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论文_龚莎

华容县人民医院 岳阳华容 414200

摘要:目的:分析及探索护理干预在行颅脑手术治疗后昏迷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并观察其在预防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8月间我院接诊的行颅脑手术治疗后昏迷的20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包含100例患者。对照组10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100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的下肢肿胀、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下肢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颅脑手术治疗后昏迷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字:颅脑手术;昏迷;护理干预;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颅脑手术患者术中常通过深静脉置管构建静脉通路,该方式有效保证了患者手术过程中输液、出血的安全进行,但也易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疗效与预后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1~2]。为了降低高危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风险,本研究收集2013年1月~2015年8月间我院接诊的行颅脑手术治疗后昏迷的10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效果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1月~2015年8月间我院接诊的行颅脑手术治疗后昏迷的20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入组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相关临床检查明确诊断,且均择期行颅脑手术治疗;②均符合相关手术指征;③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将本组200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包含100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39例;其中年龄最小者17岁,最大者67岁,平均年龄(42.16±16.81)岁;左股静脉置管患者45例,右股静脉置管患者55例;平均置管时间(10.61±0.67)d。研究组中,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41例;其中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69岁,平均年龄(42.03±15.97)岁;左股静脉置管患者42例,右股静脉置管患者58例;平均置管时间(10.73±0.71)d。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置管部位、置管时间等基线资料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存在临床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10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100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的护理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护理人员应强化对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护理工作,在给予粘稠度较高的药物用药后,护理人员应使用15~25ml左右的生理盐水冲洗静脉管,防止管壁产生药物沉积情况,待静脉管完全干燥后才能进行封管;对于具有频繁咳嗽症状与烦躁情绪的患者,应加强监护,避免因患者的异常表现导致血液回流至导管中,一旦发生回流则应使用注射器抽出回流微血栓,将以上操作完成之后即可继续输液或输液;护理人员在每次给患者输液前,应先详细检查深静脉置管的具体情况,先抽回血,保证抽回血时没有发现阻力时方可进行静滴,防止导管上残留的部分栓子一同注入血管中,而当患者的管道出现堵塞时,应及时拔除导管,禁止强行推注[3]。(2)严格遵医嘱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等抗凝药物进行预防性抗凝,每次给予0.4mL,1次/d,经皮下注射用药,并且在患者用药时护理人员还应密切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3)护理人员还应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特别是注意详细观察患者的下肢血运情况,一旦发现患者产生肿胀等异常情况则应及时进行处理,除了需要经肉眼观察外,还应采用卷尺进行精确的测量,同时还应注意观察患者下肢的肤色与温度,且将观察的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及时向患者进行反馈[4]。(4)护理人员需给予患者合理的健康宣教与康复训练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静脉置管时的相关护理配合方法,特别是对股静脉置管的自我护理要点与相关的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讲解。若患者依然处于昏迷状态,则更应加强监护,避免因患者躁动而造成置管脱落或松动,在患者的手术完成后应使其肢体保持略微上抬的姿势,告知患者多饮水的作用,使其尽量多饮水,确保患者的饮水量>1500ml/d,而日常饮食应多选用水果、粗纤维食物,术后尽早安排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例如肢体屈伸活动训练等;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告知患者及家属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害及相关的预防措施,以便患者自觉异常后及时通知临床医师,并于术后2~3时给予弹力袜,且做好相关的康复训练护理工作,直至患者可自行行走为止。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的下肢肿胀、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数据纳入SPSS20.0统计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采用x2比较法与t检验法对本次研究中的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P<0.05)则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表1 可见,两组患者的肺栓塞发生率比较(P>0.05),研究组患者的下肢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行颅脑手术治疗患者的病情通常比较危重,术中往往需要通过留置深静脉置管来构建静脉通路,以确保输液、输血等操作的顺利进行,大部分患者构建静脉通道时常选用股静脉穿刺,该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操作的风险及难度,但是临床经验表明患者术后往往易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其中又以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的风险更大。相关调查显示,行颅脑手术治疗后昏迷的患者中,约有60%左右的患者会并发小腿深静脉栓塞,对患者的身体生命健康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5]。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对于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改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6]。

本次研究中我们针对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强化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观察病情、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内容,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下肢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合理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下肢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对行颅脑手术治疗后昏迷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艳利.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0):97-98.

[2]张钰.颅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04(5):32.

[3]龚小玲.护理干预对颅脑手术患者并发静脉栓塞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5):18-19.

[4]李加宁.颅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作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22):101-101.

[5]张雪翠,邬闻文,刘丽等.颅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进展[J].全科护理,2013,11(29):2776-2778.

[6]王彩丽,王春妃,卢宗君等.综合护理对颅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恢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6):57-59.

论文作者:龚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4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论文_龚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