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与农业现代化_小城镇论文

小城镇建设与农业现代化_小城镇论文

小城镇建设与农业现代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城镇建设论文,农业现代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大战略。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新兴的小城镇和乡镇企业,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加快小城镇建设,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

一、加快城镇化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小城镇的兴起和发展,是农村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世界上一些农业发达国家,都是伴随着农业的发展,逐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进而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全国农村有建制镇19000多个,比1985年增加了1.3 倍。小城镇人口为1.64亿,占农村总人口的17.9%。但是与国外农业发达国家比较, 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据有关方面研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平均40%左右,发达国家80%—90%,而我国只有30%。已有的小城镇,建设标准比较低,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不强。所以,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这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快小城镇建设,完全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是在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科学分析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实施这一决策的深远意义,在于通过加快小城镇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城镇化滞后和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促进农业现代化。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业已由资源制约转为资源、市场的双重制约,农产品供给由全面短缺转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资本和技术对农业发展的作用明显提高,增加农民收入更加需要调整农业结构,部分农民由单纯本乡本土经营转为离乡离土经营,农业和农村其他产业对各种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些情况标志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一些地方的情况看,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大变化以及这一变化带来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加快小城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1)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要求进入城镇, 转变务农身份,开辟新的经营领域,用他们的资本积累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2)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资金、技术、 信息等方面的支持,提高农业生产要素供给水平。(3)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 需要向小城镇聚集。乡镇企业布局分散,结构趋同,迫切要求调整结构,相对集中,连片发展,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企业效益。(4 )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迫切要求加强市场体系建设。要通过发展小城镇,建立健全销售、集散网络,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5 )增加农民收入需要通过发展小城镇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趋缓。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1995年为4.5%,1996 年为9%,1997年为4.6%,1998年为4.3%。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开辟新的收入来源,扩展农民经营领域。(6 )农业剩余劳动力迫切要求从土地上转移出来。我国现有农业剩余劳动力1.4亿多, 而且今后每年农村还将增加近千万劳动力,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农业剩余劳动力要合理有序地向城镇转移,寻求新的就业岗位。(7 )国民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开拓农村市场。我国农村消费市场不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仅为城镇居民的1/4。1996年,农村居民百户洗衣机、电冰箱、彩电拥有量仅为城市居民百户拥有量的22.2%、10.1%、24.6%。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扩大农村需求,提高农村消费水平,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也要求加快小城镇建设。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在改革上下功夫,在发展上作文章。那么,怎样才能通过改革和发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呢?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加快小城镇建设,解决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问题,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进而逐步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关键时期,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性选择。

还要看到,我国农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不仅对小城镇建设提出新的要求,而且为小城镇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1 )小城镇建设的地位进一步明确。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一个大战略”。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加快小城镇建设”。从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出发,把小城镇建设作为一个大战略提出来,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决策。这一决策,充分肯定了小城镇建设的地位和意义,对加快小城镇建设,必将产生深远影响。(2 )小城镇建设有着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良好,对小城镇建设十分有利。1998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GDP增长7.8%,今年上半年全国GDP增长7.6%,工业增加值增长9.4%,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4%。由于经济实力增强,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物质支持。(3 )农业对小城镇建设的支撑力度加大。近几年,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粮食生产登上新台阶,肉、蛋、蔬菜等大幅度增加了。1998年粮食产量达到4.9亿吨以上,棉花440万吨,肉类4355万吨,水产品3854万吨。现有的农业生产能力,可以满足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所增加的需求。(4 )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小城镇建设增添了活力。在一些城镇和集镇,一批以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为主的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把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农民与城镇紧密联系起来了,不仅可以促进农业、富裕农民,而且可以壮大企业、振兴城镇。(5)乡镇企业对小城镇建设的“推进”作用不断增强。 众多乡镇企业已构成小城镇和集镇发展壮大的内在基础。乡镇企业带动了小城镇二、三产业,增加了农民进城就业岗位,扩大了城镇消费,促进了城镇文教、卫生、服务、商业等行业发展,为小城镇建设增加资金积累。(6)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有了明显进展。1998年, 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2%,比1990年提高了近8个百分点。 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增强了农业对小城镇所提供技术、信息服务的依赖程度。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看到,当前加快小城镇建设,既有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实力支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到新的阶段,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良好机遇。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所在,动力所在,希望所在。

