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护生与病人沟通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论文_何袆萍

血液科护生与病人沟通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论文_何袆萍

兰大一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科护生与患者沟通因素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方便的采样方法,对我院血液与20名护生进行深入访谈,现场记录与录音,整理记录与录音内容,总结总结,精炼一般分析与专业知识。[结果]整理和分析后,血液系护生护患沟通的影响因素与护生本身的专业知识、职业态度、患者文化水平、护理结果、预后、部门文化氛围、通过讲师的指导作用和工作量等有关。因此,需加强护生与患者沟通策略。[结论]加强临床护生专业素质培养,规范护生护理行为,提高护生护理能力,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性。

关键词:血液科护生;病人沟通;影响因素;质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年来,伴随医学模式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的新综合医学模式,医患双方沟通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的决策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很多医疗纠纷的发生往往与医患双方沟通不够充分有关。医患沟通是指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过程中,与患者及家属就伤病、诊疗、健康及相关因素(如费用、服务等),主要以诊疗服务的方式进行的沟通交流,其主要内容包括医疗信息方面的沟通和思想情感上的沟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医学生再培养的重要环节,如何在提高住院医师临床知识、思维及技能同时,具备较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目前规范化培训的重要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入选的研究对象有20人,均为女性;年龄29~50(35.35±5.18)岁;专科2人,本科17人,硕士1人;护师9人,主管护师10人,副主任护师1人;血液科工作年限(13.10±6.42)年;带教年限(10.50±5.25)年。

1.2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及小组讨论,访谈前取得入选护士的知情同意,并承诺对访谈信息保密,同时保证其可随时退出访谈,退出对其工作及人际关系不会造成任何影响。访谈时间控制在30min左右,以自由访谈的形式不分提纲先后顺序进行,在访谈的过程中采用开放式提问的方式,尽可能挖掘更多的信息,在个别问题上有意识地请访谈对象举例说明,为保证信息的完整性,访谈全程录音,以便后期进行回顾。进行资料整理分析时将与主题有关的词语全部提取后再进行归纳、提炼,升华出与护患沟通有关的主题概念。

1.3统计学处理

用SPSS22.0软件包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用t与x2检验,两两比较。当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为指导,通过对访谈内容的提炼总结,得出8个影响因素,分别是护生自身专业素养、职业态度、病人文化程度、护理结局、病情预后、科室文化氛围、带教导师的导向作用及工作量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血液科住院的老病人对每项操作的标准比护生都清楚,因此,如果护生在为病人进行护理操作不规范时极容易给病人留下不良印象,进而影响沟通效果。(2)现在的护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的关怀能力较弱,不会关心理解病人的感受,对护理的职业持有消极态度,在护患沟通上也就不积极。(3)血液科住院病人大多处于化疗阶段,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比如恶心、呕吐、头晕等使病人身心处于疲惫状态,不愿意沟通;还有就是病人对文化程度低的病人,护生不能自如地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回答疑问。(4)有些护生对病人的称呼不自然或不得体,说话方式较强硬,特别是操作失败后,不知道如何解释合适,激化了病人的不满意。工作量大时护生忙于协助导师完成护理工作,沟通解释工作就相应减少,甚至没有时间去详细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讨论

3.1血液科护生与病人沟通影响因素

血液科作为专业性较强科室,血液科护生在血液科规范化培训过程中,一方面对于专业知识了解不够充分,在医患沟通中缺乏足够专业知识,双方沟通中自信心不够充足,对于病人及家属提出的很多专业问题回答模棱两可,使患者及家属对于医生的信任度明显下降;另一方面,血液科护生沟通中缺乏主动沟通意识,很多血液科护生在规范化培训中对临床疾病的诊疗感兴趣,但对医患沟通重视不够,很多血液科护生认为患者听医生的就可以了,不需要了解太多医疗相关程序和治疗方法的抉择,这样的做法容易让患者产生医生不够负责的想法,容易产生医患矛盾;再次,在医患双方的沟通中往往缺乏技巧,很多血液科护生对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估计不足,在接触患者时会出现紧张、胆怯心理,行动拘谨,语言生硬,不知如何沟通,缺乏告知患者病情、治疗风险、医疗费用、注意事项等方面信息的技巧。因此,在血液科护生规范化培训中加强医患沟通培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2血液科护生与病人沟通有效措施

3.2.1建立并维持好良好护患关系

首先需要建立并维持好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对患者实施血液透析之前,护理人员以友好的态度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相关事项的介绍,包括血液透析流程、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让患者可以做好心理准备并能够更好地配合进行血液透析,同时在患者接受治疗时要尊重患者的隐私,为其进行成功事例的讲解,提高患者对于治疗的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3.2.2积极与患者沟通

护士应以轻柔、平缓的语言与患者沟通,倾听患者的心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与主观需求,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类问题,抚慰患者,使患者感受到来自护士的真诚、热情及关怀。

3.2.3关心患者

从生活细节中关心患者,使患者感受到热情的氛围,面对血液透析不再恐惧,让患者融入社会,消除不良情绪,使患者感受到热情的人文关怀,让他们不再觉得孤单,对生活树立信心。护理人员可以向患者讲解一些积极配合治疗的成功案例,轻松愉快的接受治疗,从而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或者积极引导患者参与到社会活动中,与更多乐观积极的人交流,增强自信心。

3.2.4健康宣教

为了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首先需要患者了解和认识血液透析的知识,合理搭配饮食,控制好出入量,按时监测血常规、肾功能等生化指标,随时调整用药,并使患者摒除自己的错误观点和行为,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

结束语

总之,血液科作为内科中专业性较强的科室,血液科护生在规范化培训过程中接触到大量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患者及家属面临巨大经济压力及心理负担。因此,血液科护生在血液科规范化培训中应加强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同时临床带教老师应加强示范作用,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传授沟通技巧及加强医患沟通培训,尽快掌握沟通技巧,在考核体系中除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外,在平时出科考核中增加患者患者满意度评估及小组讨论进行考核,有助于更好的促进医患双方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陈凤,付素惠.治疗性沟通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水平的影响[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1):65-66.

[2]周红军.浅述血液透析中护患沟通的重要性[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18:1.

[3]李艳,于力.浅谈血液科医师职业化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4):13-16.

[4]刘静,卢艳,刘程清,冯梦瑶.沟通技能在血液净化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9):300.

[5]刘艳,黄玉葵,雷静.护患沟通培训在血液科低年资护士中的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2):99-100.

论文作者:何袆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  ;  ;  ;  ;  ;  ;  ;  

血液科护生与病人沟通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论文_何袆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