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学科中进行探究性学习论文_赵云

在数学学科中进行探究性学习论文_赵云

山东省青岛平度市郑州路小学 266700

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中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进而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学习内容以基础学科教材为主要载体,因而,研究性学习的主要阵地在课堂上。那怎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创设情境,如结合实际、谜语、故事、猜想、悬念、提问、观察、操作、实验、多媒体投影等等进行创设,情境要充满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思维含量比较高的问题,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实践证明:紧张内在的智力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思维处于高度紧张的运作状态,并形成跃跃欲试的心理冲动,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例如在今年四月,我校的“教科研月”活动中,我执教了一堂立标课“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同学们,你们随意说出一个数,老师就能很快地判断出这个数是否能被3整除,不信试试看?于是,学生纷纷说出几个数,都被我准确地判断出来了,有些学生想难倒我,又说出了自家的电话号码和父母的手机号,结果也被我一一做出了准确的判断。此时,学生被老师的本领所折服,好奇、惊叹。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挑战,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急于去探索规律,发现其中的奥妙,同时也诱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因为课堂是一种生命的动态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富有个性的、体现多样化的学习过程,因此,应积极提倡在实践操作中学数学,在探究中学数学,在合作交流中学数学的多样化学习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应真诚地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探究时要明确目标,掌握方法,敞开思路,交流内容,总结结果。例如,我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时,在探索圆面积公式这一环节中,我分四步进行:

1.让学生回忆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指导学生把圆面积计算操作图片剪下来,观察每一份是什么图形,有什么新发现?

3.分组组拼图形,你能摆出哪些图形?看哪个小组最有创新精神?想出的方法最多?学生通过亲手操作、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后出现以下情况:组1:我们发现圆分成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组2:我们拼成的图形是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组3:我们把圆变成16个近似三角形扇形,用三角形的面积乘16就是圆的面积。组4:用4个小扇形,每个小扇形近似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乘4就是圆的面积。组5:用4个小扇形组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圆的面积。组6:用16个小扇形拼成一个近似的梯形,梯形的面积就是圆的面积。

4.引导学生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讨论:

这些图形与圆面积有什么关系?图形各部分相当于圆的哪一部分?怎样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学生通过讨论发现:虽然拼摆图形不相同,但最后得出的计算公式都相同。即:S圆=πr2。这样整个公式推导过程,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合作、质疑解疑的过程中进行的,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增强了创新意识。

三、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不断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多给学生发展空间,应用所学的知识去想象、猜测、探索。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学习中的主动性、活动性,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组织者、引导着和合作者。例如学习了“统计”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请你调查你生活周围的一些数据,整理成统计表,并作出分析,在活动课上展示出来。学生兴趣盎然,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学校教导处、各年级的老师及各班班长,搜集整理了很多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如:一个小组调查了学校各年级的近视情况,制成了统计表(略)并作出了分析:低年级近视率低,中年级上升,高年级升高,说明近视率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升高,并分析了近视率升高的原因:①不注意用眼卫生,书写姿势不正确,长时间躺着看书。②看电视、玩电脑游戏时间过长。③高年级作业量偏高等,同时还给学校老师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以降低近视率。

四、组织好数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践证明:一次成功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受益匪浅。如在教学实践活动“数字与编码”时,我认真组织,合理安排,紧紧抓住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课前让学生搞社会调查,搜集资料,探究规律,课中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自主质疑释疑,解决了许多问题:①他们了解到我校学生考号的编写方法。②知道了平度区域与乡镇电话号码的特征以及省内外电话号码的特征,还学会了给港台小朋友打电话。③懂得了每个人身份证数字的排列规律及由15位改为18位的科学依据。④初步认识到了邮政编码的意义和作用,探索并发现了邮政编码的规律等。课后我又布置了学生设计郑州路小学1—6年级学生学号的编码。巩固强化了编码方法,这样既突出实践活动的综合性,又加强了数学各部分知识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合作探究、与人交往及处理信息的综合能力。

论文作者:赵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8月总第2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9

标签:;  ;  ;  ;  ;  ;  ;  ;  

在数学学科中进行探究性学习论文_赵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