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刘淑华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刘淑华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 163712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7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与住院时间。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满意度(95.65%)与对照组(88.23%)相比明显较高,住院时间大大缩短,并发症少。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诸多并发症产生,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应用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57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2 to December 2013 were selected.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evidence-based nursing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The satisfaction,complications and hospital sta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after nursing,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95.65%)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88.23%),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was greatly shortened,and the complications were less. The difference of nursing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AMI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cure rate,reduce the complications,and be safe and effective.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 evidence-based nursing;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pplication;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指冠状动脉突然闭塞,导致血流中断,由于严重的心肌急性缺血而出现局部坏死,具有高死亡率的特点,对患者生存安全造成直接威胁[1、3]。采取正确及时的临床救治与科学有效的护理可有效提高抢救率,最大程度的减少死亡。基于此,我院对2012年6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7例实施循证护理,取得显著成效,现报道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7例,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男性14例,年龄在49~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17±3.84)岁;女性9例,年龄在53~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86±3.77)岁。对照组34例,男性19例,年龄在42~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54±3.63)岁;女性15例,年龄在57~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17±3.81)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1例,高中或者中专17例,初中或者小学21例,文盲8例。两组患者年龄与文化程度方面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基础护理、用药指导、病情观察等。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成立专门的护理小组,根据所提问题检索相关护理文献,寻求实证,并去科学评价证据的可靠性、实用性与真实性,制定针对性强的护理方案,具体如下。

1.2.1 疼痛护理

1.2.1.1 循证支持

护理小组查阅相关文献,寻找疼痛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患者身体因素。冠心病导致管腔狭窄,心肌缺血,出现损伤,甚至死亡。②心理因素。患者存在焦虑、悲观或者恐惧等负面心理反应,容易导致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增加疼痛因子的释放,加剧疼痛。

1.2.1.2 护理干预

安排患者在监护病房,保证患者足够的卧床休息,满足其身心需求,尽量稳定患者情绪。同时,给予必要的止痛治疗,加强用药护理。有效止痛可以能够避免血压升高与心率增快而导致的心律失常,减少心肌的耗氧量。止痛药物应用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神志意识、面色表情,并持续监护患者各项体征指标[4]。

1.2.2 便秘

1.2.2.1 循证支持

便秘产生原因分为以下几点:①长期的绝对卧床,机体肠蠕动功能有所减退;②心理因素:焦虑、恐惧心理对规律性的排便活动产生抵制;③排便方式发生变化。多数患者感觉床上排便不方便,当出现便意时下意识的抵制,致使大肠内的粪便停留过长时间,大便干硬,排便困难。④进食过少,特别是水分与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摄取少。⑤药物应用。吗啡或者杜冷丁等药物的使用,减弱甚至抑制胃肠蠕动,导致便秘[2]。

1.2.2.2 护理干预

指导患者保证绝对的卧床休息,若患者无并发症,鼓励其适当运动,避免便秘形成。同时,向患者详细讲解便秘发生原因、预防措施与注意事项,让患者全面认识疾病,打消思想顾虑,正视疾病[6、7]。此外,尽快建立条件反射,以早餐后15~30min训练排便功能为宜。主张患者尽量摄取清淡温和、低脂且易消化的饮食,多进食新鲜蔬果,例如香菇、芹菜、苹果、香蕉等,适当食用核桃、芝麻、豆浆、牛奶等食物,禁烟酒、可乐、咖啡、咖啡,每日饮水至少1000ml。患者在床上排便时,护理人员应使用屏风给予遮挡,保护患者隐私,并叮嘱患者不要过度用力,排便过程中一旦有心悸或者心慌症状出现,叮嘱患者立即停止排便。定时按摩患者腹部,每日3次,每次10min,以加快肠蠕动,改善便秘[5]。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病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分别为8.69%、95.6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分别为17.64%、88.23%。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7.69±3.43)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23.91±4.86)d。两组患者并发生发生率、满意度与住院时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诸多并发症产生,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高传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对临床预后的影响[J].内科危急重症杂志,2011,12(05):203-204.

[2]唐利军,房爱菊,王亚平,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适时康复训练的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0,44(11):36-37.

[3]胡静,胡晓娟.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2012,13:148-149+152.

[4]方小娟. 循证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S2:160-161.

[5]孙茂莲.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齐鲁护理杂志,2006,03:197-198.

[6]于波.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工程,2013,05:143.

[7]杨淑蓉.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10,06:504-505.

论文作者:刘淑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3

标签:;  ;  ;  ;  ;  ;  ;  ;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刘淑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