限制的“随心所欲式发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理解上无界限的解读极易造成学生误区。一方面是没有任何根据的随意解读,另一方面表现在无原则的歪解和曲解。在表面上看似是文本解读走向多元个性时代,实则是跳入了多元个性的泥沼。在一千个哈姆雷特里,只能是具有不同特点的哈姆雷特,而不能是被解读成像孔乙己一类的人物。不能在文章之外天马行空的对其解读,这样不仅对学生个性化阅读存在负面影响,还会使学生在文本面前感到不知所措。

(三)存在于功利性和固有程序下的文本解读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对于文本解读的方式都是根据中考时的考题来决定的,所以对学生总是灌输各种中考经典答题思路,在固有程序下对学生文本阅读能力进行培养。在如今应试教育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只是注重学生对考试答题技巧的练习,或是各种零碎知识的记忆,在其中忽视了学生创造性,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考考题就像一个束缚,约束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解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若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缺乏文本解读能力,只是按照中考的标准来功利性的要求学生按照固定思路答题,只会造成学生文本解读意识愈发的淡化。

二、初中语文教师提高文本解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教师应深入文本,加强理论与解读方法的学习

语文作为中华五千年来的文化概括性学科,并不是对于文本字面意思做到了解就足够,而是需要读者深入探究,对文章体现的人文性、人生百态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都要彻底领悟。只有教师自身深入文本,对理论与解读方法学习透彻,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培养文本解读能力。

例如,在学习《阿长与〈山海经〉》时,并不仅仅是需要把这篇文章当成一个故事来学习,还需要从课文中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原因以及能让同学们感受到这种感情变化时的心情。要通过细读课文,注意到一些写的细致并精彩的地方,能够通过这些描写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再通过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感受到阿长这个人物所代表的具体形象。

(二)注重教学实践,培养文本解读能力

语文教师不能一味的照搬教学参考书,需要拥有自身独立、个性化的文本解读能力,从文章中读出作者感受和文本教学价值,在文本解读中需要读懂、读透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文本概念对文章进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参考书,重视教学实践能力,不断提高自身文本解读能力。

例如在经典课文《背影》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从文本上的解读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感情,还需通过教学实践为学生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让学生演示父亲对儿子展现的各种背影动作,再将教师讲述各种背影所表达的不同情感与同学们的表演结合起来,提出问题让同学思考,从学生作为儿子的角度来感受作者当时的心情。这样同学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书面上作者想要表达的父爱,更是结合自身情况感受到的家长对自己的爱。

(三)改善对语文教师职前教育

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趋势主要从理论转向实践。但这在我国师范院校实施情况并不理想。主要因为面对现代应试招聘,许多中学院校对师范生的招聘范围注重理论而非实践,逐渐造成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理论培养多于实践培养的情况。改善对语文教师职前教育能有效改变这种情况。

结束语

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的文章文本含义也不尽相同。因此,语文教师对于文本解读方面不仅需要参考作者的原意,还需要参考时代的背景特征。只有初中语文教师提高自身文本解读能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与文化底蕴,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引导初中生进行语文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路婷.初中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2]庄照岗.论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提高[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傅雯.初中语文文本解读中语法知识的应用[D].天津师范大学,2016.

论文作者:郑万飞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  ;  ;  ;  ;  ;  ;  ;  

初中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论文_郑万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