二、从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高度定位小城镇建设的目标

加强小城镇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并充分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科学定位小城镇建设的目标和原则。国内外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小城镇建设的目标和原则定位,实质是小城镇建设走什么路子的问题,事关小城镇建设的成败。

我国小城镇建设速度缓慢,城镇化水平滞后,小城镇与农村关联度不高,辐射能力弱小,带动功能不强,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小城镇建设目标定位不明确、不科学,以致有的小城镇建设脱离本地实际,失去发展基础。(1)有的城镇建设贪大求洋,财力难以承受;(2)城镇工业没有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忽视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结构趋同,重复建设;(3)城镇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吸纳农民进城就业能力不强;(4)城镇为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难以为农业提供及时、 有效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5)城镇用地、建房、户籍、用工政策, 对农民进城务工、办企业、经商缺乏吸引力和扶持力度。这些问题,表明一些地方没有把小城镇建设同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紧密结合起来。这是一些地方小城镇建设发展不快,缺乏后劲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加快小城镇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科学定位小城镇建设的目标和方向。

一个国家城镇化的目标和道路的选择,关键因素在于国情。我国农业还不发达,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12亿人口,9亿在农村。 我国要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小城镇建设,要以服务农业、农民和农村,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其根据是:(1)以此为目标,小城镇建设才有坚实的基础。 小城镇生于农,也必兴于农。没有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小城镇。农业、农民、农村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只有服务于农业、农民和农村,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小城镇建设才会成为有水之源、有本之木。 (2)以此为目标,小城镇才能肩负起历史重任。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四个现代化。作为位于城乡结合部、处于农村经济发达地带,而又植根于农业和农村的小城镇,只有以促进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不断加强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发挥其自身的功能,担负起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赋予小城镇的历史使命。(3 )以此为目标,小城镇建设才会得到农民的支持。小城镇发展的动力在于农民之中。没有亿万农民的参与和支持,小城镇是发展不起来的。只有坚持服务于农民、农业和农村的宗旨,让农民得到建设小城镇的实惠,农民才会把小城镇建设当做自己的事业,真心真意地支持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小城镇建设要坚持以促进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在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从国际国内的经验看,应坚持以下原则。(1)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原则。 依据本地资源优势,规划城镇经济发展。 特别是要注意充分利用本地农业资源。通过发挥农业资源优势,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经济紧密结合,互为促进,以收到强镇兴农的作用。( 2)优先带动农业和农村发展原则。要把以镇带农摆在突出位置。 围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现实需求,兴办城镇工业加工和流通企业,尤其要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骨干龙头企业,发展城镇各项社会事业,增强小城镇带农兴农的能力。(3)服务“三农”原则。 把服务于农业、农民和农村作为小城镇建设的宗旨,突出抓好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为农服务功能。从资金、技术、信息、流通等方面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以各种服务组织为纽带,逐步建立起互帮互助、互惠互利的新型城(镇)乡(村)关系、企农关系。(4 )持续协调发展原则。制定科学可行的城镇和所辖乡村的经济发展规划,正确处理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关联度,加强协调性,增强互补性。保护耕地、水源等农业资源,综合治理农村环境,维护和改善农村生态条件,实现城乡经济可持续发展。(5)让利于农原则。 小城镇对农业和农民要采取适当的扶持政策,为农民就业、建房创造有利条件,调动农民进镇建镇积极性。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的收益,应适当让利于农民和农业。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不要与农民和农业争利,切不可加重农民负担。

