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12:莫让职称也当“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称论文,莫让论文,专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机构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精干高效,精干高效的核心是以岗论薪,以岗论薪的实质是摒弃传统的身价等级转而注重岗位的职责效应。然而,在一部分国有企业里,不同技术职称推行相应行政职务的工薪待遇,有类别混淆之嫌,有脉理不畅之悖。
职称有高低,岗位有主次。低职称高岗位者有之,高职称低岗位者亦有之,固而职称的高低并不完全等同于岗位的主次。相同工薪待遇的职称与职务管理考核却有着天壤之别,问责制、追究制、淘汰制让职务拥有者,竭力而尽心,顾近而思远,有“不进则退”之危机;而职称拥有者,居高不寒,处变不惊,无“剑悬弓张”之紫迫。
如此道来,难道是引导我们崇尚仕途而轻视技术吗?答曰:非也,非也!我们不仅要重视技术,而且还要充分利用技术,使其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笔者提出三点建议:其一,推行“分轨制”,实施职称职务分开管理考核,按职称高低确定职称专项待遇,按月造册,随工资一并发放;其二,建立职称效能考核考评制,按年度进行效能评定,达不到评定标准的,即使具备职称资格,也可不履行聘任手续;其三,职称效能评定中,始终坚持“有无对比”原则,即从实际工作和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出发,有职称而无效能者,则视为“无职称”;无职称而有效能者,则视为“有职称”。
如是,虽然准则难定,但却有利于管理的持续改进;如是,虽然操作难行,但却有利于推进职称改革进程;如是,虽然残酷无情,但却有利于保护和留用关键人才。
标签:岗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