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通信光缆施工在智能化变电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论文_谭立

试分析通信光缆施工在智能化变电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论文_谭立

(湖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 湖北武汉 430070)

摘要:为满足当前人们不断增强的用电需求,节省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我国加强了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通信光缆施工是智能化变电站建设中的重要工作内容,而在实际施工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工作人员能够不断提升施工工艺,采取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法,以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为人们稳定用电提供良好保障。本文就通信光缆施工在智能化变电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通信光缆施工;智能化变电站;建设;存在问题

前言:现阶段,我国智能化变电站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光缆也在其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大大提升了电网运行的可靠性。而通信光缆施工要求较高,因而,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十分小心慎重,一旦出现失误,便会影响整体工程的质量。对此,工作人员还需科学选择光缆类型,运用纯熟的施工工艺,确保高质量施工,真正实现智能化变电站的经济、稳定运行。

1 智能化变电站建设通信光缆施工概述

智能化变电站是当前我国电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能够实现自动化的电能分配、电压调整等,充分实现了电力流、业务流以及信息流的集中控制。智能化变电站建设中,需要将原本的电缆换成光缆,实现电信号传输和电接口应用,向光信号传输和光接口应用的转变。从而,使智能化变电站达成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协同化的建设运行目标。通信专业是智能化变电站建设中的基础[1]。因而,通信光缆的施工十分重要,且这一施工涉及内容广泛,工艺技术水平较高,必须加强对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视,避免在这一阶段出现问题,以免影响整体变电站建设运行质量。

2 智能化变电站建设中通信光缆施工存在的问题

2.1 光缆及其附件选型方面的问题

光缆及其附件是智能化变电站建设中通信光缆施工的基础材料,在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设备型号较多,再加上智能化变电站建设本身属于一项大型、复杂的工程,因而需要采购的材料总量较多、类型繁杂,采购人员时常会出现遗漏一些材料或是采购数量不足的情况。同时,为了确保材料能够随时满足施工需要,智能化变电站建设中,往往会与多个设备供应商一同合作,导致所采购的光缆及其附件型号缺乏统一的标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例如光缆固定架、保护管套、光缆终端盒等设备,经常出现型号不统一的情况。而设备类型的不同,使其所采取的施工工艺也有所不同,导致智能化变电站建设中通信光缆施工工艺差异性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施工质量。

例如某智能化变电站建设通信光缆施工中,分别向两个供应商采购了二次设备机柜,而二个供应商所提供的机柜厂商不同,其中所运用的光缆固定架型号也存在较大差异。一个二次设备机柜中所采用的是横向光缆固定架,另一个机柜中则是应用的纵向光缆固定架,施工人员只能采用不同的施工工艺予以施工,导致施工质量不统一,难以达到标准。

2.2 通信光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信光缆施工过程中,也极易出现各种问题,导致信号传输质量下降、传输信号弱化。

第一,光缆附件本身质量问题。材料是施工中的基础,材料本身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例如某智能化变电站建设中,施工人员在光缆施工过程中发现,光缆线路接续后测得的衰耗平均值为29.83dB。但是根据相关公式计算,衰耗值应为17.71dB。由此可见,光缆线路实际的衰耗值较高。工作人员通过对光缆中继段的逐点排查发现,光缆固定架本身存在质量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些光缆固定架存在间隔槽间隙不足的情况,同时其与光配机架之间的距离也不符合标准。导致施工完成后,出现了塑料保护套管整体弯曲程度较大的情况,内部光纤受到严重挤压,光缆线路衰耗值大大提升,严重影响了信号的稳定传输。

第二,光缆线路余缆固定不牢固问题[2]。当前我国通信光缆施工中,在余缆固定材料的选择上,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因而,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多运用铁丝、塑料等材料作为固定材料。而这些材料在长期应用中,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出现腐蚀、脱落问题,导致光缆余缆随意散落,给智能化电站建设埋下了众多的安全隐患。

第三,引导光缆入沟处密封不严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会使保护钢管进水,且难以排出。若是在寒冷的冬天发生密封不严问题,则还会出现保护钢管内积水结冰的情况。而积水结冰膨胀后,会挤压内穿光缆,导致传输信号严重弱化,工程质量大大降低。

3 智能化变电站建设中通信光缆施工优化对策

3.1 科学选择光缆及其附件类型

首先,工作人员应注重通信光缆施工前的可行性研究。要求建设单位能够加强与设计单位的沟通,结合智能化变电站建设的实际要求,明确光缆及其附件选用类型。其次,预估材料使用数量,并充分考虑后期扩建问题,选择专业、可靠的设备供应商,确保设备类型的统一、充足。最后,在技术规范书审查中,应对光缆及其附件进行严格审查。从而,在施工前,便有效避免光缆及其附件类型不统一的问题,消除施工工艺差异化,确保通信光缆施工质量。

例如某智能化变电站建设中,在通信光缆施工前,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对变电站设备配置方案进行了明确,在GIS设备室安装220kV智能组件、测控设备等。在其智能汇控柜安装主变高中压侧智能组件,相对的低压侧智能组件,则安装在主进开关柜[3]。由于本工程中,光缆传输距离较短,因而,从经济性、实用性等角度考虑,最终选择了多模光缆+尾缆模式。同时,在施工方案中明确了其中所需的光缆附件类型及数量,实现了施工工艺的统一,有效确保了通信光缆施工质量。

3.2 严格控制施工过程

首先,在正式施工前,施工人员应对光缆质量进行检查,检验其相关证书以及测试报告,并进行开盘测试,确保光缆质量,避免不合格产品被投入使用。通过对光缆附件的统一采购,选用标准的光缆余缆固定材料,确保其牢固性。其次,在施工时,施工人员需要对光缆弯曲半径进行随时检测,保证其数值在光缆外径数值的15倍~20倍之间。并在光缆接续完成后,采用专门的仪器,对光缆衰耗值、传输质量等进行检测,保证其室内连续每芯光缆衰耗值在0.02dB以内。再者,在施工及相关测试完成后,施工人员还应定期对光接口等部位进行除尘和检查,避免存在连接处不严密的问题。同时,需要间隔一段时间,才能够对光缆进行使用,从而确保其运行稳定性。最后,在光缆投入使用后,施工人员也应进行随工测试,尤其是要注重对光缆运行中衰耗值测试和光纤顺序核对,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遗留的安全隐患,并予以妥善处理,从而保证智能化变电站的稳定运行。

例如某智能化变电站建设中,施工人员利用以上方法,对光缆施工过程进行了严格控制,不仅有效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实际工期比预期工期缩短了15天,施工成本也降低了40%,切实满足了智能化变电站经济性、安全性的建设要求。

结论:

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电力领域发展中的重要任务,而光缆施工,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通信光缆施工中,还存在着众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传输质量。对此,施工人员还应加强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的沟通,严格制定施工方案,合理选择施工材料,统一施工工艺,采用标准化的施工手段,以确保施工质量,实现变电站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王根华,韩际辉,孙超.智能变电站光缆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4,11(11):91-93

[2]姜国华.变电站站内引场光缆维护和管理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7(19):162-163

[3]李艳丽,束娜,韩本帅.智能变电站光缆选型及敷设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2,3(3):167-169

论文作者:谭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0

标签:;  ;  ;  ;  ;  ;  ;  ;  

试分析通信光缆施工在智能化变电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论文_谭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