在坚持上述原则的同时,要把小城镇建设同新阶段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1 )小城镇建设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农业结构不合理,优质产品比重低,致使农业效益不高,农民增收减缓。因此,城镇经济结构和布局的调整,要适应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和调整,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挥带动和促进作用。(2)小城镇建设与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相结合。 我国农产品转化率低,是农业效益不高、农产品积压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水果鲜食与加工比例为9:1,而世界平均水平为8:2。畜牧业在农牧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0%,而美国为50%,法国为60%,英国为70%。要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畜牧业,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和过腹转化,提高农产品转化率。(3 )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相结合。以小城镇为载体,加强市场建设,健全完善农产品销售网络,疏通流通渠道,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4 )小城镇建设与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在抓好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抓好农村道路、电网、通讯、水利、绿化、仓储、农技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5)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 通过完善市场、提供各种服务,促进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城镇工业要大力培育大型龙头企业,扶持农产品基地建设,促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生产。(6)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农村教育相结合。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开展各类培训,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民和农村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7)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环境建设相结合。 保护农村生态,加强环境建设。综合整治农村卫生,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加强卫生防疫,提高农村生活质量。

三、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城镇化指的是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集中的过程。从本质上讲,这是工业化导致人口居住地变化的结果。工业企业为获取外部经济和聚集效应,有集中布局的内在要求;工业集中布局,又导致对第三产业的集中需求。随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会大幅度增加。于是吸引农村人口向工业和第三产业集中的城市迁移,形成城镇化浪潮。城镇化的推进,反过来又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一)城镇化能够吸纳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创造条件 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经营规模的逐步扩大和劳动生产率的逐步提高。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在于它是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有效途径。(1)可以为农民开辟新的就业领域。随着小城镇人口增加,二、 三产业会逐步发展起来。二、三产业是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载体,可以带动务工经商的农民向小城镇聚集,促进农业人口逐步向城镇迁移。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发展,转移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业人口。(2)可以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尽管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由于城镇化滞后的影响,农业劳动力份额和乡村人口份额下降缓慢,农业呈现超小规模经营特征。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虽然各国土地资源丰裕程度不同,目前农场平均规模大小不一,但都经历了一个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而不断扩大农场平均规模的过程。美国农业人口总数1920年为319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30%,1988年下降为495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同期农场总数从652万个减少为216万个,农场平均规模从147英亩扩大到453英亩。在1950至1988年间,美国农场工人数从930万个下降到290万个,从农业中转移出的劳动力多数为家庭劳动力。一些国家农场规模之所以能够扩大,关键在于城市和工业的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3 )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我国由于城镇化滞后,农户经营规模小,工业化程度不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平均每一个农业劳动生产力生产的主要农产品,50年来有很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只有加快城镇化,才能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进而才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二)城镇化能够增加对农产品的总需求,特别是增加对商品性农产品和深加工农产品的需求,为农业现代化创造需求 农业现代化的又一个重要特征是农业的商品化。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以市场为导向、为出售而生产的商品经济转换,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就为农业商品化创造了需求。 (1)可以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城镇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水平高于农村居民。199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购买蔬菜113.34公斤、食油7.2公斤、 猪牛羊肉19.04公斤、 家禽4.94公斤、鲜蛋11.13公斤、水产品9.3公斤、 食糖1.63公斤;农村居民人均消费蔬菜107.21公斤、食油6.16公斤、猪牛羊肉12.72公斤、 家禽2.36公斤、蛋及蛋制品4.08公斤、鱼虾3.38、 食糖1.35公斤。城镇居民对麻、丝、毛、皮制品的需求也高于农村居民。我国有12.36亿人口,城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 就能增加城镇人口1236万人。以猪牛羊肉为例,1997年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人均多消费6.32公斤,如果城镇化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就能使全社会对猪牛羊肉的总需求增加7800万公斤。(2)可以增加对农产品的商品性需求。 城镇居民对农产品的商品性需求高于农村居民。这是因为农村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中自给性消费占相当比重。农村人口迁移到城镇后,不仅农产品消费总量会增加,而且原先自给性消费的那部分农产品也要从市场上购买。因人口迁移而发生的商品性需求增长,要大于总需求的增长。同样以猪牛羊肉为例,城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全社会对猪牛羊肉的购买量的增长远不只7800万公斤。每种农产品总需求增长与商品性需求增长的差额,取决于农民对该产品的自给性消费水平。(3 )可以增加对深加工的农产品的需求。城镇居民对深加工的农产品的需求高于农村居民。提高城镇化水平,有利于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会随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而提高。

