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应用与临床效果观察及研究论文_贺彦平

(甘肃省岷县中医医院 748400)

摘要:目的 对针灸治疗在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与治疗安全性进行解析。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3月前来我院诊治的10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针灸治疗,组间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与学历上没有显著差异性,体现出均衡性,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观测。结果 对照组治愈10例,占20.0 %;显效7例,占14.0%;有效11例,占22.0%;无效12例,占24.0%;总有效率为76.0 %。研究组痊愈25例,占50.0%;显效22例,占44.0%;有效22例,占44.0 %;无效3例,占6.0%。总有效率为94.0%。研究组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疗法在坐骨神经痛上的应用疗效是优良的,过程也是极安全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西药治疗;效果研究

坐骨神经痛为一种放射性疼痛,实质上就是顺沿坐骨神经排布区域,以臀部、大干性坐骨神经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背外侧为主导的。坐骨神经痛通常是多样疾病累加而形成的一种综合征。若病变存在于神经根时,椎管内压力增加(咳嗽、用力)时疼痛加重,此时对患者进行MMT评定,发现患者肌力明显减缩。在医学技术不断进步的时期中,针对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体现出多样化特征,但是临床疗效却不容乐观,故此积极探究根治坐骨神经痛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以针灸治疗在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与治疗安全性为论点,用长针透刺四花穴为主治疗手段,做出如下报告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3月前来我院诊治的10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全部患者均经过腰骶椎、骶髂关节X线片,脊柱MRI,脊髓造影加CT、血沉等多项检查,检查结果都满足相关诊断标准;显著的神经干压痛,坐骨神经牵拉Lasegue征,腰椎X线摄片腰L4~5椎间隙狭小,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有传导性放射性疼痛,坐骨神经支配范畴中的感觉反射、腱反射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或消失。

研究组男37例,女性13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为(52.6±3.7)岁,病程21d~5年,其中有14例患者主诉下肢麻木,有1~3例患者伴有侧弯腰痛症状;参照病因可细分为:感染或风寒湿所引起的坐骨神经炎21例,腰椎间盘突出7例,腰椎骨性关节病10例,臀大肌综合征11例,骸骼关节炎有2例。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为(54.7±3.4)岁,病程18d~7年,其中17例患者主诉晨起后腰和大腿或小腿疼痛加剧。1h后,疼痛会慢慢减轻,12例患者主诉伴有腰痛。参照病因可细分为:感染或风寒湿所引起坐骨神经炎有21例,腰椎间盘突出有8例,腰椎骨性关节病 9例,臀大肌综合征10例,腰椎管内狭窄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症状、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没有显著的差异性(P > 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研究组应用针灸治疗

参照疼痛位置的差异性对穴位进行科学选择:①疼痛位置于臀部及大腿、小腿、足外侧,取悬钟穴、阳陵泉穴、丰隆穴;②疼痛位置于腰、背部及下肢的后侧,取大肠俞穴、承山穴、环跳穴、委中穴;③疼痛在臀部、腰背部及下肢后外侧等位置蔓延,取环跳穴、大肠俞穴、阳陵泉穴、昆仑穴等。

行针方式:取俯卧位,指导患者放松竖脊肌、菱形肌等背部肌肉,对预要取穴位置应用75%乙醇溶液进行消毒处理[1]。取用26号6寸的长毫针,首先在竖直方向迅速的刺入膈腧穴皮下,待针感后将针下后透刺于胆俞穴,可以采用捻转或提插方式,让针感顺沿足太阳经脉向下传到腰骸、臀位置。继而参照穴位的不同而选择26号2.0~4.0白勺长毫针,针感后,借用提插方法,使患者出现显著的酸、麻、胀感,参照患者体质以及疼痛程度,对行针次数严格把关,强度应以患者最高痛阈为基准,留针时间为25min左右,间隔15min进而第二次。起针后,在压痛点或疼痛剧烈位置处,合并进行走罐或闪罐术,直至局部泛红,手触有温热感。1次/d,5.,~6次/周,两周为1个疗程。

1.2.2对照组应用消炎痛和维生素B治疗

对照组应用消炎痛和维生素Bi的治疗方法,用法和剂量:其中消炎痛每次30mg,2次/d;;维生素B注射液每次取500 mg肌肉注射,1次/d。

1.3疗效判定标准m

参照坐骨神经痛的相关疗效标准编制如下的疗效判定规则。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等临床症状减轻或基本消失,关节活动度处于正常范围内,直腿抬高试验呈阴性;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轻,临床症状与表征也有所优化,患肢具备基础型活动功能。无效:治疗后,患者的疼痛没有减轻甚有加剧趋势,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没有显著变化。

1. 4统计学处理

两组所涉及得到数据均用SPSS 16.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治疗前后对照应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经比较处理后,再对显效率、无效率与总有效率进行卡方检验[3]。对照组治愈10例,占20.0 %;显效7例,占14.0%;有效11例,占22.0%;无效12例,占24.0%;总有效率为76.0 %。研究组痊愈25例,占50.0%;显效22例,占44.0%;有效22例,占44.0 %;无效3例,占6.0%。总有效率为94.0%,P<0.05,差异有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

3.讨论

坐骨神经痛在中医领域中被认为是风寒湿等方面的顽固疾病,若对坐骨神经痛患者长期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方法,会引发多样化不良反应。例如对于伴有慢性支气管炎的坐骨神经痛的患者而言,长期口服布洛芬后易发生迟发型支气管哮喘[4]。对于肝功能存有障碍的患者、维生素K严重缺乏,血友病或血液系统血液疾病患者而言,服用抗凝血剂后,加用布洛芬,就加大了胃肠道出血的可能性,长期服用服布洛芬会产生耐药性,对肾功能造成损伤。

本次研究是以中医辨证为指导思想进行的,针灸治疗的应用,使临床疗效显著提升,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与对照组76%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本次研究还发现,针灸疗法的科学应用,在降低疼痛复发率方面发挥的作用是极为显著的,过程也是极安全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于宏伟.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28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07:176.

[2]申雷.应用宣壅通痹汤为156例坐骨神经痛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02:162-163.

[3]贡巴.藏医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5,02:16-17.

[4]涂剑.探讨针灸与中药联合治疗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68:100+93.

论文作者:贺彦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  ;  ;  ;  ;  ;  ;  ;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应用与临床效果观察及研究论文_贺彦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