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走进学困生的心灵论文_张英梅

浅谈如何走进学困生的心灵论文_张英梅

张英梅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姜山镇前山小学 266600

摘 要:人的内心世界如同一把锁,谁掌握了打开心灵的钥匙,谁就可以调动人的一切。教育也一样,我们要懂得学生的心,才谈得上教育。用“心”育人,给学生以自尊心、上进心、责任心、自信心,这样才能真正走入学生心灵世界,唤醒每一颗善良的童心,使每一位学生都承受阳光照射,雨露滋润,从而茁壮成长。

关键词:走进 心灵 爱心 育人

在每个班级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着一些差生,如何做好初中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有位特级教师把成功的教育经验,凝铸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名言,深深地启发了我,使我认识到,必须让爱温暖学困生的心灵。

一、尊重人格,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

学困生主要是指道德品行差或学业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在转化学困生的教育中,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坚持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变相体罚。用爱心融化学困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班里有个男学生,各科成绩都差,平时沉默寡言,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从与他几次谈话中了解到,他认为自己特别笨,智力不如人,老师、同学会看不起他,上课不敢接触老师的眼光,平时不愿与同学接近,学习上有困难也不问老师、同学。针对他的思想,我提出同他交朋友,对他讲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使他懂得“聪明在于勤奋”的道理,课堂上有意对他投送亲切的目光和友好的微笑,并让他回答一些较容易的问题,答对了便进行表扬、鼓励,还安排课余时间耐心地帮她补习基础知识,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使他感受到“老师关心帮助我,爱我”的温暖;从而恢复了自尊心,对老师从“戒心”变为“贴心”,从“疏远”变为“亲近”,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人也变得开朗起来,在班里又听到了他和同学玩耍时发出的爽朗笑声。

二、热情鼓励,激发学困生的上进心

学困生不过是缺乏肥水的禾苗,沾着污垢的玉石,既有阴暗的消极面,又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优秀生、中等生一样渴望进步,也能成才。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学困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事实证明,学困生并不是一无长处、各方面都差的“坏孩子”,更不是智商低下、不可教育的“低能儿”;相反,在一定意义上,“淘气、调皮的孩子聪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对学困生有所“偏爱”: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品德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扬,让学困生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而千万别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被冷落被遗忘的对象。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学困生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激发其上进心和积极性,我努力做到“五多”:多个别谈话、多沟通家长、多表扬鼓励、多正面疏导、多指明方向。在赢得了学困生的信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之后,转化工作就容易多了。

三、逐步要求,培养学困生的责任心

对学困生的教育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但决不能姑息、袒护其缺点和消极因素而降低要求,应该把热情关心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在把爱的雨露洒向学困生心灵的同时,要使他们认识到,对他们逐步提出要求,正是对他们的信任,是一种深厚的爱、真正的爱,从而使他们培养做“四有”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责任心,形成渴望进步的内驱力。只有在培养了责任心以后,学困生的转化才有实现的可能。当然,对学困生的逐步要求要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操之过急,“恨铁不成钢”,而要严之有度,严中有别,对不同的对象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对学困生的转化目标和期望,要切合个人的实际和特点,引导他们制定个人进步计划,分设几个台阶,使他们“跳一跳,摸得着”,经过努力能逐步达到。在新的起点上,又提出高一点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班里有个男同学,平时比较散漫,不遵守纪律,学习成绩差,经过观察、分析原因,进行耐心教育,对他提出争取进步的具体要求,当他比前遵守纪律,留心听课,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时,就在班上表扬他的进步,学期末他还获得了学习进步奖。第二学期,根据他好运动和具有一定组织能力,选他当班级的体育委员,使他在前进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四、集体帮助,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

学困生学习、生活在集体环境里,他们必须融进班集体之中,同班集体一起前进。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既是学困生矫正不良道德品质的熔炉,又是学困生实现转化、走向进步的摇篮。班主任在教育和学困生进步中起主导作用,但一个人的能量总是有限的,必须树立良好的班风,发挥集体的力量,使学困生身处一个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之中。为此,我向全班提出“不让一个伙伴掉队是全班同学的共同责任”的口号,并在班里开展互帮互学的“一帮一”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争当“班级明星”、“文明学生”和“改正一个缺点,为班级争光”的活动……。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使学困生感到班集体大家庭的温暖,逐渐消除了自卑心理,克服了孤僻性格,振作精神。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教育者要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修复好学困生这艘将沉的航船,并协助他们顺利航行。

论文作者:张英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6月总第17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30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走进学困生的心灵论文_张英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