(三)城镇化能够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物质技术装备条件 农业现代化,有的国家也曾称作农业工业化。顾名思义,农业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用工业部门提供的物质技术条件来装备农业。用来装备农业的物质技术条件,如拖拉机、电力、化肥、农药、除草剂等,不是来自农业本身,而是来自城镇。只有城镇化达到一定程度,城市能够为农村生产出足够的农业投入品,农业的装备条件才能得到改善,农业实现现代化才成为可能。(1)从世界各国横向比较看,工业化、 城镇化越高因而经济发达程度越高的国家,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越好。1975年,每万亩耕地拥有的拖拉机,属于发达国家的联邦德国为119.3台、 法国为48.4台、英国为47.8台、日本为41.9台;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只有0.9台,阿根廷只有3.6台,巴西只有4.6台。(2)从一个国家的纵向发展历程看,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条件也是随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而逐步得到加强。从1920年到1975年,美国每万亩耕地拥有的拖拉机从0.9台上升到13.1台,联合收割机从0.02台上升到6台,载重汽车从0.5辆上升到10.2辆;从1945年到1974年,美国每亩耕地用电量从0.7 度上升到29.3度;美国每亩耕地化肥施用量,1880年为0.7公斤,1920年为3.6公斤,1950年为8.3公斤,1975年为28公斤。 其他欧美国家也经历了类似的发展过程。(3)从我国各地的情况看,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 农业的物质技术装备条件往往也较好。比如,城镇化步伐较快的浙江省,1997年农村用电总量达1901237万千瓦,农用柴油使用量达131万吨,分别占到全国的10%和11%。

(四)城镇化能够为农业现代化提供资金积累 扩大经营规模,装备现代物质技术,要求农业有较多的资金积累。反映这一趋势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农业产值中物质消耗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这也称作农业的资本深化。据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对多个国家的横向比较研究,在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的结构转型时期,农业需要的中间投入一般会由占产值的20%,迅速上升到45%左右。完成结构转型后,这一指标也会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这种对应关系是: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40、280、560、1120和2100美元(1964 年美元)五个发展阶段,农业物耗率分别为30%、40%、50%、60%和75%。我国农业的物耗率虽然也从1952年的20%上升到1997年的43%,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很低。今后我国农业物耗率将大幅度提高。这要求农业有较多的资金投入。资金从哪里来?除通过扩大经营规模、调整生产结构以增强农业生产者自身积累能力外,另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是对农业进行支持和保护,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没有这一条,农业很难实现现代化。而要做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要求工业化、城镇化达到相当水平。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史看,都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达到相当水平,农业占国民经济的份额、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份额大幅度下降后,才开始实行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政策。从我国部分地区的情况看,乡镇企业越发达,“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能力就越强,这些地方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就越高。

四、正确处理城镇化与发展农业的关系

(一)推进城镇化与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的关系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推进,确为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条件,但并不意味着农业现代化会自动跟进。如果农业发展滞后,又会反作用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必须正确处理工业化、城镇化与以农业为基础的关系。(1 )始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研究表明,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中期,农业很容易出现萎缩现象。法国工业化发端于19世纪30年代,其小麦产量自19世纪60年代起出现明显停滞趋势,直至本世纪40年代才出现明显增长。英国工业化起步于18世纪60年代,19世纪50年代以后,其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的产量每况愈下,也是直至本世纪40年代才出现明显增长。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都出现过这种局面。拉美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超前、忽视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教训更为深刻。本世纪初,拉美国家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牧产品供应地。但战后至70年代中期,各国主要考虑工业的进口替代,忽视了农业的同步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大城市。从本世纪30年代起,它们一直把4/5左右的国内外资金投向城市地区和工业部门,农村地区和农业部门得不到充裕的发展资金。其结果是,农业滞后,农村发展缓慢,经济社会发展停滞。一些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随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不断下降,但其基础性作用并没有减弱,相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越需要农业的支持,因此,推进城镇化,必须始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2 )对农业实行有效的支持和保护政策。在工业化初期,为了积累资金,一般对农业实行索取性政策。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农业发展对物质投入的需求明显增加,而增加农业投入要求采取支持和保护性农业政策,保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平衡发展。特别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不能继续实行对农业的索取性政策,而要支持和保护农业,以使农业能够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提供足够农产品。在农业自身发展政策上,要注意创造条件推动土地流转,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发挥农业比较优势。(3)防止农业兼业化、副业化和粗放经营。 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农业劳动力加速向非农产业转移,而农业自身对劳动力减少有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如果一方面劳动力大幅度转移,另一方面规模经营没有及时跟上,就会导致农业兼业化、副业化和粗放经营,甚至撂荒。规模经营要求土地集中,而土地集中是一个渐进过程,涉及到土地产权政策的调整、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应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防止粗放经营。

