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论文_屠志勇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论文_屠志勇

身份证:13112619850724XXXX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直接关系着城市路面交通建设水平,在路面交通负荷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必须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为路面交通安全性以及道路使用寿命提供保障。对于目前应用广泛的沥青道路而言,则应把握好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减少质量问题,确保其达到良好的建设质量。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沥青道路;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一、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

1.1前期施工准备

在市政道路工程沥青道路施工前,首先要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核,明确沥青混凝土强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及标准配合比选择沥青混凝土材料,确保沥青具有较好的排水和防水能力。在垫层施工中,还要采取防冻措施,并对材料指标进行测试。在材料入场环节,应做好入场验收工作,按照施工进度要求安排材料进场,避免对实际施工造成影响。其次应对市政道路基础施工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其压实度、平整度、弯沉值等指标符合面层施工要求,并做好边线外侧水平测量工作。检查无误后,应对基层表层进行清理,将施工设备在现场妥善布置,开展设备试验等工作,确保其运行状态良好。沥青道路施工技术的主要优势是一次性铺垫,施工效率快,只有做好前期施工准备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

1.2材料拌和及运输

在沥青混合料的拌和生产过程中,要保证原材料保持干燥,避免对配合比产生影响。在拌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各种材料的使用量,加强温度控制,确保沥青混合料拌和质量。除了沥青材料的温度控制外,也需要控制石材加入的温度。此外,沥青混合料如果需要长时间保存,容易出现质量下降的情况,需要合理控制沥青混合料存放时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拌和站与现场施工的沟通配合,确保材料的稳定供应。在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过程中,为确保材料粘结性,应控制好运输距离和时间,合理规划运输路线。一般采用大吨位自卸车进行沥青混合料运输,应在车内设置金属底板,对箱体进行密封处理,避免材料受到污染。在从搅拌机到自卸车的装料过程中,应多次挪动汽车位置确保平衡装料,防止混合料出现离析问题。

1.3摊铺施工

摊铺施工是沥青道路施工的一个重点环节,需要根据现场作业面的布置情况,合理组织沥青道路摊铺施工。必须按设计要求在基层上喷洒透层油、沥青层间喷洒粘层油,需待乳化沥青破乳及水分蒸发后才能进行沥青道路摊铺。摊铺前应预热摊铺机熨平板并确保其不低于100℃,下中面层应采用钢丝绳挂线引导控制高程、上面层应采用平衡梁自动找平控制高程。为了防止沥青道路出现早期质量问题,在摊铺作业过程中,应对摊铺机的运行速度进行控制。在整个施工作业过程中,摊铺机必须保持匀速、缓慢前进,并保证摊铺过程的连续性,防止出现中途停顿、突然变速等情况,以保证沥青混合料摊铺的平整性。一般情况下,摊铺机作业速度应在2m/min~6m/min之间,如果采用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机作业速度应控制在1m/min~3m/min之间。在摊铺施工过程中,还要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观察,防止混合料出现离析、裂缝、波浪等问题。

1.4碾压施工

沥青混凝土碾压施工对面层成型质量有直接影响,需要进行三次碾压,分别为初压、复压和终压。通过采取三次碾压作业方式,能够提升沥青道路的压实度,确保路面平整,从而为行车安全及道路外观质量提供保障。其中,初压应在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摊铺后的较短时间内进行,但要保证混合料无推移和开裂的情况。此时沥青混合料温度高,可以获得较好的碾压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可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碾压时应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从路外侧低处向中心碾压,超高段则相反,并对路面平整度进行检查,对不平整的部分采取修正措施。复压在初压完成后紧密衔接,采取高频低幅的原则,相邻碾压带间保持1/3~1/2碾压轮宽度的重叠面积,采用钢轮及轮胎压路机组合进行复压,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为止。需注意当层厚较大时应适当加大振幅,SMA面层不宜采用轮胎压路机。最后采用双轮钢筒压路机进行终压,直到无明显车轮痕迹为止。

1.5接缝处理

沥青路面接缝是影响平整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沥青路面的薄弱环节,极易造成结构上的缺陷,因此应尽量减少接缝。上下层的纵向热接缝应错开15cm、冷接缝应错开30-40cm以上,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开1m以上。半幅施工不能采用热接缝时宜加设挡板或采用切刀切齐,铺另半幅前必须将缝边缘清扫干净,并涂洒少量粘层沥青。摊铺时应重叠在已铺层上5~10cm,摊铺后用人工将摊铺在前半幅上面的混合料铲走,然后再进行碾压。施工热接缝时应将已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待后摊铺部分完成后,一起跨缝碾压。横接缝应在混合料尚未冷透时用凿岩机或人工垂直刨除层厚不足部分且成直角连接,铺筑新混合料接头时应先软化接茬处。应注意所有接缝新摊铺带应与前一条摊铺带的松铺厚度相同,确保接缝紧密、连接平顺,不产生明显的接缝离析。

2市政道路工程沥青道路施工质量控制

2.1裂缝防控措施

在市政道路沥青道路的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多种质量通病。其中,裂缝问题是最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主要是由于回填土压实度不足、面层渗水、摊铺和碾压施工技术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的。为了降低裂缝问题的发生几率,在路基回填土施工中,应采取分层回填和压实技术,确保路基的稳定性,严格规范基层施工。在摊铺作业过程中,应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并及时开展碾压作业,确保沥青道路的成型质量。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温度,减少面层裂缝。此外,在施工完成后,要及时进行路面养护作业,在路面铺盖保护层,并安排专门人员在现场进行看管,防止路面未成型前受到破坏。

2.2坑槽防控措施

坑槽也是市政道路沥青道路容易出现的一类施工质量问题,主要是由于在正式施工前,未做好基层表面清理工作导致的。在此情况下,难以保证沥青道路摊铺的平整性,经过碾压施工后,容易出现坑槽问题。此外,道路交通荷载水平较高,也会加快沥青道路的松散和恶化,进而出现坑槽问题。为防止此类问题的出现,首先应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清除基层表面垃圾和杂质,同时可采用改性沥青材料,提高路面抗压能力,从而降低坑槽问题的产生几率。

2.3松散防控措施

从沥青混凝土材料的特点来看,其细粒结构可以形成薄膜,增加粗集料之间的粘结力,从而提高沥青道路稳定性。但如果沥青混凝土材料质量不过关,在施工过程中未做好材料验收工作,则难以发挥沥青混凝土材料的自身优势,导致路面出现松散问题。在实际施工中,应尽可能提高沥青材料质量,控制好沥青混合料的工艺温度,防止发生焦化现象。通过加强原材料质量及工艺质量控制,能够有效控制松散问题的出现。因此,在现场施工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对材料质量、施工工艺质量的控制,采取有效的质量监管措施,提高工程施工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文.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J].丝路视野, 2017(25):97-97.

[2]侯玉荣.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J].居业,2017 (3).

[3]牟忠群.沥青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的具体运用[J].中华建设,2017(3):154-155.

论文作者:屠志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3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论文_屠志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