(二)推进城镇化与保护农业资源的关系 从多数发达国家的历史看,工业化、城镇化要占用相当一部分农业资源。在早期阶段,工业化、城镇化争用农业资源的现象并不突出。但是在工业化、城镇化的中、后期,争用耕地、水资源问题日益严重,必须正确处理解决这一问题。(1)实行最严格的土地政策,保护耕地资源。小城镇建设, 一开始就要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在早期阶段,由于可以开荒,农业用地甚至可以增加。在工业化、城镇化的中、后期,非农用地迅速增加,开垦的土地不足以弥补减少的农地,导致农用地的绝对减少。美国和日本的农业用地面积分别从1900年和1940年开始减少。但我国村庄分布点多面广,已经占用着大量土地。农民向城镇集中,一定要制定合理规划,加强土地管理。近几年,一些地方借小城镇建设,滥占乱用耕地,严重破坏土地资源,给农业发展留下隐患。土地是农业最主要的生产要素之一。我国土地资源匮乏,必须实行最严格的土地政策。小城镇建设必须严格控制规模,不得随意占用耕地。只有做到小城镇发展,耕地面积不减,搞好腾村并镇后耕地的整治,才能促进农业现代化。(2 )强化水资源管理,保护水资源。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一些地方特别忽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在早期阶段,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争水并不严重。但发展到中、后期,一方面城镇需要大量生活和工业用水,另一方面,城市工业和生活又排放大量费弃物,污染农业水源。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表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十分关键的问题,对我国这样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尤为重要。要制定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规划,有效保护水资源。(3 )加强林草管理,保护林草资源。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护林草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从国内外经验教训看,随着城镇化发展,如果缺乏严格管理,容易造成林草资源破坏。一些地方特别是林区、牧区,随着城镇规模扩大,存在乱占滥用林地草地现象。有的地方城镇建设贪大求洋,不惜毁林毁草扩大城镇面积,修建超标道路和其他设施。这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影响城乡可持续发展。小城镇建设一定要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要科学地选址,严格控制规模,保护林地草地,镇内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区开发,也不得毁林毁草,必须保护自然资源。

(三)推进城镇化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关系 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必然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但是,农业规模经营要从实际出发,要适度,要坚持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要看到,土地家庭承包经营,适合中国国情,适合中国特色农业的发展,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正如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的,土地家庭经营不会影响农业现代化。因此,在此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几点:(1)坚持形式多样。 各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集体经济比较发达的少数地方,村办农场、厂办农场、站办农场是主要规模经营形式。在多数地方,则是以种田大户、家庭农场、股份合作制农场为主要规模经营形式。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要尊重农民的自愿选择,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长期不变。(2)以劳动力大量转移于非农产业为前提。 在农民非农产业就业机会少、非农就业不稳定、家庭收入主要依靠土地的情况下,不能推进规模经营。只有当劳动力转移出农业,土地收入不占主要地位的情况下,才能适时引导土地使用权向部分愿意扩大经营规模、而且有条件和能力经营好土地的农户转移。(3)注意提高土地生产率。 土地向部分农户集中后,其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会大幅度提高。根据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不仅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更要提高土地的产出水平,不能以粗放经营换取土地的规模经营。

标签:;  ;  ;  ;  ;  ;  ;  ;  ;  ;  

小城镇建设与农业现代化_小城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